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笛子>竹笛教程>

最实用的笛子演奏技巧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05-25  

  笛子的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

  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

  ◆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

  ◆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例如 6 的叠音相当于 717 6 一般。 6 是主音,而 717 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

  ◆吐音(T):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

  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

  ◆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

  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

  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

  ◆历音: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

  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历音(/)、下历音(\)之分。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

  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

  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

  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笛子基本功进阶(上册)基本动作进阶

  1.0简体版 2003/01/13初版 作者:隆中隐

  前言

  任何一个实践观念的归纳,是需要透过实践证明与经得起批评辨证的考验。

  小弟是一个业余的吹笛者,摸索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希望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进步,也希望学习的成效能够分享后进。

  这个论坛不乏专业与业余同好,有请大家对于这篇连载文章给予必须有的专业批评指教,谢谢。

  =============================================================

  第一章【论口风细如针】

  口风要细如针,并且能够发出透亮的音色,又要持续长音。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和训练。

  首先我们要知道,笛子的发音原理是边棱效应,是气流柱被吹孔切开而产生音响。好比说大风吹着紧闭的门窗会产生咻咻咻像鬼叫的声音一样道理,因此,只要细小的空气柱被切开,笛子就会发出声音。

  也就因为不需要运用到很多的空气,所以大师们就能把音吹的很长。所以为什么练习跑步和吹好笛子没有绝对关联就是这道理。因为口风太粗太费气,长音一定吹不长。这就是口风细如针的道理了。

  因此长音不是盲修瞎练,一定是方法搞清楚了才练的出来。

  第二章【自然的深呼吸法】

  刚学笛子的时候,常听到说要用丹田呼吸,这对于我这一个完全没有学过音乐的人来说,实在是很难理解。

  丹田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很少人真正了解丹田是什么部位。查了中医学的书上,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其实我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后来慢慢的求教、学习、摸索、查资料,才稍微搞清楚,丹田呼吸就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就是以横隔膜升降的力量来吸气与吐气。

  我们看婴儿刚出生时,由于胸肌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婴儿呼吸时胸腔无法动作,只会看到腹部的起伏,这个就是横隔肌的作用。

  运用横隔膜呼吸,呼吸的程度会比较深。实务上,这也就是王次恒老师所说的深呼吸法。

  以横隔膜深呼吸法来吹笛子,如果口风如针与边棱效应发音的要点做的确实,发出长音所需要的”能量”就很足够了。因为没有比这种深呼吸方法能够吸入的气体体积还多的了。

  学习这样的呼吸法要注意的是,自然的吸气与自然的吐气。如果全身很用力的吸气,那很容易使自己受伤。学吹笛子千万不要贪吸气,贪吐气,我就遇过一位老先生跟我承认,他就是这样练到吐血,从此就不能吹笛子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气吸的很饱的状态下,全身是紧张的状态,如果在勉强用力,一定会伤到自己。

  所以练习腹式呼吸,要应乎自然,很轻松的吸气,很轻松的吐气。在应用上,难度很高的乐曲,是需要适度的自然放松下才能办到。因此,这里就可以下一个小结论了。在未来必须克服高难度技巧与维护身体健康两大最高指导原则之下,”自然的深呼吸”就是吹笛子的重要基本动作了。

  第三章【边棱效应发音法及音色的确立】

  笛子的发音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工作,很多朋友练笛子的时候都很用力的吹,很费劲的吹可以吹的很大声,但是得到的效果并不很好。一来也吹不持久,不一会儿人也累了﹔二来音准也容易跑掉。所以建立省力省气效率高的发音模式就来的很重要了。

