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鉴于如此多的同行和学弟学妹以及家长前来咨询,我决定干脆毫无保留的把我平时练习和教学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在这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作一个系统的整理,方便大家交流与学习。我虽然学单簧管十五年,但是哪怕再学十五年,仍然只敢说自己是一个学音乐的人,一门 技艺固然简单,但是音乐是一门艺术,单簧管就是一门艺术的技艺,所以在下所写,只敢说是交流交流共同学习罢了。
硬件篇
问:对于学习单簧管甚至所有乐器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硬件是什么?
答:节拍器 没错,对于学习单簧管来说,最重要的硬件并不是单簧管本身,而是节拍器,节拍器对于一个人对于节拍的掌握,速度的控制,练习当中快速乐曲乐段的练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要说什么”节拍是死的人是活的,乐谱是死的,人是活的。“ 对于”练习“本身来说,节拍就是死的,乐谱就是死的,人也应当死搬硬套!倘若一个人不顾节拍,不顾乐谱任意妄为,那这个世界上的乐曲就乱套了。所谓的乐曲自由,音乐自由,是建立在技术达标,有个人风格的情况下的。所以,学习单簧管,甚至任何一样乐器,首先应该有的第一个硬件就是节拍器!
问:对于学习单簧管来说,影响音色的关键是什么?
答:按照影响音色的程度来说,从高到低我认为是——哨片-笛头-乐器,这仅仅是从硬件上来说的,技术上音色的练习,我在后面会讲到。
哨片 对于单簧管的学习来说,哨片是单簧管唯一的消耗品,也是最影响音色的硬件,一枚哨片的软硬,湿度,吹奏感,都直接影响最后音色的表现。对于我这个“ 音色不佳吾宁去死,没有特色吾宁去死”的音色控来说,往往一盒哨片(万德林灰盒为例)只有一两枚符合我的要求,其他的都被我送人或者直接闲置了。选择一枚合适的哨片,对于演奏的舒适度,演奏的音色效果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里要提出来的是,哨片并不是所谓的越硬音色越浑厚,越容易上高音(这是我的周围同龄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越软的哨片发音更容易,音色控制范围更加广泛,相对的控制难度就更高一些,所以在好的吹奏控制技巧的结合下,薄哨片既能发出浑厚的声音,也能吹奏单薄的,嘹亮的声音;既能吹奏稳固的低音,也能吹奏高音,适应度更宽泛,控制起来也更复杂。而厚哨片之所以让人有声音浑厚,高音发音容易的误区就在于,厚哨片只能发出浑厚有力度的声音。所以在我同龄人中才会出现,3号半,4号,甚至4号半5号哨片的使用者。追求厚哨片甚至成为一种趋势。(以上仅代表个人见解)
笛头 仅次于哨片之后的,对于影响音色来说,就应该是笛头了。笛头,封口有大有小,封口越大发音需要的气息也更强劲,比较适合(官方亦推荐)配合薄哨片演奏。封口越小发音所需要的气息也相对更少一些,比较适合配合稍厚的哨片吹奏。有的初学的朋友,乐器不是很好,但是又想要更好的音色,这个时候更换一个笛头,可以起到非常非常好的效果。毕竟单簧管的单纯发音是通过笛头来完成的。其他部分仅仅起到传导,和改变音高的作用。所以在学习单簧管时间并不长,并且仅仅业余学习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考级(七级以前?),音色而更换一支上万元的乐器(更不要说在无良老师的欺骗下花上万元更换一支几千元的乐器了(此段参见《真心教单簧管实在看不下去各种误人子弟》一文))。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更换一支比较高级的笛头,完全能够适应初中级考级的需求。
乐器 没错,对于音色的影响,放到最后的才是乐器。相对于哨片和笛头对于音色影响的重要性,乐器本身对于音色的影响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自己吹奏乐器时音色不好,和老师更换笛头由老师演奏学生乐器时,发出的音色一样的优美。从单簧管发音本身来说,音色的发出本身是有哨片的震动配合笛头来完成的。而乐器管体主要是提供音量的扩大,传输,以及音高的调整。诚然,乐器本身的材质震动,的的确确会影响音色。但是和哨片与笛头相比,乐器所占的比例略小。但是,最终由乐器所带来的音色提高,是最终的,也是最独特的。这是笛头和哨片不能改变的。乐器的材质决定了乐器震动时的平率和震动所产生的声音特点。因为世界上没有两棵一样的树,所以由木材制成的单簧管(包括其他木管乐器)理论上来说,世界上也不会存在音色特点相同的两支单簧管。而木材本身产生震动发出的音色,是胶管无法产生亦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