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多年在大连市歌舞团从事扬琴演奏专业,身感其琴在转调时使用‘小推车’并没有真正解决快速转调的难题,而往往有些大型综艺晚会使用402琴在演奏中间根本来不及调整半音,那么你为这个曲目的伴奏就会搁浅,难道你不觉得尴尬吗?我从多年的演出实践来看,对402的音位格局感触很深。自2006年后我换用了一台唐山贵军601扬琴,虽然这台琴也是由402的板本发展而来,但是由于左侧多了一排高音码,音位设计的合理性得以发挥,所以在扬琴演奏中得心应手。使用601琴不仅可以出色的完成传统的扬琴独奏曲和所有民族器乐曲、戏曲、曲艺的伴奏,还能游刃有余的完成转调频繁的、风格各异的中外名曲联奏,笔者在剖析扬琴的几种音位设计时感到沈音刘寒力先生与唐山潘贵军先生合作设计、生产的601扬琴(音位图如附图2)很有特点,除了有很高的稳定性之外,另外就是它的音位设计有两大优点:一是演奏高音音位如同中低音位一样快捷、方便;二是兼顾了目前扬琴演奏界常用的曲目演奏特点,为提高扬琴教学质量和演出质量奠定了基础。再有,辽宁的沙长春先生利用唐山贵军601琴进行的两种尝试性音位设计(如图3、图4)很有前瞻性,图3是针对扬琴未来发展而设计的纯十二平均律型,特别适合各类伴奏演出和转调频繁的中外名曲,尤其是女子乐坊演奏的新潮曲目有着妙不可言之感。图4也是纯十二平均律型,最左侧高音码位的定调做上移位处理与左侧第二高音码排平行形成小二度半音阶递进关系,因而演奏半音阶急速递进的曲目特别轻松、自如。笔者认为图3、图4的音位设计在十二个调中的演奏都呈现‘同一律’技法,特别适合教学与绝大多数独奏曲目的演奏,而对于频繁转调的伴奏那就是扬琴演奏中的“小儿科”。
笔者使用601琴进行几年的演奏与教学感到学生们学习扬琴的时效明显的提高了,不光是在高音区里的训练时间缩短了几倍,而且击打高音区里的音符准确性、速度、质量也明显提高。
科学的音位设计对于扩展扬琴功能、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仔细研析,402扬琴虽然也能完成大量的优秀独奏曲目,也能为任何一种调门简单的曲目伴奏,但是我根据全国各地的扬琴演奏现实,认为扬琴出场为各类曲目伴奏的远远高于扬琴曲目的独奏,这就是说,中国的扬琴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扬琴生产商、以及大批的演奏家们、应把着眼点放在扬琴的多功能性上。要扩展扬琴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的结构设计与科学的音位排列以真正解决扬琴的转调问题。
设想:如果把用402琴教学改成用601琴教学,必然节省大量的高音区音位练习时间,节余下来的时间让学生们多学习一点中外文学艺术,包括中外文学、中外歌剧、芭蕾舞京剧、中国民间原生态音乐等,这样它们就会对演奏的作品内容理解更深,完成作品的质量层次就会更高。譬如:你若为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愿》伴奏,你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看一看电影《洪湖赤卫队》、聆听一下王玉珍《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原版歌唱;你若为二胡曲《阳光三叠》,不妨你去吟诵一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你若要很好的演奏《苗岭的早晨》,你不妨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一下云南的苗寨,亲体一下那里的诗境,听一听上海笛子大师俞逊发老师的同名口笛独奏曲;总之,扬琴教学用琴如果不更新,老是在402琴的高音区里‘摸、爬、滚、打’,你终究不能成为一个对中国扬琴发展有所贡献的扬琴教育家或扬琴演奏家。
对比而言,唐山贵军601琴在高稳定性的基础上为中国扬琴的发展解决了两大难题(特别是图3、图4的高音音位设计):一是解决了十二个调能够自然转换、且简便、快捷;二是在高音区里的演奏技法被简化,易学易奏、省时高效,可谓一举多得。
舞台上扬琴的成功演出是终端,而初端是早期的教学。早期教学对琴型的选择应该是理性的,音位的设计如果不合理必然给学生造成时间的浪费。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音乐在进步,扬琴也必须要发展。中国扬琴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使用音位设计更科学、演奏更简捷的新型扬琴去教学、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