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名家名曲>外国名家名曲>

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个人资料及照片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11-29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挪威在北欧诸国中处于较落后的状态。1814年挪威摆脱丹麦统治后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直到1905年才获得真正的独立。19世纪挪威的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放弃长期官方指定使用的丹麦语,用本国民族语言整理、复兴民族文化。音乐领域也出现了几位富于民族精神的音乐家,其中重要的代表是格里格。

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个人资料及照片

  格里格(EdwardGrieg,1843—1907)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15岁入莱比锡音乐学院,4 年的学习使他能够系统地钻研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受到舒曼、肖邦创作风格的影响,然而学院派墨守德国古典成规的教学,也使他感到失望。回国后与致力于民族音乐研究的作曲家诺尔德拉克和小提琴家布尔的交往,使他对挪威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决心走民族主义的音乐道路。格里格吸取了舒曼等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们的创作经验,然而他采用挪威民歌与民间舞蹈节奏作为创作的基础,他要“从挪威人民的心灵——这个迄今未被探讨过的泉源中,创造出一种民族的艺术”。

  格里格为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培尔·金特》写了配乐,民族色彩浓厚的乐思和柔和抒情的气质,与易卜生的严峻和辛辣的讽刺性戏剧生动地融合在一起。后来他选择其中8段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在他不多的大型作品中,《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其清新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简洁的表达方式而独具特色。

  格里格更为擅长的是小型体裁。他曾说:“像巴赫、贝多芬那样的艺术家在高山之巅建造了教堂和寺庙。而我谨希望,正如易卜生在他晚期的一部戏剧里所说的,为人们修筑几座或许他们会感到安适幸福的栖身之宅。”格里格写了200多首抒情歌曲。他为易卜生的诗谱写《游吟诗人之歌》、《天鹅》、《水百合》、《小鸟的歌》和《希望》等,他还以挪威农民诗人文埃的诗谱写了《文埃歌曲集》。格里格共10集的《钢琴抒情小曲》也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其中有描写北国挪威自然风貌的(《致春天》、《林中的幽静》、  《夜曲》);有描写乡村山民生活的(《特罗尔特豪根的婚礼》、  《牧童》、  《在故乡》);有表现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的(《山妖》、《空气中的女精灵》)。他力图以音乐勾勒出一幅幅恬静、质朴的挪威民族生活小景。格里格不满足于德国的浪漫主义和声,他依据民歌的调式创造出清新的民族性和声。

  格里格(E.Grieg,1843—1907)是19世纪后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当时欧洲乐坛具有进步思想和重要影响的作曲家。格里格 1843年6月15日出生于挪威卑尔根的一个苏格兰移民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钢琴家,早年曾在德国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在她的教育下,格里袼6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即尝试作曲。15岁那年,一件偶然的事情决定了格里格一生的命运——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奥利·布尔来拜访他母亲时听到格里格弹奏自己创作的曲子,发现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大有前途的音乐人才,就劝他父母将格里格送到国外去深造。于是,格里格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直到19岁毕业,在那里接受了严格的专业音乐技能训练。

  1864年,格里格返回祖国挪威,在一些挪威民族音乐家的影响和帮助下,开始走上努力探索和发扬民族风格的音乐创作道路。与此同时,格里格还进行广泛的音乐活动,如从事教学、组织音乐协会、指挥合唱和乐队,举办音乐会,介绍欧洲古典音乐和挪威作品等等,努力提倡弘扬挪威民族文化,1874年,挪威政府授予格里格终身年俸;1890年,袼里格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还曾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学位。1903年,当他60岁生日时,挪威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盛况空前,这是挪威人民对这位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所表达的崇敬和爱戴。1907年9月4日,恪里格因突发性心脏病不幸去世。他的葬礼近似国葬,乐队演奏他自己创作的悲戚的乐曲,57个外国政府和音乐界组织的代表献了花圈,约有40万挪威人民为他送葬。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的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格里格的创作具有挪威民族浪漫主义的精神和挪威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以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 最为著名。他所创作的10集共66首钢琴抒情小品,是使他获得世界性声誉的重要代表作。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的艺术提炼,借景抒情,他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绚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为此,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封·彪罗曾称他为“北方的肖邦”。在室内乐、管弦乐及戏剧音乐等方面,格里格也有许多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的作品,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挪威舞曲》、《霍尔堡组曲》、《培尔·金特》组曲等。

