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 戏曲剧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形成于贵州黎平县,后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聚居区。由侗族大歌中的叙事大歌和戏歌发展而成。早期基本上是坐唱形式,后发展为边走边唱,带有简单表演动作,—般由两个角色轮流演唱并交换位置。在发展过程中,曾移植编演过不少汉族剧目,因此在音乐、服装、台步和脸谱等方面深受汉族戏曲的影响。唱腔各地大同小异。贵州、湖南的侗戏音乐主要有闹台调、平调、哀调和侗戏大歌等。闹台调是开场的器乐前奏曲,用二胡演奏。如贵州榕江县龙图寨的闹台调(见谱例—)。
平调或名平板又称普通调,是侗戏的基本唱腔,系以闹台调为基础,吸收汉族花灯的曲调发展而成。因用胡琴伴奏,又名胡琴歌。由上下句组成,曲调平缓,叙述性强。开始有前奏,句间有过门。奏过门时,演员交换位置,走∞形。如《珠郎娘美》中的平调(见谱例二)。
哀调(或称哀腔)又称哭调。来源于侗族的牛巴腿歌和哼歌(哭歌)。音域窄,曲调凄凉、哀怨、深沉。如湖南通道侗戏《白玉霜》中的哀调(见谱例三)。
不用乐器伴奏。各地哀调不尽相同。贵州的黎平、从江地区的侗戏,还直接运用侗族大歌的曲调,二声部合唱,很有气势,—般用于戏剧结束时。广西三江的侗戏中,除普通腔、哭腔外,尚有仙腔,戏中出现神仙时运用。除以上主要唱腔外,各地侗戏还采用当地群众熟悉的民歌,使音乐不断丰富并具有地区特色。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牛腿琴、侗族琵琶、锣、钹、铃等。著名的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金汉》、《三郎五妹》等。汉族故事的剧目有《梅良玉》、《刘知远》、《山伯和英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