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作画有谋篇布局的考虑,行弓运弓同样需要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因此,弓段和弓序的合理运用是非常关健的。譬如对于初学者来说最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会碰见连弓号,也就是一弓奏若干个音。如刘天华先生《良宵》中61653523,一弓八个音,其《月夜》中3532123525321161一弓十六连音,闵惠芬老师《长弓揉弦练习》中引子部分的23126156352312一弓十四连音等等,很多初学者一看就瞠目结舌,心中无底数,手上没把握。总嫌弓子太短,觉的弓子不够用,往往是音还没全拉完,弓子就已全用完了。弓子到了弓根或弓尖,势已成强弩之末,最后几个音不是了无声息,就是急促枯涩。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在弓段调配上出了问题。以《长弓揉弦练习》23126156352312为例,这一弓拉十四个音和通常的一弓拉一、两个音,弓速、力度及所使用的弓段是绝对不一样的。在拉乐曲前,不妨哼唱几遍旋律,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通盘了解,掌握基本的节奏律动。这十四连音节奏由松到紧,但从听觉上来说,每个音几乎是平均出现的,这就要求这十四连音中每个音所用的弓子几乎是等长的。一弓安排十四个音,从发出的第一个音开始,右手就应控制好速度,运弓切忌太快,弓子要节省着使用,尽量做到平均,弓子的每一寸都要充分使用。力度上,在这十四个音中,应该有个小小的起伏,一般说来弓速和力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弓速越快,力度越强,弓速越慢,力度相对越弱。这十四连音中部,有一个小的渐强,可通过弓速稍稍加快而达到这个强点,当然这些变化在运弓过程中是通过瞬间来完成的。初学者练习时,在清楚地拉出这十四个音的同时,更应注意中间的小起伏,适当加一点速度和力度,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右手持续的紧张感,同时可在保证乐音平均、清晰的基础上,有效地表现出强弱起伏、张驰有序的音响效果。
当然,要想完美地演奏乐曲,在右手熟练而洒脱地驾驭弓子的同时,还应与左手灵活精准的指法进行有机配合。因此在平时进行快速的分弓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右手的换弦与左手的换音保持协调统一,左右手的同步配合应有条不紊,相得益彰。对于尚未入门的初学者,在练习乐曲的初始,应大致先了解一下作品的运弓特点和顺序,感受一下从身体和动作上的自然与协调。甚至可先将二胡放在一边,口中哼唱旋律,左右手按正确的指法、弓法进行比划练习,徒手把弓段、弓序与指法调配得当后再操琴练习,这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方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克服急躁心理,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艺术在于传神,技术贵在巧妙,而巧妙则源于细节。运弓的技术要求是“弓路平直沉稳,行弓均匀流畅”。弓路平直,即弓毛在琴筒上运行成一条直线,最佳的行弓路线就是一条平行于身体的直线,因此有为之士常说“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而要真正达到“平直沉稳”、“均匀流畅”的境界,第一要务就是操琴时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稳定的情绪。如果内心急躁,心浮气短,极易导致右手运弓有失控制,出现节奏不稳,音准欠缺,音色呆板等问题。因此,运弓时只有做到气定神闲、胸有成竹,才能得之于心,应之以手,达到人琴一体,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二胡演奏功力的高下,还重在运弓的细节。这就要求必须认真地去体味乐曲当中的每一小节、每一句、每一拍,包括每一个装饰音的音符。要充分的利用弓子,将每一个音表达清楚,每一个音的时值表达充分。充分利用弓子的含义包括:运弓时不走弯路,运弓时的力量不浪费。由此可见,力戒急躁,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音,拉好每一个音,这是二胡运弓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尤其在初学一首新曲的时候,更要努力避免因粗心大意发生弓法上的错误。一旦强化了错误的手法,往往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