  如何发音?将口中吹出来的空气柱,准确的击向吹孔边缘,一半的气流切进笛子管壁里面,另一半就让它跑出外面。气流必须被切开,才会发出声音。这就叫做边棱效应。

  如何省力?轻松自然的深呼吸就可以了。如何省气?口风细一点就可以了。但问题要如何有效率??这个就有技巧了。

  这必须借助一下镜子和自己的耳朵,用镜子看着自己嘴唇与吹孔的接触点,让极细空气柱的”气击点”准确的打在吹孔边缘圆弧线的中央位置。然后闭起眼睛,一边吹一边稍稍移动”气击点”的位置,用自己的耳朵去分辨音色的变化。这时候将会发现到一个极省力且音色极为透亮的一个集中点。如果您喜欢这种音色,练习并巩固它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

  自此则确立日后灵巧的发音方法及优美的演奏的音色了。

  第四章【灵活的盖孔模式】

  初学吹笛一年左右,通常又会发生一个严重障碍,就是手指不灵光。

  首先我们要探讨几个重点。

  ==========================================

  1.有效率的盖孔是很适当的将手指”放”在孔上,巧妙的运用手指面积比较宽的指腹(有些名家会用面积宽的指节盖孔)刚好足够把孔给”封”住。

  2.所谓按孔,不是很用力的将手指”按死”在孔上,而是手指类似在孔上作”轻轻拍打”的动作,在”打中”孔的那一瞬间,恰好把孔给盖住了。

  3.手型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僵硬的持笛手型,势必影响手指运行的灵活度。但适合的手型并没有一个定型,因为竹笛有高低长短,人的手有大有小。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手型呢??唯一可以确立的关键,就是在于持笛之后,手掌与手指的肌肉只要能够相互协调且不相互牵制,就是一个良好的手型。

  ========================================== 如果基本上掌握住了以上的要点,手指的按孔动作就可以灵巧许多。

  第五章【舌头动作的探索】

  吐音是笛子最常用的基本技巧,关键使用在于舌头的动作。

  但是人性的弱点,常使得吐音变的困难,因为人们希望他能够吐的很快,却又使错了劲。初学吐音不久只见口水乱飞,舌头和手指的动作硬是对不上来。心中只能不住的感叹:”笛子真是难学”

  我们试着来找出问题所在

  ==========================================

  1.吐音的声音来源,归于基本面还是空气柱撞击吹孔,而不是舌头用力的动。所以舌头用太大的劲,对吐音一定造成破坏。

  2.舌头大力的吐,不只是破坏吐音,也破坏了速度。终归一句话”轻则灵,重则拙”

  ==========================================

  因此结论是”舌头动作要轻”

  第二个观念的探讨是,舌头所扮演的角色。

  先来看看吐音的结构。吐音和长音的不同是,一个有用舌头一个没用到舌头。所以就明白的看出,舌头所扮演的角色,是让长音切成一段一段的短音。因此,舌头的任务就很简单了。

  舌头的任务

  1.切断长音,使线状的音变成点状。

  2.不负责强弱,音乐的强弱由呼吸动作负责,也就是空气来负责。

  你瞧,其实舌头只负责断音而已,所以舌头想要慢吐快吐就变的困难度降低下来了,而且因为不用很用力的吐,口水当然也不会吐的满天飞啦。

  所以又找出一个结论是”舌头负责断音,而且它只干这事”

