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并不是在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最初的唢呐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的音译。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到了明代,古书中才开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并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到了明代后期,唢呐已经在戏曲中占据了很重要地位,自然而然的唢呐在以戏曲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乐器。到了清代,唢呐被称为“苏尔奈”,而且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的唢呐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而且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唢呐是一个结构非常简单乐器。哨、气牌、芯子、杆和碗是它的五个组成部分。杆上开八个孔,前七后一,错落排列;杆上装着芯子,杆下安着碗,芯子上套着气盘和哨片。就是这么简单,会让人觉得朴实得有些简陋。但它却几乎能演奏所有管乐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鸟的鸣叫等等奇妙的声音。把唢呐的几个部分拆开吹奏,能分别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苍老低沉,花旦的俏皮灵动,武夫的粗鲁莽撞……这样一个小乐器,竟能独自演绎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