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你一定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他的才华让你惊为天人,而他并不在乎这个事实是否众人皆知;他性格中不羁的成分使得他忽略一切规则,而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场合他却软弱怯懦;他可以在对一件事物驾轻就熟到极致的情况下同时保持对它近乎疯狂的痴迷……这样的人,像《海上钢琴师》中的主角1900,没错,1900是他的名字。你一定不会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过,我也不相信,那么他是什么呢?一则神话?却太过有血有肉;一部传奇?却太过真真切切。
《海上钢琴师》向世人描绘了这么一个人:他在船上出生后被父母抛弃,二十世纪的第一天被他的水手养父在头等舱的钢琴上发现,因此取名1900。没有国籍没有身份,他被藏在弗吉尼亚号上悄悄成长。面对钢琴,他是个无师自通的天才,用他娴熟的技巧,信手拈来的音乐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听众。可是面对陆地,一直生活在船上的他却从未迈出过一步。一个矛盾、虚幻、又真实的人。
蔑视规则需要勇气而并不完全取决于性格,之所以有这么挥洒自如的1900是因为他有足够大的勇气。可当另一个极端的他出现,你会看到一个比任何人都胆怯的1900。看过电影的人会对两个场景印象深刻:雨中的1900,拿着自己录制的唯一一张唱片,想要将它送给一见钟情的女孩。徘徊了很久,想了很久,帽子被淋湿了,衣服和唱片也都被淋湿了,帽檐上滴着水,包着唱片的牛皮纸也完全湿透,直到女孩与同伴离开,他也没有将这份独一无二的礼物送出。
另外一次,1900终于鼓足了勇气,下定了决心要下船踏上陆地。他穿了最好的大衣,拎了自己的行李,在船到达纽约时,走到悬梯上。在他面前是他从未踏上过的土地,纽约的高楼大厦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他可以看见城市里纵横的街道,迟疑了一会,众人看到他又返了回来。关于返回的理由,电影里出现了好几段,每一段台词都成为了经典,而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亦有终,你确切地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们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付。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恐惧是因为无限,是因为未知,是因为他那种将自己摆到最低处的对城市的崇拜,这又何尝不是现实中的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呢?应付自己能应付的,害怕自己未遇到过的,只是1900将它极端化了。为什么看这部电影的人,每个人都那么爱1900,那是因为1900就是夸张后,极端化的我们。
人的一生,有多少次遇见多少次离开呢?1900,遇见这个世界,遇见他的养父,遇见音乐,遇见他的钢琴,遇见迈克斯,遇见形形色色的旅行者,遇见挑战他的人,遇见他喜欢的人……所有这些,又一件件离开。最后和他在一起的,是他从未离开过的弗吉尼亚号。
后来迈克斯费劲力气,找了那张被1900亲手损坏,却不舍得丢弃又藏在钢琴里的唱片,在残破的弗吉尼亚号上播放,他深信这样可以在船要被炸毁前找出1900,事实的确如此。可是1900说:“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而你是例外,迈克斯,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而且你最好习惯如此。原谅我,朋友,我不会下船的。偌大的城市,绵延无尽。并非是我眼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而是我所看不见的。你能明白吗?”
我想我能明白,每个看过《海上钢琴师》的人都能明白。
到这里,我仿佛是写了一个人而不是写了一篇影评,可是,只有电影能给我们这样的人。像其它可以称得上经典的电影一样,《海上钢琴师》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也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海上钢琴师》有的是饱满的故事情节、紧凑的行进节奏、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背景音乐。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