  第六章【高音不需要用力吹】

  刚学笛子的前两年,我吹高音的时候都是硬吹上去的,声音不稳定,而且很刺耳。启蒙老师为了不让学习复杂化,也说,吹得出来就行啦。

  但是学的越久就发现,别人吹起来既不费力,又不刺耳,心里就想一定还有我没弄懂的道理与方法。

  想要轻松吹高音,首先要排除高音发音的乐器障碍

  ==========================================

  1.笛子本身一定不能有问题。通常管壁过厚的笛子,高音很难发出,所以建议初学不要使用管壁太厚的笛子,不仅仅高音区,其它音域的共鸣效果也不佳。

  2.笛膜必须确定是贴好的,没有张力不平均的现象,也不要过松,不然高音很难发得出来。

  ==========================================

  其次再来排除个人的障碍

  ==========================================

  我们拿起笛子来试试看,先吹个中音,再吹个低音,别忘记运用边棱效应的发音原理,这时候只要将口风缩小,然后你会感觉嘴唇承受气压变大,高音就能轻松发出。

  ==========================================

  为何只是口风缩小就能发出高音?气体动力学有一个定律叫做”都卜勒效应”,气体分子因为通过的口径变小挤压,气体的流速便自然而然的变快,而使得音准提高八度。

  腹部鼓动气体的压力一般是不变的,除非笛子本身高音不好发出,才需要多用一点腹劲,不过通常这样的笛子,我是不使用的。

  所以结果很单纯,我们只是将口风变小而加快的流速,而做到了高音区的发音。

  第七章【简单将低音吹得好】

  初学笛子的第二年,老师教了我一个练习低音的土办法。

  (筒音作5。)先吹1,发现很容易吹。然后吹7。,好象音色还可以。再吹6。,笛子就有点不太震动的起来了。这时再吹回7。,再吹6。,务必要使7。和6。的共鸣都吹出来才算及格。

  就这样搞了一两个月,终于有点成果,不过一直以来,吹低音还是时好时坏。

  一直到学笛的第十五年,终于有一个吹笛子的至交好友给了一个最稳的方向,结果关键居然只有一个重点──就是”把口风放粗一点点”。

  道理何在?还是气体动力学都卜勒效应的”流速”问题。口风放粗一点点,但是呼吸的力道依旧不变,气体流速变慢低音就出来了。很简单吧,不过是江湖一点诀,说破不值钱。

  第八章【口腔打开的省力法】

  再来充分的运用物理的流体力学”都卜勒效应”。

  内容大约是说,气体或液体流体之体积通量守恒,故”流速”与”截面半径”之平方成反比。

  简单的用在吹笛子上来说,口腔打开的大小与口风的截面半径相差越大,流速将会自然而稳定的加快,如此就不需要鼓动太强大的腹劲,就能达成极佳的音响共鸣效果。因此,口腔内部空间的适度张开,是吹笛省力的秘密武器之一。

  另外一个说法是,口腔打开可以使笛音共鸣度良好,音色更为厚实。

  不论如何,吹笛子的口风细一些,口腔打开一些些。想要像大师们一般省力气的吹笛,将不是只是梦想。

  【后记】

  本篇进阶要诀共八章,记载着多年业余摸索过程的困难点与解决之法,不敢说已臻完备。期待学笛大众惠予批评指教。

  指法训练(箫)

  训练手指的目的是使每个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相互之间紧密配合,使手指动作灵活、迅速、持久。我们知道,手指的动作,并不是关节和肌肉的自发活动,而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的自觉活动(条件反射)。所以,通过练习曲的练习,得以对手指关节和肌肉加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持箫的动作,双臂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然保持弯曲,这是最符合人体自然形态的动作。

  要求是:

  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这样,才能做到手指动作灵活、均匀、迅速、持久。

  第二点,手指要求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紧密不漏气。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点,开放音孔时,手指一般不宜抬得过高。如果抬得过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离会加大,动作不能迅速完成,肯定会影响演奏速度。同时,也不宜过低,过低则影响发音的音准和音量。一般来说,手指抬起时,距离音孔二至三公分为宜。如果演奏速度较快,音符时值较短因而音符变化较快较多的乐句时,手指抬得应稍低;而演奏速度较慢,音符时值较长的乐句时,手指则应适当抬高。

  指法训练的基本几项有:

