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与思考。对演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做全面、细致、深入的学习,并进行透彻的思考。具体来说,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相关的技术材料,如教程,文章,教学音视频,相关音乐作品等,并对这些材料的质量进行鉴别——摒弃粗制滥造或二手、三手的劣质材料,留下有真知灼见的第一手材料,对初学者来说,可以请老师或有经验的朋友帮忙推荐和鉴别。对鉴别后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思考(参见《根宁说箫“往期重要内容”指南20200622》);
2.实验与验证。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反复进行各种徒手与箫上实验——用实验来验证、修正和深化学习思考的成果。这里所说的,是专门设计用以辅助理解演奏技术本质的实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演奏训练,做这些实验,能有效揭示演奏技术的动觉特征,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体内器官的动觉特征,往往能对演奏者把握技术本质起到拨云见日的关键作用(参见《简单而实用的学箫实验·合集(共17个)》);
3.针对性训练。结合自身情况,最终落实为强度与频度足够的针对性训练上去——惟其如此,对演奏技术本质的把握,才会成为一件迟早发生的大概率事件。在初步领会某种演奏技术的动觉特征后,只有通过强度和频度都足够的针对性训练,才可能让相关肌肉运动方式逐渐内化,最终为演奏者的习惯甚至本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练箫”。不过,如果缺了前两个步骤的工作,演奏者的练习很有可能是盲目甚至错误的——需要提醒的是,演奏者应把前两个步骤的内容,即对技术的学习和思考,以及利用实验揭示动觉特征等,看作是贯彻于乐器学习过程始终的一项工作——当学习出现困难,或技术水平出现反复时,这项工作正是我们用来突破障碍的基础和工具。
下面考察,是哪些错误的方法或习惯,在阻碍着我们把握演奏技术的本质。
1.彻底排斥理性学习。有种说法——因为乐器演奏是实操技艺, “理论太多反而不好”。其实不少教材也透露出这样一种倾向性——以粗略模糊的简短语言对演奏技术进行描述之后,马上接着的,就是一篇篇的练习曲了——这种教学结构,对配备专业教师的学生来说,也许是可行的,因为在专业课上,学生会得到老师充分的言传身教;对不世出的天才来说,也许是可行的,因为天才很少犯错,且具备与生俱来的强大纠错能力——而对于普通学习者,尤其是自学者来说,则是灾难性的。理论(很多时候是‘方法’,而不是理论!)只有正确、全面与否的区别;只有指导意义大小、可操作性强弱的区别,哪有什么理论是“过多”的?缺乏理性学习与思考的基础,训练的正确性和效果将无法保证,是希望渺茫的。顺便说一句,之前提到 “错把方法当做理论”的误区(参见《根宁箫语·第45期·再谈学箫误区·20200627》),多多少少,也是拒绝理性学习的一种表现。
2.过度依赖视觉学习。例如,学习口法时,有的学习者把模仿他人演奏的外部形态,如口型,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学习手段。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对口法本质的理性了解,过度依赖于视觉学习,而忽视了理性学习(材料阅读和理解)和触觉学习(实验)等其他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掌握口法技术的本质,无疑带来了障碍。过度依赖视觉学习的不良习惯,普遍存在于气法、指法、姿势、技巧等其他方面,值得警惕。
3.训练强度频度不够。演奏技术的本质必须通过肌肉运动的内化来体现,缺乏足够强度和频度的针对性训练,这种内化机制是无法实现的。训练的强度,指每次训练的质量与持续时间;而训练的频度,则是指训练的频次和周期性。在乐器学习者当中,所谓“任何问题的答案都是‘练就一个字!’”——这类说法,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不过,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把训练孤立化,上面提到过,训练一定要结合学习和实验,否则难免产生盲目性,而盲目性是练习的大敌;一是要兼顾强度和频度,一曝十寒式的训练在频度方面当然是失败的,而不少学习者的训练内容中,更普遍存在着计划性不够,强度不够的问题。具体来说,想到哪练到哪,容易的,喜欢的,就多练会儿;困难的、不喜欢的,就少练会儿……这样的练法,在强度上当然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