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决定学习萨克斯后,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找一个好老师了。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萨克斯老师多如牛毛,非但水平参差不齐,人格也是鱼龙混杂,圈外的人很难辨认真伪。一旦你选择错误,那就不但被人误了子弟,大量的钱财也就付之东流了。那么,如何去判断一个老师合格或不合格呢?我列举了市面上萨克斯老师的十种行为。如果一个老师占了十种中的五种以上,那他一定是个不合格的老师,三种以下为合格,一种都不占的目前紧缺。
1靠卖乐器挣学生的钱
谁都希望能买一支好乐器 ,但面对市场上繁多的品牌,学生和家长很难做出选择。这时候就会求助于老师。老师帮学生挑选乐器,付出了劳动,耗费了时间,学生给予一定的报酬,这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有时候这个报酬的数目太离谱。我个人认为:一支万元以下的乐器,老师可加价百分之五;万元以上可加价百分之三,这是比较合理的,再多就太黑了。更有一些专业院校的学生,本身已具备了挑选乐器的能力,也知道乐器的底价。但老师还要强迫他高价买某一品牌的乐器。学生因为惧怕老师在专业考试时给小鞋穿,只好忍辱负重。这种老师最为缺德。
2 高额收取学费
学费是老师的劳动所得。高水平的老师学费高;低水平的老师学费低,这是很正常的事。那什么算是高额收取学费呢?学生和家长可以这样去衡量:你付给老师的学费中,除了学习老师的知识与技术的费用之外,还含不含其它费用?比如你想考学,想送一笔钱给考官老师,老师一般都不敢收。如果你变通一下:每次上课除了交学艺的那部分学费外,再注入一部分感情投资。这样,你原本想贿赂老师的那部分资金就分期分批地以学费的名义转到了老师的名下。即使最后老师没给你办成事,你也无法去告老师。这种确保安全的受贿方式是被那些掌握学生生杀大权的考官老师广为采用的,每个学生和家长其实心里都很清楚。
3不让学生接触水平高于自己的人
这种老师当他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比如某音乐学院的教师,某比赛、考试的评委等),就会在身边拉起一个比他水平更低的人组成到圈子,最好这些人不是专业吹萨克斯的。这样他就有了安全感。一旦发现周围有人比他水平高,哪怕是他的学生,他立刻就会本能地设置各种障碍,使他现在的学生和领导接触不到这些对他的位置构成威胁的人。识别这种老师只需看他周围那些与他关系密切的同行是些什么水平的人就一目了然了。
4 光说不吹的嘴把式
这种老师都有一些显赫的头衔:某音乐学院的教授、某著名专业团体的演奏家、某音乐协会的主席等。不过他们的专业都不是萨克斯。所以他们在授课时会想出各种借口来拒绝为学生作示范。识破这种嘴把式的方法一是请他作示范,二是观察一下他有没有登台吹萨克斯的纪录,三是看看他那些光辉的头衔是不是萨克斯专业的。
5不加节制地自我吹嘘
许多萨克斯老师的名片上都印有“萨克斯演奏家”的字样。但这些人中能上台演奏且够得上演奏家水准的实在是少得可怜。更有甚者,尽然在各种媒体把自己标榜为“专家”、“中国萨克斯之王”、“中国古典萨克斯第一人”、“萨克斯王子”、“东方萨克斯之王”、“世界四大萨克斯之一”等等。还有去美国给老美讲爵士乐的。说实话,中国萨克斯当前的水准与中国足球差不多。给美国人讲萨克斯就跟给巴西人讲足球一样,属于天方夜谭。可惜国人对足球的了解要远远高于萨克斯。所以当李毅说了一句自己象亨利,就立即遭到网上网下一片嘲笑;而“去美国讲学”的萨克斯学者及“东方萨克斯之王”一类的“大师”们仍在频频出镜。可悲啊!识别这种人的方法很简单:头衔越大,水平越差。绝对成比例!
6人贩子
这种老师极力劝说学生出国留学,并可为学生包办一切手续,但费用不菲。介绍的学校 大都地处东欧,主要是独联体解体后的各个国家。因为那里的经济不甚发达,法制也不够完善,各学校都迫切需要通过中间人赚取外国学生的学费,于是给中间人的回扣就非常丰厚。这几年,第一批上当受骗者已陆陆续续回国。他们虽然持有各种外国文凭,无奈实际水平有限,回归后不是改行就是接人贩子的班继续骗下一拨 ,揭穿这类骗子的方法就是听他吹一曲,看他是否比国内的同行高出许多。如果连他都吹不好,你去了又有何用?当然,他要是能吹好也不会去当人贩子。
7 “黑哨 ”
这种老师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比赛和考学的评委名单上。为了达到自己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比赛和考学的打分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某学院举办萨克斯比赛,前十几名竟然全是本校的学生!赛前,主评委老师动员全体学生参赛(因为需要造声势外加挣报名费),但谁能获奖,同学们个个心知肚明。迫于老师的威严,大家只好报了名,然后以弃权来表示不满。至于校外的学生,有路子找到主评委老师上一两堂课,交付了高额的“学费”后,你也许能进入第二轮。要是连这步程序都不走,那就太不知趣了。吹几声回家吧!这种老师对那些获奖的学生来说,也可算是恩师了(虽然你在学艺过程中花去了多少“感情投资”自己心里明白)。然而对整个萨克斯界来说,他就好比是足球圈里的“黑哨”。
识别这种老师的方法是看他那些学生有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也就是说,有没有敢到演出市场去转一转的。
8 浪费纸张
如今,音乐书店书架上的萨克斯教材(包括音像制品)可谓是多如牛毛。知名和不知名的老师大多有所“贡献”。一个老师,如果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心得编撰了一本教材,那么,无论这本教材多么初级,甚至有错误,它对学生也是有价值的。我买过一本教材,其中的一首“回家”有一小节记成了五拍子。虽然这肯定不对,但至少说明这个老师是自己听录音记下来的谱子,是经过劳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另一本教材,收集了几十首名曲的乐谱,其中竟然出现了n种印刷体,一看便知是用拍照或电脑扫描的方法从各种教材上盗版拼凑的,连版体都懒得改。其中的“回家”虽无错误,但一看便知是从一本韩国教材上盗版来的。因为那本韩国教材所用的是很容易辨认的手写体。还有的萨克斯教材上竟出现了小提琴的弓法标记。这位高产作者大概实在是能抄的都抄遍了,只能去抄小提琴谱了。这种你抄我、我抄他、他再抄你的编教材风气目前颇为盛行。这才导致了国产萨克斯教材泛滥成灾的局面。学生一不小心就会买到外皮各异、内容相同的教材。辨别这种抄袭教材的方法是看前言。如果书的前言中有“萨克斯是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于1840年发明的,虽然是铜制品,但却属于木管组……”这一类人所皆知的常识,那么,作者肚子里有多少水你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