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寒假过得很快,大年刚过去没几天女儿就收拾行囊出发了,可刚到校就打电话叫我给她寄书。“为什么临走时不带上啊,浪费!”我埋怨道。电话里传来朗朗的笑声:“我给报销邮寄费”。
手风琴
给她邮寄了两本书,一本是姜杰手风琴中级教程,另一本是江苏省手风琴考级教材,顺便还把原先复印的曲谱一块寄去了。三天后来电话告之书收到了。“还有意外收获啊,”女儿笑了。其实我只是顺带寄了本地特产“捆香蹄”。“书也太破了”!女儿大声埋怨。我只好说声“不好意思”。
“什么不好意思啊”?女儿故意找我茬。我说,“都是我的错”。“切,今天怎么啦,犯错误了?”“开玩笑,我会犯错误?……”我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有哨音吹响,“爸,吹哨集合点名了,BAY-!”
那两本书是被女儿自己翻烂了的。
女儿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手风琴的。当时她所在的城西小学开办了器乐辅导班,我先给孩子买了二胡,后来老师说学二胡的学生太少,不办了,可以学钢琴或者手风琴。
当时没有经济实力买钢琴,就是有能力买,也没有地方放,家里房子窄。手风琴不算贵,也方便携带。于是我就鼓动女儿多联系班里同学。结果,手风琴班共招收了24名琴童,她们班就占了9名。就这样我给孩子买了第一个手风琴,是天津产60贝司的鹦鹉牌手风琴。
有同学在一起,女儿学得很有激情,从五线谱学起,每个星期天上大课,教她们的老师叫朱惠,是当地有名的键盘手,钢琴、手风琴的教学和演奏很有水平。这是朱老师带的第一个手风琴班,他教学很有方法,常常奖励琴童“红苹果”——就是在作业本上画红苹果,5个苹果表明优秀,5个以下的则为良好,一般,较差等。有时还奖励和手风琴相关的书籍,笔记本,对成绩特别优秀的还奖励现金,有5块的,有10块的,钱多钱少,大人们不在乎,在乎的是孩子学琴的进步。课本上一个个红苹果,就像孩子的脸蛋,看着高兴。一学期下来,女儿得到奖金40元。
1996年的6月1日,手风琴班的24名小手风琴手在全校师生面前合奏了《马刀舞曲》和《杜鹃圆舞曲》,老师把惟一的麦克风放在了女儿的手风琴前。第一次“亮相”,老师认真地给每个“演员”化了妆,换上了演出服。整齐的手风琴合奏,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孩子们笑容特别灿烂。
随着乐曲难度越来越大,琴童们的畏难情绪也表现出来。女儿也露出了厌烦情绪。在夏天,汗水和泪水往往混在一起,手指头上多次出现血泡,记得有一次,女儿抱着手风琴一个多小时,不练,也不放下,满脸都是不愉快的情绪。作为家长,我们不指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手风琴专业演奏家,只想让她掌握一门音乐技能。看着孩子如此的不开心,我们也有让女儿放弃的念头。别人家的孩子在室外开心地玩耍,而她却在房间里抱着琴反复地枯燥地练习音阶、练习曲和乐曲,除了完成文化课的作业,她的业余时间都用在手风琴上了。练琴,苦了女儿,让女儿的童年丢失了很多应该有的快乐!
1997年7月,我给女儿买了120贝司的手风琴。当年暑假,女儿第一次参加了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和考级委员会组织的考试,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手风琴2级的定级考试。拿到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证书,心中有几多欣慰,几多辛酸。这之后,女儿又参加了许多次的定级考试和器乐比赛:中央音乐学院在山东菏泽组织的六省一市手风琴比赛,获三等奖;江苏省朝霞工程暨首届全国推新人大赛器乐组三等奖,直到2002年通过省音乐家协会和考级委员会的十级考试,并以优秀成绩获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