  格里格一生的创作实践,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的艺术理想,为挪威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对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其他民族的一些作曲家也有较大的影响和典范作用。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生于卑尔根。祖辈是苏格兰移民,父亲代理过英国驻卑尔根领事。母亲是挪威人,是格里格童年时的钢琴老师。自小提琴家布尔发现格里格的音乐天赋以后,在他的帮助下,1858-1862年,格里格得以在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在校四年间,既受益于严格的专业训练,又不满于学院的墨守成规。1862-1866年先后在祖国和丹麦活动,求教过丹麦作曲家嘎德(Gade,1817-1890),但不同意嘎德否认挪威音乐独特性的观点。1864年结识同辈作曲家诺尔德拉克,两人志同道合,受其影响,决心以挪威民间音乐为基础,开辟民族音乐的道路。此时的作品既含有德国浪漫乐派的特点 (如《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也初显挪威民族特色(如红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1865)。

  1866-1885年,定居克里斯蒂安尼亚(1924年改名奥斯陆),同时常到德、英、法等国活动。此间除了从事创作外,还积极创立音乐协会,担任指挥工作。因《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受到李斯特的称赞,1874年起获挪威政府的年金,生活有了保障。这时期的创作达到顶峰阶段,音乐的民族性和个人风格鲜明突出。代表作有:《a小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1867),《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话剧《彼尔•金特》配乐(1875),《钢琴叙事曲》 (1875),《钢琴抒情小品集》(第1-3集,1867,1883,1884),《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8)等。

  1885-1907年,除必要的旅行演出活动外,基本上隐居卑尔根郊外特罗德豪根乡间别墅专事创作。代表作有:《钢琴抒情小品集》(第4-10 集,1886-1906),《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1886),弦乐合奏《两首旋律》(1890),弦乐合奏《两首挪威旋律》(1895),交响舞曲(1898)等。

  话剧《彼尔•金特》配乐——易卜生的话剧《彼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其剧情梗概是:一个落魂的贵族子弟彼尔•金特,早年丧父,靠寡母养活。他整天不务正业,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母亲抱怨他,又溺爱他。在朋友婚礼上,他拐走新娘英格丽德到山里,然后又把她抛弃。而纯洁的少女索尔维格真诚地爱他,他却总是不加理睬。

  在深山中,彼尔与山妖混在一起,同山妖大王的女儿绿衣公主结婚,成了山妖大王的驸马。索尔维格陪伴彼尔的母亲奥塞满山遍野地寻不到他,于是鸣钟。不料钟声震塌了山妖的宫殿,彼尔潜逃到森林里。索尔维格投奔他,答应在茅屋里陪伴他一生。但是绿衣公主带着同彼尔生的畸形儿来纠缠,要破坏他同索尔维格的幸福。彼尔自觉配不上索尔维格,又出逃。

  母亲奥塞病危,彼尔归来,回忆儿时同母亲的嬉戏,把椅子当马骑,说陪母亲去天堂赴宴,绘声绘色地讲述沿途的风光,母亲在幻想中离开人间。

  母亲死后,彼尔远渡重洋去了美洲、非洲、亚洲,靠往美洲贩卖黑奴、往中国贩卖圣像等非法活动成了富翁。他在摩洛哥设宴,宣称生活的目的就是用金钱势力统治世界当皇帝。可是来客抢走了他藏着全部财产的游艇,他又成了穷光蛋。

  彼尔独自一人被困在非洲。他在沙漠中幻想建立殖民地,盖工厂,修铁路,建城市,成立王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他以预言家身份招摇撞骗,在阿拉伯酋长那里逢场作戏,爱上了酋长的女儿,同她漫游非洲。他又来到埃及,在开罗疯人院中当上了疯人王国的皇帝。

  浪子回头,已是满头白发的彼尔,乘船返故乡。途中遭遇暴风雨,翻船遇难,为了自己活命,抢夺救生圈,将厨师推入水中。脱险回到故乡,在虚幻中,眼前出现年轻时的熟人朋友,吓得魂不附体。他拿起一个葱头,不断地剥下去,里面是空的。他说自己也是个没心的葱头,是个大傻瓜。他遇见一个神秘的铸纽扣的铁匠,此人说彼尔是个无用的人,要把他放进铸勺中铸成一个扣子,不过却是一个没有孔的扣子,是个废品。彼尔吓得逃开。

