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每一位音乐大师对音色都十分强调,德彪西曾说过:“弹奏我的音乐,每一个音都必须是最美丽的。”李斯特也任为:“各种不同音色是一个音乐家的调色盘,他的双手必须能完全掌握这些音色,随时应着我们内心的呼唤而发挥。”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音色在音乐作品演奏中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的大师对钢琴的技巧及音色等各方面做了十分充分的说明解释。而在手风琴的演奏中,很少有演奏家、音乐家对音色特别强调或者说研究。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手风琴和钢琴不同,只靠一个风箱发声。但是只要是一首音乐作品,不论大与小,不论何种乐器,只要被演奏家拿出来演奏,就一定会涉及到音色,音色是最能体现一个演奏家的水平,个人的音乐色彩、人格特性,反映他对作品的诠释。
音色实际上综合了乐器本身的音色,乐曲中音的强弱、快慢,演奏时的不同场合等等各方面,只有注意了这些才会使乐曲散发出迷人的气氛,尽善尽美的表达给听众。在我国现阶段手风琴的演奏中,总让人觉得缺少内涵,声音过响过炸,缺乏旋律感,实际上就是缺乏对音色的讲究,对乐曲了解得不够透彻,不够细腻。例如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这是一首管风琴作品,乐曲中宏伟庄严的音色,充分反映了巴洛克时代的教堂音乐风格。若要求手风琴达到这样的音色效果,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有些人为了模仿管风琴音色,在一些一连串的强音上,使劲地拉,却恰恰效果适得其反,大大破坏了乐曲的气氛和音色。我觉得这时演奏者就应该换个角度,从手风琴方面多考虑些,让音色柔和些,多出点旋律感,增加点细腻、清澈的感觉,在一连串琶音及和弦的强音上,作些合理的调整。比如最后结尾处,可以做一个渐强的处理,这些都是为了让乐曲适合手风琴的演奏,反映手风琴的特色,而不是让手风琴适合管风琴或钢琴的特色,这是演奏者需要明白的最重要的一点。
另一方面演奏的场合对音色的影响也比较重要。同样一首《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若在德国的大教堂里用手风琴演奏,这时一些强音,可以一连串的奏出来,因教堂的结构使声音回响非常好,余音延留时间特别长,可以达到乐曲中要求的庄严气氛(因此在德国,一些音乐家也经常在教堂举行音乐会,我也演奏过几次)。若在音乐厅里演奏,不同的音乐厅都有些细微的差别,我一般在音乐会之前,一定要试奏,从中找到差别来调整乐曲中的音色,适应环境。例如,我在香港演艺学院的音乐厅里演奏时,就注意到回响设计的非常的理想,好过一般的音乐厅(这是引以为傲的香港最好的音乐厅)。当时我演奏的是巴赫与斯卡拉蒂的作品,还包括一首现代作品(用的是自由低音手风琴),这时,我把一些缓慢的旋律乐句稍稍在某些地方作了一点加快,而在快速乐句中的停顿部分则延长了些,某些强音稍稍控制了些,使音乐表达出最佳效果。
这里有一首根据俄罗斯民歌改编的《三套车》,曲调简单,速度适中,很适合 手风琴初学者 学习。 练习要点:右手旋律如歌,左手节奏有板有眼。按照固定调拉,左右手升C一定要到位,否则,俄罗斯风味全无;左手Dm和弦千万... 手风琴入门 1438 阅读
供手风琴初学者练习的《三套车》(谱例与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