——演奏时,管身细而短者竖吹,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竖吹时,用嘴含住近顶端的簧片,横吹则将簧片部分放在两唇之间,气流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当手指按闭全部音孔时,管中形成的空气柱最长,发出的是基音,但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吹低音巴乌时,嘴唇、肌肉要放松,气息应徐缓均匀;吹中音、高音巴乌时,两腮稍微收紧。用吐音方法吹奏,还可运用循环换气法演奏任时值的音符。通过平吹或超吹,音域分别为:高音巴乌f\'一g\",中音巴乌b-c\",低音巴乌f—g\'。音色柔美,高音略尖锐,中音圆润优美.低音宽厚。演奏技巧与笛子基本相同,凡笛子常用的技巧在巴乌上都可运用,其中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最为常用。在民间,巴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虽然巴乌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独具民族风格,极富民族色彩,吹奏起来,如怨、如幕、如泣、如诉,余音凫凫,不绝如缕,深受哈尼族、彝族人民喜爱。哈尼族人人随身携带,老人和青年们都喜欢用巴乌来表达情意或追忆往事。彝族喜欢用两支同调的巴乌齐奏或对奏。居住红河南岸的彝族同胞,常在集体歌舞活动中,用巴乌与竹苗、直、小三弦、月琴和木叶等乐器一起合奏,来为特色浓郁的歌舞伴奏。特别是未婚青年小伙子,常用巴乌来演奏情歌、和姑娘“说话”,倾吐爱慕之情。有一首巴乌情歌这样唱道:“当我吹响了巴乌的时候,你知道吗?我告诉你,走轻点呀走轻点,就是碰落了树叶,也不要让它落在水面土,为的是保守秘密。如果阿妈往后不同意.那已经迟了,迟了呀,我俩的心已经让这巴乌紧紧连在一起了。”在彝族,人们在放羊时或晚间也常吹奏巴乌。乐曲有《玩调》、《邀约调》等。
————<改革巴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工作者对传统巴乌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制成形制多样、造型各异的加键巴乌新品种,使这—富有持色的民间传统乐器登上我国乐坛、一跃成为乐苑中出色的独奏乐器,并在民族乐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云南省音乐工作者深入边疆地区,向哈尼族、彝族人民学习巴乌约吹奏和制作技术,将竹制簧片改为铜制簧片,加大了音量,它那特殊的音色、美妙的音响,才开始出现在各级文艺会演中。1956年,云南省歌舞团史工先生首次将这种乐器带到北京的乐坛上,演出了他为巴乌编创的第一支独奏曲《傍晚的声音》,引起了音乐界的注目。嗣后,中央民族乐团宋保才在赴云南演出中,学习演奏这种乐器,并和其他同志一起研究改革巴乌,经过试验,将巴乌距吹孔最近的第八个按音孔,移至音孔列的右下方,使演奏按孔灵活方便。
——70年代初,沈阳军区歌舞团严铁明曾到云雨边疆深入调查了解巴乌,首先改革制成加键巴乌,他用质地坚硬的紫竹作管身,扩大了音孔,使音量增大,增加了一个带键音孔,使音域扩大,可吹出D1-c\'十四个音,管身上装置了铜制插口,便于调音和与乐队协奏。他还将原来的大口含吹改为小口含吹,充分运用嘴唇、口腔灵活吹奏,并借鉴笛子的演奏技巧,丰富了巴乌的表现力。北京民族乐器厂笙制作师孙汝桂,改革研制的十四孔加键巴乌.管身使用紫竹制作,在低音区管身两侧增置了低音共鸣管.使管身延长,按音孔增多,安置了键孔传动机械,音域比传统巴乌扩展了一个八度,由C-d\",基本上满足了演奏需要,高、低音区的音色、音量也平衡一致。
————1976年,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徐桃英、顾伯宝,在严铁明和北京管乐器厂的协助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制作成功横吹加键巴乌。管身竹制或塑料制,由两节组成,它通过铜插口,将管身连在一起。上节吹孔处装簧片,设唇托和插头,下节开有音孔,设按键和插座。簧片采用银铜合金或黄铜制作,前者发音明亮,后者发音柔和。音孔出原来八孔增加到十二孔或十四孔。高音巴乌,管长51厘米,设十二孔(八按孔,四键孔),音域f\'一d3。中音巴乌,管长62厘米,设十二孔(八按孔,四键孔),音域f—f2。次中音巴乌,管长75厘米,设十四扎(七按孔、七键孔),音域c—f2。低音巴乌,管长87厘米,设十二孔(八按孔,四键孔),音域#A\'-#a\'。它们都保持了巴乌传统的演奏方法和风格,便于奏出吐音等各种技巧,在音色上,高音明亮动听,低音浑厚有力,增大了音量,提高了音乐表现力。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适于演奏表现云南兄弟民族生活的大型乐曲。这项改革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