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移植作品。二胡的移植作品即 二胡曲库中本身没有,通过向相近的乐器或相似风格的音乐借鉴并在二胡上实际演奏的乐曲。它的范围大概有以下三种。
1移植外国的西洋乐器的作品。如《引子与回旋》、《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等。
2移植的不同乐器的中国作品。如《梁祝》、《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等。
3 吸收西洋或其他元素,并不以中国作曲模式创作的曲子。如《追梦京华》、《如来梦》等等
纵观这些乐曲,可以说涵盖了现代二胡演奏中的大部分技术难点,那么有那些难点、有怎么样解决它们呢?现在我们依次列举并逐一说明。
(一) 琶音、环靶较多,且速度相对较快。
遇到这个问题,先要把这些琶音分解开,一个音一个音的找准确,然后从一音一弓,到两音一弓依次类推,直到达到这个琶音的演奏要求。在速度上也是由慢到快,切不可求快而不求质量。在练习这种琶音的时候就象在组装一台机器,只有把零件作的完美了,组装出来的机器才会完美无缺。
(二) 半音出现频繁,指法异常。
这时候调整指距和自我的“内心音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左手的指距是决定音准与否的主要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的重点就是左手的“三四指”(二胡上的三四指就是无名指和小指)。三四指是天生薄弱的两个指头,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一指二指是分别的两条筋,而三四指是功用一条筋,这种天生的缺陷造成了按指按弦是的弊病:三四指不分家、无法抬起进而影响指距的宽窄、指头伸展不够等。这就平时多加练习三四指,使之能和一、二指一样独立运动。有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音不准是手指伸展不够,殊不知其实是三四指没有独立、粘连造成的。“内心音高”就是许多老师平时所说的“心里有没有”,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练琴是听和拉的具体过程,那么听到的音和什么做比较呢?就是和“内心音高”做比较,就象大海行舟,没有灯塔的指引是无法到达指定的目的地的。“内心音高”就是现实含义的灯塔。当听到一个音时,把它和自我的内心音高做比较,并迅速作出调整,这就是练琴的听觉过程。学民乐的同学大都对首调比较敏感,所以当有五声调式的且极具民族风格的乐曲出现时,他们会很快反映出这是什么音,高了还是低了,但是当超出了这个范围的时候往往就很困难,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练琴过程中,1经常树立自己的“内心音高”,多参照一些十二平均律的乐器(比如钢琴等)使内心对不同律制的音高都有所反映。2能用五线谱的不用简谱,使头脑中有个具体的音高概念。
(三) 左右手互相牵制,造成声音不实。
这就是平时对左右手的配合练习没有重视的原因,可先做这样的训练。把难点的地方剔出来,左手先不要按弦,只用右手拉出节奏,从慢到快,等到右手贴弦紧了,发音扎实了再加上左手。如果此时声音依然发飘,那就是左手按弦的问题了,不外乎以下三种原因
1下指过重且无弹性
2下指过轻而无力度
3音位不准确、调整时间过长
而这三个问题共同的解决办法就是慢练,在慢练的过程中注意抬指、下指悬空时间差和触弦的敏感反应。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说过:“慢既是快,要建设不要破坏”。可见慢练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无论拉什么作品都需要坚实的基础作为技术保证,就象摩天大厦,外观再漂亮没有坚实的地基,也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