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风琴教学的优化
(一)优化学科建设
近年来,由于诸多的问题使得手风琴的发展处于低谷,现在许多流传在社会上的手风琴作品脱离时代感,使得手风琴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是很受欢迎,有慢慢被边缘化的趋势。而长期既听不到真正的批评和监督的声音,也没有广泛的音乐评价和社会关注,这是造成学术氛围中精益品质下降和自我膨胀欲望上升的客观原因。
俗话说“有了规矩才成方圆”,只有学科建设规范了,才能使该学科不断地壮大发展下去。任何一项科学化的管理制度,都必须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制定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方案过难或者过易都会适得其反。二是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中心环节,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学过程直接相关。三是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手风琴教学评价的研究有助于有效提高手风琴教学实践的质量。只有构建出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完善手风琴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发展。手风琴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学习的有效性与手风琴演奏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亦与评价体系的正常运作紧密相连。手风琴教学评价既可使教学实践得以有序进行、使演奏表演得以规范,又可使演奏教学的成果得以验证和调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但能够确保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手风琴学科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
目前在我国手风琴教育中,普便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单一、师资匾乏、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强和促进我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
一是重视和加强手风琴教材的编写和建设。目前国内各音乐学院及师范院校采用的比较多的有《手风琴演奏与技法分析》(朱春铃编著,2006)是作者经多年高校手风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后,针对高校手风琴教学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硕士生的基础理论研究编写而成,该书将手风琴教学中的多种基本演奏技巧进行了较详尽、系统的论述;《手风琴教学与演奏》(王树生,1999)和《手风琴教学法》(宋立权,2006)是直接针对手风琴教学的著作,包括手风琴基础训练、手风琴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论手风琴课堂教学等部分。这与丰富多样的手风琴音乐作品和不断提高的演奏水平的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进而影响到手风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结合学科前沿,结合中国的实际,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具有时代性的手风琴专业教材。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和学生都担任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有了具有责任心、进取心、专业强、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强的学生。手风琴在当今世界发展突飞猛进,呈现出了很多新的音乐元素、演奏技巧以及音乐的诊释。而我们现有的音乐院校中的教师队伍,从其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不能不说有些老化了。针对这种境况,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学月和提高;另一方面要为优秀的本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提供从事手风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