  筒音5的指法

  将箫的所有音孔全按住所发出的最低音叫做“筒音”。

  箫的调(或者说什么调的箫)标在第三孔上。第三孔的音作为这个调主音1。筒音作为5,那么开第一孔就是6,以此类推,第二孔为7,第三孔为1。第三孔旁边标一个英文字母G,就是G调的箫。第三孔旁边标着F,我们说这支箫是F调的。第一孔下面标着的音是筒音。第三孔是G,筒音是D, D音是G调的5。第三孔是F,筒音是C,C音是F调的5。第三孔是A,筒音是E,E音是A调的5。推算的方法,第三孔为1,下行四度为5,正好是筒音。我们习惯上以筒音的唱名,区别于不同的指法。

  筒音5指法是最常用的指法,也是本调指法。因此,要相当熟练地掌握筒音5指法是学习吹箫的关键所在。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编写这本《教程》以使朋友们能够循序渐进,通过练习,达到一定水平。

  通过指法表可以看出,中音区4、5和高音区4、5这四个音都有两种指法。在做指法练习时,两种指法都要练,熟练以后,吹奏乐曲时怎么方便,哪种指法顺手,就用哪种指法。练习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时,开始要放慢速度,然后逐渐加快。不是一遍练习里面由慢渐快,而是一种速度保持从头到底,然后第二遍时再换另一种速度。如第一遍每分钟保持60拍(还可以再慢),第二遍每分钟80拍,第三遍每分钟120拍(还可以更快)等。三度、四度、五度音程综合练习,不但可以继续练习手指的灵敏性,还可以提高练习者的音乐素质。练习方法也是由慢到快。通过视奏可检验音阶的练习结果。当然不是说只有把音阶练得滚瓜烂熟,相辅相成,反过来再练习音阶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筒音5指法,可以用任何调箫进行练习。但为了照顾大多数音乐爱好者练习的方便和初学者最适宜用的箫以及一般演出时经常用的调,我们选择三孔1为G音的箫,也就是G调箫作为练习用箫。

  筒音1的指法

  筒音作为1是一种常用的指法。这是音名、唱名、调性完全统一的指法。用G调(三孔1)箫,筒音作为1(唱名),筒音是D(音名),那么所吹出的音阶就是D调(调性)。其它调箫以此类推。

  筒音作1时要注意7这个音。7的指法是将所有指孔全部打开,中音7和高音7一样,只有这一种指法。吹7音时请注意音准。一般的箫筒音作1时指孔全部打开吹7音,音高还有点偏低,那么我们就要从气上加以控制。

  具体做法是:

  气息加强一点,风门略小一点,将箫往下压一点,这样等于吹孔向外翻,将7音校正到准确音高位置。以上所说的动作,只是一点点,此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音孔。如果某音略高,那么动作正好相反,气息减弱一点,风门略大一点,将箫往上抬一点,这个音就能略低一点。当然不能所有的音都这样做,要是不准的音孔太多,就该采用其它方法调整音孔了。

  筒音2的指法

  筒音作为2也是常用指法之一。

  用G调(三孔1)箫筒音作为2吹出的音阶是什么调呢?

  有两种推算方法,

  一是从筒音D往下数,D是2,C是1。筒音2是C调。

  一是从三孔G往上数,四孔A,五孔B,六孔C(半孔),D是2,G是5,C肯定是1,C调。

  筒音2所注意的指法有以下几种,第二孔按半孔为4音,也可以用叉指的方法,这种叉指方法吹出来的4音偏高。过去民间艺人常用这种指法,现在一般都采用按半孔指法。中音1、2和高音1、1各有两种指法。

  筒音6的指法

  筒音作为6这种指法,不是常用指法。由于半孔较多,不宜控制,所以练习曲难度相对比其它指法难度大。但是筒音6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指法,而且别的指法不能代替,因此花时间练习筒音作6的指法是十分必要的。

