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育多元化和民族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国钢琴音乐的教学却由于中国钢琴作品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不喜爱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造成钢琴音乐教学与时代进步的步伐极不协调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钢琴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就成为了当今钢琴教学改革的重大科研课题。
目前,中国钢琴音乐的教学中,中国作品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学钢琴的学生,是有必要弹奏一些中国作品的,这也是演奏好外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一个基础。但忽视中国作品的现象在钢琴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学生不喜爱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学生认为中国作品太“土气”,不想弹;二是认为钢琴是渊源于西方的乐器,应该只适合弹奏西方的作品,不适合来表现中国的音乐;三是由于不适应一些作品中的五声音调的指法,不愿意弹;四是不了解作品的内涵与风格没兴趣弹。这是需要钢琴教师重视并亟需努力改变的一个现状。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是改变该现状的首要条件。
那么如何引起并提高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呢?本人以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关于钢琴和中国音乐文化
钢琴是一件有丰富表现力的完美乐器。它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其乐律的制造技术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原理的。十二平均音律这种律制的学术成果是由我国明朝的音乐家朱载育最早发明的,这比西方发现十二平均律早了几百年,只是西方把这种理论较早地应用在钢琴的制造方面罢了。因此所以说钢琴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钢琴的转调方便和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表现西方的音乐文化,同样可以表现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和创造了能演奏七声音阶的骨笛、陶埙等乐器了,大型编钟的出土不但让国人自豪而且让世界各国感到震惊。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音乐不断吸收外来因素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音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音乐思想。这些古老而悠久的音乐文化已经被世界各国人民予以高度重视,作为中国人更应当引以为自豪。通过对这些充满着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深入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中国音乐必将再现往日的辉煌。目前国际上的一些钢琴比赛也开始重视中国作品,并逐步把一些中国钢琴作品列为比赛曲目;同时还有一部分中国的或华裔的钢琴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会中频频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向世人展现中国钢琴作品的风采。在中国钢琴作品开始走向世界的征途中,对于即将从事中国音乐教育和表演事业的音乐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但要有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而且要有为中国钢琴音乐的振兴付出精力、施展才华的兴趣和行动。
二、关于中国钢琴音乐的旋律意韵
在中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通过弹奏学生熟悉的中国旋律来唤起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激发热爱本国音乐文化的热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旋律来源研究发现,中国钢琴音乐的旋律大多是由中国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而成。作曲家以富有鲜明特征的旋律为基础用各种旋律展衍、变奏的手法发展钢琴音乐的旋律,以民族化的和声为手段对织体加以处理和装饰,不但丰富了原有旋律的韵律美,而且加强了作品的色彩美。这些原本就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旋律,这些从母亲的歌谣和儿时的唱游中就熟悉的旋律,在钢琴如歌的演奏中更显出浓郁的民族特征,更能唤起学生对往日情景的回忆,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兴趣。例如:王建中的钢琴曲《绣金匾》是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把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无限热爱深情地表达了出来,感动了无数听众。王德心的钢琴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是根据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同名歌曲改编的,从60年代传唱至今仍经久不衰,乐曲抒情、真挚、表达了人民对吃人的旧社会的痛斥,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乐曲婉转处催人泪下,高潮处情绪激昂,既展现了原曲的思想性、完美性,又充分发挥了钢琴在表达感情变化时所表现的宽阔音域与高超技巧,深情感人。学生对这些作品的主旋律的熟悉程度和对本民族音乐语言的领悟能力都将在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钢琴教师应借助这些易于上手的钢琴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艰辛的历史,了解国家领导人为建设新中国而呕心沥血地工作的历史背景。对来之不易的新时代会更加珍惜,对自己的祖国会更加热爱,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