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拉好二胡,仅仅满足于技巧的一般运用是不够的,事实上,技巧运用的成败,在技巧构成的要素上下功夫,这是对的,但是,别忘了,技巧要素,并不是技巧的全部,它的施用,是有条件限制的,这个限制条件,是带有辅助性质的。
二胡的许多技巧,应用的是否得体,辅助条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没有辅助条件的衬托,作为主体的技巧施用效果体现的就未必充分。
以二胡的运弓为例,多数人的注意力往往都会集中在运弓的力度、速度、弓毛的贴弦度、运弓的方向等主要方面。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方面,原则上说是对的,因为这些方面是弓法的构成要素。
但是,仅仅抓住这些要点,弓法就一定会过关吗?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为什么一些人的弓法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对这些技巧应用细节的重视,许多人的二胡拉得不好,不在于技巧构成要素方面,而是输于对某些细节的忽视上。
譬如弓子的停顿问题,有多少人仔细研究过它。
弓子的停顿,其实是个很重要的技巧,许多人的弓法不过关,恰恰输在这个环节上。
弓子的停顿,体现在运弓的许多环节,如推弓、拉弓的结束,推弓与拉弓的转换,内外弦的转换,连顿弓的间歇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运弓的停顿问题。
弓子停顿,是有个方式方法的,例如拉弓结束,在尚未推弓前,是有一个短暂的停顿的,停顿的时间过长,所拉乐曲的流畅性便会遭到破坏。
停顿时收弓不利索,留有尾音,声音的颗粒性便会受到影响。
收弓无力,停顿音便会发虚,声音质地的一致性便不完整,会出现前实后虚的现象。
再如内外弦转换时的停顿。内外弦转换时,弓子也是要有个短暂的停顿的。停顿的时间掌握不好,过长或过短,都会对二胡的发声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的。
一些人之所以拉不好二胡的快弓,特别是涉及到内外弦转换时,往往便处理不好,易出现“撞弦”的现象。所谓“撞弦”,就是弓子在弦上没有做出推与拉的动作,而是通过撞击的形式发出的声音。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好两个音符间的停顿时间,为了跟上节奏,或抢时间,而采取的一种迫不得已的一种方法。殊不知,正是由于两弓间的停顿时间的值没有掌握好,才导致声音质地的改变,二胡发出的声音自然就不好听了。
在拉慢长弓的时候,弓尾音的处理难度还是很大的,许多人的停弓问题都是出在这个环节上。其表现是,在拉弓时,收弓往往是在弓尖处,此时,由于右手对弓子的掌控力减弱,弓尖易出现颤抖,弓毛贴弦力度减弱,声音便发虚、发颤,停顿音显得很不利索。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在强化这个停顿音的质量上下些功夫了。收弓时有个加力动作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个方法,就是在收弓时,突然有个加力动作,这样,便增加了弓毛贴弦的紧密度,运弓的速度与力度由衰减变为增强,声音前后的一致性便有了保证。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收弓在弓尖处时,将弓尖略为抬起,让弓毛不再接触琴弦,让尾音有个戛然而止的动作。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右手要有一个甩腕动作,右手有一个短暂的悬空瞬间。这样,尾音便干净了。
我们在网上观看二胡视频时,会发现许多演奏家在拉弓收尾时,都会有一个突然加力、右手腕猛的高高抬起的动作,这不是作秀,而是出于上述技术上的需要。
可见,弓子的停顿,看似小事,实则是运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原则上讲,停弓强调的是一个稳字,弓毛要像粘在琴筒上一样,既不能左右晃动,也不能前后窜动。只有重视起这个环节,才会有更好的运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