  筒音作6上行小三度是1,用G调箫练习筒音是D。D等于6(全按),E等于7(开一孔),F等于1(一孔全开,二孔开半孔)。那么,筒音作6的指法是F调。

  筒音作6时的第二孔,第五孔,第六孔都要开半孔。中音区的1、4、5、6和高音区的1、4、5、6都有两种指法。

  舌的技巧

  吹奏时,舌在口中自然放平。吹箫时很少用吐音技巧。但在乐曲开头需要用到单吐。

  吹奏时,舌在口中自然放平。“箫无吐”是说在吹箫时很少用吐音。笛子演奏技巧中,舌起很大的作用,单吐音、双吐音、三吐音、花舌等技巧运用很普遍,所以笛子有很丰富的表现力。而箫曲多表现以优雅平稳的情绪、低调娓婉的曲调,所以一般不用吐音技巧。但有时需要一种轻轻的单吐音。作为乐句的开头,没有音头的直接用气吹就可以了,有音头的要用舌头轻轻点一下。

  舌的动作技巧是:将舌尖轻抵上齿龈部,气流通过时,口腔发“突”声,一定要轻,点到即可,舌头迅速回复原位。因箫曲较轻柔,音头也较弱,吐音也必须弱,干净、清晰,不能“突、突”的声音很大,即不干净,也破坏了音乐情绪。

  吹笛入门

  --------------------------------------------------------------------------------

  www.huain.com  2001-10-13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 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笛子徒手练习操

  --------------------------------------------------------------------------------

  www.huain.com  2001-10-13

  本单元专门介绍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从多年演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笛子徒手练习操即气、唇、舌、指练习法。经我本人实践证明,这一练习法简单易学,省时省力,见效较快。初学者只要坚持练上半个月即可见效,确实是一套有效的方法。

  气 练 法

  第一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两侧,口鼻同时缓慢吸气。与此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逐渐上举至胸部,接着双臂向左右斜向拉开做扩胸动作,尽量使横隔膜向下压,气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为止。静止2秒钟后,再缓慢地吐气。两手臂自两侧上方,手心向下逐渐下垂于身体两侧,恢复到原位。气要吐尽,口内发出“嘘嘘”声,到不能再发出“嘘”声为止,以检验自己的确是把气吐尽了,吸与吐,往返为一次,做16次。

  第二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口鼻同时缓慢吸气,逐渐使横隔膜下压。与此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逐渐上举到胸部。接着双臂向左右斜向拉开,做扩胸动作。气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手心向正前,两臂猛地向前伸直,与此同时运用腹部的收缩机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气猛地喷出,要有爆发力,气流越急越好,最好将气一下喷完。重复16次。

  第三节:双腿齐肩分开,膝微曲。两臂向左右斜做扩胸动作,然后微张嘴,以最快速度,猛地吸进大量的气,越多越好。再两手臂自两侧上方,手心向下,逐渐下垂于身体两侧。与此同时缓慢地吐气,直至吐尽为止。重复16次。

  上述徒手练习,是大运动量的运气,吞吐量已达极点,久而持之就能增大本身的肺活量,增强横隔膜及腹部机能的弹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气,再加上运气的技术,气就显得更长,在演奏时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唇 练 法

  第一节:嘴唇“推拿”。两手食指按住上唇“人中”的两边肌肉,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作旋转“推拿”(搓揉),正反各8次。然后用两食指按住下唇人中的两边肌肉,同样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作旋转搓揉正反各8次。

  第二节:紧闭双唇,使口腔内部做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循环往复动作,如吞食物一般。同时打开咽吼部,如同发“啊”的声音,但是并不发出音。重复16次。

  第三节:闭唇嘟嘴,然后两嘴角向后收,使嘴唇一前一后反复运动。接着上唇包下唇,再下唇包上唇,交替进行。上述动作各作16次。最后,上牙刮下唇,下牙刮上唇,交叉各做16次。

  唇练法是着重解决唇部肌肉的灵活性,和风门(唇部)调节的功能以加强唇肌及口腔喉肌对乐曲所需的应变能力。这是省时省力见效的好方法,久而持之就能自如地适应各种乐曲的需要了。

