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乐曲分析能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二胡本身是由奚部落的奚琴,传到胡人成为胡琴,后又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传播到大江南北发展成为现代的二胡。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因时代变迁及地域差异所形成的特点。二胡乐曲大多都蕴藏着极其富有魅力的音乐情感,有着独特的民族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演绎作品时,演奏乐曲完整流畅,左右手技巧也非常准确规范,但是听起来就是觉得空洞乏味,毫无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缺乏音乐美感和情感内涵。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作品深刻细致的分析和理解,没有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地域风格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没有充分投入到乐曲当中。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正确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细致分析每一乐句、每一乐段及整首乐曲的不同情感表达。
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时代性。
古曲《阳光三叠》是源于唐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乐曲寄情于景,格调细腻高雅,音色古朴典雅,旋律抒情如歌,演奏时节奏上要松紧有致,滑音要清淡,不可过于浓郁,手指滑动的速度、力度要加以控制,不可过快过紧,力求做到形散神不散,达到模仿古琴的演奏特别手法和独特韵味,体现乐曲久远的时代感和古代文人的气息。在演奏时把握音乐的伤感之情,情中有景,情景水乳交融。悠长缓慢的旋律使人联想起古人缓缓而行的离别情景和主客间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令人惆怅满怀,有身临其境之感。
2.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方言形成了不同地区浓郁的音乐风格,在演奏前要准确把握各地区的音乐风格。南派二胡发音细腻甜美,有许多左手加花,如《江南春色》《苏南小曲》等。北派二胡发音刚劲有力,注重右手运弓及多用抠、压、揉,如《秦腔主题随想曲》《陕北抒怀》等。另外,民歌和戏曲也是形成二胡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内蒙古风格的《蒙风》,乐曲的主题是作者在蒙古族民歌长调的音调基础上创作的富于地方色彩的旋律,立意清新,富有独创性,音调激奋昂扬、节奏铿锵。随着二胡奏出铿锵有力的主题,刻画出万马奔腾、硝烟滚滚、将士挥戈的疆场气息。乐曲采用了大量的三度打音及快速大滑模仿马头琴的演奏手法,突出了奔驰在辽阔大草原的心旷神怡的感觉和对家乡的歌颂之情。用双弦快速抖弓,由弱到强地逐渐向上模进,演绎骏马奔跑时风驰电掣的生动场面。另外一首《河南小曲》是以河南曲剧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著名二胡曲,它以清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演奏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的自豪感。乐曲借鉴了坠胡的许多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为特色二胡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乐曲情绪喜悦,旋律流畅,具有诙谐的情态和浓郁的河南地方风味。慢板舒展如歌,表现了河南人民愉悦、自豪的情感。运弓宽阔,音符顿挫分明,富有韵味。在左手演奏技法中,滑揉、上滑、下滑、回滑的速度与力度及特殊音调色彩手法处理上的不同,显现出演奏技巧的丰富多样。乐曲还采用了坠胡大滑音的滑揉等演奏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河南人民风趣诙谐的性格,幸福美满的生活,及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3.民族音律性。我国各地的民间音乐都有着独特的音律性,很多二胡作品都吸收了当地浓郁的艺术风格。这些地方风格除了在演奏手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的体现,其音律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广东的七音律,它的“3”音和“7”音偏低,而“4”音和“1”音偏高,它的音高关系很难用律学的标准来评判,如《双声恨》《禅院钟声》等只是多年来由民间艺人演奏习惯自然形成,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律风格而被世人所喜爱。还有西北地区的碗碗腔音乐常用的民族律,其“7” 音比一般的“7”音稍低但又比“b7”稍高,“4”音比一般的“4” 稍高又比“#4”音稍低。另外,不少风格性的乐曲常用抠、压、揉和滑揉,如《一支花》《江河水》等,在演奏这类乐曲的特色音时也要细心去揣摩和辨别音高感觉,才能演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格。
4.人物性。
在二胡曲中有一部分是刻画人物形象的,这些形象都具有明显的人物个性和复杂的内心情感。
如《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是作者阿炳悲惨凄凉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动听、跌宕起伏,塑造出残月如刀,古城泉边坐着一位衣衫褴褛饱经沧桑的老人的情景,揭示了“月色虽明,世道则暗;泉水虽甜,人生却苦”的黑暗时代。演奏时要突出在夜色如墨的夜晚,主人公阿炳独坐泉边,深沉地用胡琴忆旧时如泣如诉如悲如愤,向世人倾诉着满腔愁怨与辛酸的情感。音乐表现要意境深邃,旋律深情含蓄,情绪高亢。还要准确把握乐曲独特的演奏手法,如有棱角的滑音,长音在运弓时瞬间力度变化而奏出的“浪弓”音色,还有接近江南戏曲的民间锣鼓中的节拍重音移位等。突显人物内心情绪的复杂变化,塑造出一位个性鲜明、刚强不屈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作者阿炳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愤恨之情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意境深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培养学生主动分析乐曲的表演风格和情感内涵是二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从理论角度更深层面理解所演奏的作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审美、鉴赏、分析的能力,更真实生动地演奏作品,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
音乐演奏专业的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配合、相互磨合的。教师要潜心研究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分析能力、情感思维、演奏技术和演奏心理。教师要因人而异理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还要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马上调整或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学生也要积极努力,认真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加强音乐理论修养、提高音乐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养成在演奏学习中多思考多检查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