  最后,彼尔来到索尔维格身边,已是白发老太婆的索尔维格一直在等待彼尔回来,她心中始终想念着他。彼尔伏在索尔维格的双膝前,在索尔维格的摇篮曲歌声中死去。

  《英格丽德的悲叹》——这是话剧第一、第二幕的之间的间奏曲。引子和尾声是代表彼尔的主题,强烈的附点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走句,表示彼尔在朋友婚礼上野蛮粗暴抢夺拐骗新娘。乐曲中段是表现新娘英格丽德的哀诉、抱怨、悲叹的抒情旋律,在小提琴G弦上奏出,音乐十分动听,令人同情姑娘的处境。

  《在山妖的宫殿中》——以固定的旋律、节奏与变化的力度、配器,描写了山妖们的狂欢作乐和对彼尔的恐吓。音乐兼有舞曲和进行曲的特点。乐曲发展到高潮时突然中断,表示山妖大王一声喝令,制止了疯狂的举动。

  《奥塞之死》——此段音乐两次分别用在话剧第三幕第四场的开头与结尾。这是一首动人的葬礼进行曲,描写孤苦伶仃的奥塞在久别归来的儿子彼尔的陪伴下悄然死去的情景。纯粹弦乐的演奏,暗淡的音色(除低音提琴外,全带上弱音器),徐缓的节拍,四声部圣咏式的歌调,把哀伤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乐曲分前后两段,前段以上行旋律构成,感情悲壮;后段旋律下行,贯穿了半音叹息的音调,情绪显得凄凉,象征奥塞默默地离开人世。

  《早晨的景色》——这是话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此时剧情发展到彼尔成了富翁,一天清晨,他正在摩洛哥一个山洞前,幻想做沙漠王国国王。作曲家在此没有去描写异国荒凉的沙漠风光,而是以挪威人的心态,描绘了北国清晨美丽的田园景色。作曲家调动了管弦乐的手段,用透明的木管和柔和的弦乐音色、五声音调的牧歌主题、三度叠置的明亮的调性转换(E—#G—B),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渐渐苏醒,霞光明媚、空气清新,一切充满生机的迷人景象。

  《索尔维格之歌》——这是话剧配乐中最动人的一段,原为剧中索尔维格唱的一首摇篮曲,她唱道:“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总有一天,你会回来,”后改编成纯器乐曲:乐曲采用对称的结构,引子与尾声相呼应,a小调的暗淡色调,弦乐单声部轻声演奏的乐句,表现了宁静的沉思。乐曲的中心是挪威民歌风味的摇篮曲,它由 A同名大小调的两个对比性的段落及其反复构成。第一段是小调忧伤的旋律,表现了索尔维格忠贞不渝、悲伤地盼望恋人归来的纯洁心境;第二段转为大调,明朗欢快的旋律,表露了女主人翁对未来满怀希望……格里格的这首乐曲深得挪威人民喜爱,它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格里格一生的思想和创作都和自己的祖国联系在一起。他说过:“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是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只有在民族的基础上我才能继续发展,因为给我指出道路的是我们挪威的民歌”; “我不是什么斯堪的那维亚的,我是一个挪威音乐的代表者”。格里格的创作除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貌外,其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小巧精练、诗情画意、爽朗清新。他的作品大多属器乐小品(未写歌剧、大合唱、交响曲等大型体裁),内容来自民族民间风俗生活、神话传说、自然风光、诗歌文学和个人体验,乐思的发展主要采用对比并置的原则。

  格里格的音乐缺乏内在的戏剧矛盾冲突是和挪威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作曲冢的相对平稳的生活、思想有关系。他说过:“艺术家,如巴赫和贝多芬都在高处建立了殿堂,而我则想像易卜生的最后一出戏剧中所表现的那样,为人们寻找几所住房。在这里他们会感到自己舒适和幸福。”他的这种人生观和艺术观使他从37岁这个精力正旺盛的时期,却同年轻的妻子隐居到乡间别墅,去过一种与事无争的宁静舒适的生活,感到幸福、宽慰和满足。

相关文章 推荐

挪威音乐作曲名家《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人气:189
外国名家名曲
挪威音乐作曲名家《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个人资料及照片
人气:128
外国名家名曲
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个人资料及照片

大家都在看

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个人简介及照片

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个人简介及照片

毫无疑问,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除了具有艺术上的超人天才和令人望尘莫及的巨大能力及影响力以外,还应该具有正直善良的人品和虚怀若谷的胸怀。伯恩斯坦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楷模。他是一位极其爱好和平的、富...