  舌 练 法

  第一节:上下齿挨住,舌尖自然抵住下齿,嘴里发出“嗒嘎嗒嘎”声,四个音为一拍,以每分钟170的速度,重复16拍为一次,共做8次(根据本身条件可慢可快)。舌的位置向前、靠后各做4次。

  第二节:弹吐练习,双唇紧闭,舌的位置靠后,发“嘣八勒”声,三音为一拍,以每分钟224的速度,重复16拍为一次,共做8次。重音放在“嘣”字上,运用双唇肌肉收缩力量,“八勒”二字是舌的一次自然的滚动,靠舌背的带动而发音。

  第三节:舌伸出口外,再缩回去,循环16次,以增强舌控制前后位置的灵活性。

  舌练法是对舌机能的一种训练,以加强舌的弹性,以及对舌位置控制的灵活性。

  指 练 法

  第一节:两手心相对合上,手指伸直,然后把双手夹在两大腿之前,对搓擦掌,做32次。

  第二节:保持自然手形,使腕部放松地旋轮正、反各8次,做16次,左右手分别进行练习。接着,右手掌心摩擦左手背8次,摩擦手指8次,然后变换用左手掌心摩擦右手背8次,摩擦手指8次。如此双手交换各做4次。最后左右手握拳,再猛地把十指突然伸张,如此连续重复16次(注意腕部的放松)。

  第三节:扳指动作,将手掌伸开,每个手指转换地往手背方向扳压,再往左右两面扳压,然后手指放松,恢复原状。接着,将每个手指转换地进行甩摔,要绝对地放松,被甩手指犹如关节骨已断,仅仅皮连着似的,如十个手指都能甩动则更好。每个手指甩动32次。

  手指是笛子演奏旋律及各种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述指练法旨在训练整个手各部位肌肉、韧带及手形的松弛,更是手指功能性的训练。特别是第三节扳指动作中,要有弹性地扳,并逐渐加大扳指的幅度。注意千万不要一下就加大扳指的幅度和力度,以免把手指扳坏。

  谈谈竹笛演奏中的音色问题

  当您在练习过程中,除锻炼手指运用灵活,舌头动作敏捷,音乐强弱有层次,力度变化明显及丰富的表现外,最主要的目标是把笛子的声音吹得漂亮,吹得动听,这就要谈谈如何处理笛子音色的问题了。基本上一般人总以为把笛子音色吹得亮就很捧了, 所谓“二胡贵其柔,三弦贵其暴,笛子贵其亮。”其实不然,要针对乐曲风格、背景及情绪来处理笛子的音色问题,笛子若只求一单一音色,则其不仅限制发展,亦影响表现。笛子的音色变化事实上非常复杂。例如:俞逊发先生演奏的笛子独奏曲“竹迹”、 已故白台生先生演奏的“青竹青”等。而平时该追求怎样的竹笛音色表现呢?应该是明亮且富有穿透力、放松且华丽的音色,低音域部分音色要深沉、要厚,中音域部分的音色要饱满、扎实、华丽,高音域部分的音色要透明、最忌又暴又噪以又刺耳。 要怎样才能吹出这样的音色呢?

  1、全身要放松,呼吸肌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

  2、颊肌放松,吹笛时切忌鼓腮,唇肌自然闭合,保持适度的松紧。

  3、舌头收起,舌根下压,喉头尽量放松,好象含了颗卤蛋似的,这叫做“含气”。

  4、风门尽量成圆形,由于上下唇关系,自然略成椭圆形,理论上风门口形愈圆愈好。

  5、假想的那一条由风门冲出的空气柱,愈集中成一小束愈好。

  6、笛膜尽可能贴得松些,以高音仍能吹出为原则5如此去调节各个发声部位,得以协调一致,便能求得好音色。

  吹笛子的姿势

  --------------------------------------------------------------------------------

  www.huain.com  2001-10-13

  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

  吹笛子的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重奏、齐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前、一脚稍后。笛尾向右者,左脚稍前;笛尾向左者,右脚稍前)。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腰部要直。胸部自然张开。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不要过分里斜或外闪)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笛尾前后一致。

