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好久没有见到的朋友聊到很晚。我们越聊越起劲儿。
他是国内顶级小提琴制作大师——也是天津东方之珠的娱乐KTV老总。他本人是个乐器发烧友,想起什么了,又到我这淘宝来了。他代表中国参加过很多小提琴的制作国际性比赛,拿过国际金奖。
坐在茶座面前,聊了很久后,他看了看我店里的琴。在走到一台KAWAI后现代的琴前,他停了下来,他说:“这台琴你喜欢吗”?
我说这台琴我很喜欢,他说:“为什么”?
我说这台琴我一般人我不想卖,对于音乐真正喜欢的发烧友或者作曲家我卖。
我说:这台琴的音色出来的很漂亮,那种美感是现在店里所有琴没法比的。我跟很多人说过这台琴,但是很多人觉得是复合音板的,就有些犹豫。
他就乐了。他说:“木材本身无高贵低贱之分,只是人为的给他们加上了身份,一把好的提琴原木料需要自然风干10年甚至30年以上,为的是能够让其自然风干,消除内应力。
我每年买200块木料,放在自己家库里。20年以后就可以每年都做了。那时候也就老了,没事调调木头挺好”。
他说这个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国内的钢琴,国内的钢琴制作有好的技师,但是一台钢琴要是纯手工打造甚至要出现精品实在太难。
我说:“那你听我这台琴你什么感觉”?
他说:“高贵”。
我说嗨呀:您这个词用的太好了,我就是这感觉,我总觉的她与身边的琴不同,音色充满魅力,和魔力。像是一个美女,但是又碰不得,那种感觉真的很享受。这台琴之所以只卖给作曲的人。我觉得就是因为这台琴一定能给作曲家带来无限的灵感空间。
可是这台琴的音板是复合音板,怎么就这么奇妙呢?
我们继续讨论着。
他说:我做的琴和业界内做的琴,他们也觉得怎么你这琴做的这么好?
杜总说:“最重要的是一点,运气”。
我问:“怎么讲”。
杜总说:一台好琴除了本身的木质选材以外,做工工艺很重要,假如我做了1台琴,这台琴特别好,音色什么无可挑剔,我量好尺寸照着这个琴一摸一样的厚度、斜面板、一摸一样的做一个。你去听吧10把琴样子一样,音色的灵感是10个样。还都赶不上那台琴,那你说什么问题?是我制作工艺在退步吗?技术的东西不应该呀,越做越熟悉呀,那音色怎么会退步呢?所以说“运气”很重要。能够做一把好琴出来,除了选材本身以外,做工工艺,以及运气很重要。有时候我用很普通的材质也能做得出很漂亮很拔尖的音色,你说这怎么解释?
我恍然大悟!我就说呢,这台琴音板是复合音板,琴体121高度,也不高,怎么出来的感觉就是特别的不一样。YAMAHA有米字背住什么的,材质做工按理来说已经是极致了,怎么听起来就是没有这台琴让人感觉她像有生命一样。
他说:“你能听出来这种感觉还能描述出来说明你对听的能力也不错”。
我:“窃喜”。
我说声音这个东西很奇怪,小时候听播音员的声音,有时候想他的声音多好听,虽然看不见人,但是感觉一定是个很漂亮的阿姨。这就是对音色的感觉!一种非理性的感觉。这种声音本能的会激发我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如果一个带地方口音,满嘴含含糊糊的,电话那头,我肯定会想这肯定是一个大妈级别的人物,钢琴也同理。
所以我也悟出来了,其实很多顾客在买琴的时候,靠的不是别的,是一种缘分,有些人买琴拿着纸,记录着店家给他推荐的型号,然后到处对比价格,最后以价格取胜(这种人买到的也许是便宜的,但至少没有去用心感受琴,即使买回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琴是什么品性,跟自己是不是同频)有些人,到了那看着样子不错就买了(这种人买琴跟买摆设没什么区别,买的是不是琴是家具)有些客户稀里糊涂的,二话不说就这台了,倒往往能把好琴拿走。有些人犹犹豫豫到最后,选的琴跟顾客会一样,音色出来也犹犹豫豫的。有一个顾客就是我说这台琴不赚你钱卖他,真的不赚钱,原价来原价卖只为赚个信誉,他就是犹犹豫豫,我都无语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