外国名家名曲 160 阅读

纪铁山老师我国著名夏威夷吉它演奏家

纪铁山老师我国著名夏威夷吉它演奏家

纪铁山老师我国著名夏威夷吉它演奏家,师从我国吉它泰斗张士光先生。从七十年代起,纪铁山先生就在北京民间开始夏威夷吉它演奏,被誉为四大琴师之一。从八十年代开始,随中国轻音乐队在全国巡回演出几十...

中国名家名曲 93 阅读

美国音乐指挥名家《苏萨 John Philip Sousa 》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美国音乐指挥名家《苏萨 John Philip Sousa 》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苏萨 (John Philip Sousa ) 从事职业:作曲, 指挥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进行曲 所在地区:美国 人物介绍 约翰菲利普苏萨(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美国军人、作曲家、指挥家,创作过...

外国名家名曲 62 阅读

瀑布合唱团(The Cascades)-雨中的旋律(rhythm of the rain)介绍

瀑布合唱团(The Cascades)-雨中的旋律(rhythm of the rain)介绍

rhythm of the rain 雨中的旋律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the falling rain, Telling me just what a fool Ive been. I wish that it would go and let me cry in vain, And let me be alone again. The only girl...

外国名家名曲 123 阅读

张新、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理事

张新、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理事

张新、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理事、星海音乐学院合唱课指挥、山西省歌舞剧院客座指挥、河北省歌舞剧院客座指挥、广州合唱团常任指挥、广东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 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系小提琴专...

中国名家名曲 223 阅读

梁大南

梁大南

梁 大南 九岁随母习琴。198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同年参加全国小提琴比赛并获奖,随后考入中央乐团,1986年任乐团首席,成为中央乐团历史上第一位年轻的首席。1995年他发起并组建新世纪室内乐团,1996年加盟中央歌剧院,任...

中国名家名曲 122 阅读

黄小龙

黄小龙

黄小龙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天津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现任中国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教授。 黄小龙一九四七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五岁起学习大提琴,十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自幼受到严格...

中国名家名曲 71 阅读

法国著名指挥家:乔治.普莱特(Georges Pretre )个人简介及照片

法国著名指挥家:乔治.普莱特(Georges Pretre )个人简介及照片

乔治普莱特(也译为乔治普莱特尔),法国指挥家,1924年出生于法国北部一座小镇,在巴黎音乐学院完成了音乐训练,在杜埃和巴黎接受音乐教育,起初主学小号,后转向指挥,拜克路易坦为师,先在马赛与里昂等地任助理...

外国名家名曲 121 阅读

刘雅丽

刘雅丽

刘雅丽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曾任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民声教研室主任,现任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副教授、民声教研室主任。...

中国名家名曲 165 阅读

孙卓

孙卓

1976年生于西安,自幼随其母(著名古筝演奏家,秦筝流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国手演奏家)曲云学习古筝。 不仅熟练的掌握了秦派风格,也对北派的其他风格具深厚的基...

中国名家名曲 161 阅读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王燕宾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王燕宾

女,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研究 。...

中国名家名曲 122 阅读

李凡

李凡

李凡,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导师为林玲教授。曾先后师从史玲玲、王中山、邱大成教授等国内名家,并随赵臣伟教授习中阮,同时副修钢琴。现为中国歌剧舞剧院专业古筝演奏家。李凡琴筝艺术学苑教学总监。 从艺以来,李凡多...

中国名家名曲 218 阅读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黄晓芝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黄晓芝

黄晓芝,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先后在原中央乐团,陕西省乐团工作,1982年受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国小提琴教师应邀出访美国进行交流,讲学及演出。1992年作为国家教委选派的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

中国名家名曲 140 阅读

赵玉斋

赵玉斋

赵玉斋,古筝演奏家。山东郓城人。自幼学古筝。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卖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1953年获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表演奖。曾对筝进行改革,将十六...

中国名家名曲 191 阅读

李荣

李荣

李荣,199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师从王瑶教授,同年留校工作至今。 艺术实践及获奖情况: 曾在金色的旋律声乐音乐会,小号音乐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音乐会,纪念人民音乐家贺...

中国名家名曲 11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