  在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

  坐式上身与立式相同。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防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

  持笛的方向,即向右方还是向左方持笛的问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这对演奏来说毫无妨害。但从笛子改革,从演卖者兼学多种笛,从参加合奏时求得统一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以向右方持笛为宜。这不是说要把已经习惯于左方持笛的都改过来,而是建议初学者从开始学吹起便形成右方持笛的习惯。本书是按右方持笛讲述,若属左方持笛者,做反向理解。

  持笛按孔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指肚按孔法。即以右手无名指、申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一、二、三孔;右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约第三、四孔之间),小指指尖随附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四、五、六孔,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第六孔与膜孔之间稍偏外侧,距第六孔约一公分左右,小指指尖同样附于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另一种是指尖按孔法。基本方式与指肚按孔法一样,只是左手用指尖按孔。用左手指尖按孔时,手指屈度较大,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则需移至第五、六孔之间的下方内例托笛,食指第三节指肚与指掌关节处斜托于笛身下方外侧。右手手指的按孔和指肚按孔的形式基本相似。

  目前一般多采用指肚按孔法。这种按孔法,手指自然弯曲,肌肉较易放松,尤其适用于滑音、飞指等技巧的演奏。当然,这种优点主要是就常用的曲笛、梆笛、中笛来说的。并不见得在所有笛子上都适用。如选用更长大的曲笛时,由于音孔间的距离相应增宽,采用指肚按孔法,手指就够不上,采用指尖按孔比较适宜。

  吹奏中拇指、小指与下腭相配合,起着一种保持笛身稳定的作用。

  由于手指直接开闭音孔,有可能在音孔上作抹、滑、飞、颤等的技术处理,使笛音细腻多变独具风格。这是我国笛子的一个特征。

相关文章 推荐

竹笛外国名曲《红河谷》陈咏秋笛子曲
人气:76
竹笛乐谱
竹笛外国名曲《红河谷》陈咏秋笛子曲
笛子曲弯弯的月亮介绍
人气:106
竹笛知识
笛子曲弯弯的月亮介绍
笛子流行金曲《流星》中级独奏乐谱
人气:175
竹笛乐谱
笛子流行金曲《流星》中级独奏乐谱
笛子独奏曲《荫中鸟》刘管乐/曲
人气:145
竹笛乐谱
笛子独奏曲《荫中鸟》刘管乐/曲
笛子流行金曲《江湖笑》初级独奏乐谱
人气:161
竹笛乐谱
笛子流行金曲《江湖笑》初级独奏乐谱
竹笛五声音阶练习
人气:126
竹笛乐谱
竹笛五声音阶练习
竹笛谱【红兵场上】
人气:129
竹笛乐谱
竹笛谱【红兵场上】
鬲溪梅令(萧筝)
人气:109
竹笛乐谱
鬲溪梅令(萧筝)
竹笛谱【万物初始之风】彩云国物语 主题曲 平原绫香演唱
人气:363
竹笛乐谱
竹笛谱【万物初始之风】彩云国物语 主题曲 平原绫香演唱
笛子独奏曲《京调》顾冠仁/编曲
人气:105
竹笛乐谱
笛子独奏曲《京调》顾冠仁/编曲
简单易学的竹笛独奏曲《约定》陈小霞 曲
人气:176
竹笛乐谱
简单易学的竹笛独奏曲《约定》陈小霞 曲
笛子初学教学视频,教你如何看简谱
人气:123
竹笛视频教学
笛子初学教学视频,教你如何看简谱
笛子考级练习曲《敖包相会&通福编曲》竹笛三级乐曲谱
人气:295
竹笛乐谱
笛子考级练习曲《敖包相会&通福编曲》竹笛三级乐曲谱
笛子考级练习曲《南泥湾&马可曲》竹笛三级乐曲谱
人气:211
竹笛乐谱
笛子考级练习曲《南泥湾&马可曲》竹笛三级乐曲谱
<strong>G调笛子指法表</strong>
人气:9565
竹笛指法
G调笛子指法表

大家都在看

笛子各调笛子指法

笛子各调笛子指法

a调笛子指法,b调笛子指法,c调笛子指法,d调笛子指法,e调笛子指法,f调笛子指法,g调笛子指法...

竹笛教程 2069 阅读

图解笛子构造 竹笛结构简介

图解笛子构造 竹笛结构简介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

竹笛教程 319 阅读

竹笛演奏技巧之《吐音》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吐音》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吐音》介绍...

竹笛教程 117 阅读

笛子各种音的演奏技巧详解

笛子各种音的演奏技巧详解

笛子倚音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两条横线,用一条弧...

竹笛教程 229 阅读

怎样用竹笛吹好新音乐作品

怎样用竹笛吹好新音乐作品

怎样用竹笛吹好新音乐作品 ...

竹笛教程 170 阅读

<strong><font color='#006600'>笛子吹奏技巧锦集</font></strong>

笛子吹奏技巧锦集

循环换气法 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使气息不间断地进行吹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 约在1957年间,笛...

竹笛教程 2644 阅读

竹笛演奏技巧之《垛音》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垛音》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垛音》介绍...

竹笛教程 152 阅读

一支笛子能吹出几个调?各调的指法如何变化?

一支笛子能吹出几个调?各调的指法如何变化?

每支笛子,至少有六个发音孔和一个筒子音,我们用这七个音旋转变调,就可以吹出七个调来。以曲笛(D调)为例,它旋转变化后,可以吹出D调(小工调)、E调(凡字调)、F调(六字调)、G 调(正宫调)、A调...

竹笛教程 262 阅读

<strong>笛子和音(双音)的练习和运用</strong>

笛子和音(双音)的练习和运用

和音也可称做双音。这里我们所说的和音练习,不是双音笛、双管、双竖笛等所吹奏的双音,而是指在原来的传统笛子上一个音孔练发两个音的吹奏技巧。和音的奏法有两种: 一、泛音和音 这一吹奏技巧,就是要练习能在笛子的第...

竹笛教程 602 阅读

竹笛演奏技巧之《循环换气》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循环换气》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循环换气》介绍...

竹笛教程 179 阅读

竹笛演奏技巧之《指变强弱音》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指变强弱音》介绍

竹笛演奏技巧之《指变强弱音》介绍...

竹笛教程 87 阅读

学习笛子的好处和技巧

学习笛子的好处和技巧

学习笛子可以带来很多好处。首先,笛子可以增加我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笛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构成和结构,提高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此外,学习笛子还有助于提...

竹笛教程 128 阅读

怎么用笛子吹好流行曲呢?

怎么用笛子吹好流行曲呢?

吹过许多流行曲,也向很多演奏家请教过。虽然不是那么精通,但是还是可以为大家简单做些归纳 1.笛子至少要用到三个调 G E C 调 (大小音高都不同) 2.指法 5 2 (最常用的指法) 3.技巧 颤音...

竹笛教程 134 阅读

竹笛学习与演奏之节奏感

竹笛学习与演奏之节奏感

再次重复一下竹笛学习与演奏的九感 乐理范畴的:音感、节奏感(狭义)、节拍感、速度感、强弱感,可统称为旋律感或节奏感(广义)。 练习范畴的:气感、手感、舌感、唇感,亦可统称为自然或统一感。 关于九感,已经...

竹笛教程 116 阅读

怎样运气才能使笛子的音色好听?

怎样运气才能使笛子的音色好听?

运气对于欢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知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但是有些吹奏者不大注意这个问题,结果吹出的音色干巴而不清脆,情绪的变化十分平淡。 掌握正...

竹笛教程 18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