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性,是快弓质感的外在特征。快弓奏出的音符,是快弓的技术产品。时值的均等,是快弓产品规范性、一致性的特点。它是靠左右手对动作时间严格的控制来实现的。不管音程的
高低,无论声音的粗细,每个音符的长短必须保持整齐划一,时值均等,让人听起来感到快
弓的组织是严密的,整洁的,是训练有素的,快弓的每个产品都是符合规定的。第三,音符
的连贯性,是快弓质感的整体特征。快弓是弓弦乐器的产物,必然会体现出弓弦乐器独有的
特点。快弓的发音是弓和弦摩擦的结果,无论是推还是拉,弓与弦始终粘贴在一起,从不分
离。因此奏出的每个音符都是首尾相接,紧密相连,不容有丝毫的间隙。琵琶弹的再快,扬
琴打的再密,每个动作,音符之间总会有间隙。二胡快弓按照旋律的起伏,像流动的水,一
气呵成。综上所述,这就是二胡快弓声音的质感,是区别于其他乐器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
于二胡其他技法的独有的特征。
同属弓弦乐器的小提琴,它的快弓质感与二胡快弓的质感也是不相同的,除去乐器结
构、发声材料、音色的不同,在左右手的演奏技巧上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都形成了它们乐音
不同的质感特点。无指板的二胡在力度的控制上,在换把换弦上,虽然比小提琴更难以掌握,
但也给二胡技法的创新预留了更大的空间。听许可先生演奏的《野蜂飞舞》,那段内弦低音
区的快速的6666,加大了力度,增加了弹性张力,听起来犹如一群野蜂从你面前一闪而过
的感觉。随着旋律高低的起伏,加上强弱的控制,那种频率高低随速度、距离变化的“多普
勒”效应就像发生在你身边。这种如此逼真的声音的质感,只有二胡才能表现出来。
快弓的流动感。快弓造就了音符快速流动的感觉,可以模拟风吹,可以模拟流水。弹
拨乐的连续性,是把一颗颗圆形的珠子穿起来的感觉;快弓的连续性,是把块状颗粒紧密粘
接起来的链条。这种流动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体现了两种乐器音型的不同特征。快弓
的流动性是在快弓颗粒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快弓质感的声音色彩。其弓速越快,流动感
越强,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快弓的这一特点,增强了二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一些有特
色的乐曲,为二胡快弓的流动性特征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例如,《战马奔腾》中大段的快速
的旋律,把一群骏马飞驰、高速运动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用二胡演奏的《野蜂飞舞》,
把一团黄蜂忽远忽近、忽上忽下、翻飞掠过的情景,表现的惟妙惟肖。快弓的流动性特点,
还能够制造出紧张、热烈、恐惧、不安定的气氛。二胡快弓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人
们认为二胡只适合表现忧伤、哀愁的印象,从而提升了二胡的表现力,并推动了二胡高难度
技巧的创新与发展,使二胡的音乐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3.快弓颗粒性形成的要素。前面说过快弓是高难技巧,高在何处,难在那里,笔者认
为快弓的高难主要在于颗粒性。尽管出弓利索,声音饱满,按弦灵活,但是不具有颗粒性,
就缺乏快弓的质感,就不能成其为高质量的快弓。颗粒性的形成,至少有三个要素。其一是
擦弦度。弓毛要紧紧咬住琴弦,像粘在琴弦上,才能增大摩擦力。只有这样,发出的声音才
会结实、硬朗、清晰。这是形成颗粒性的先决条件。有些人拉快弓声音不实不硬,没有音头
的感觉,因而没有颗粒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擦弦力度不够。内弦与外弦的擦弦度也应保持一
致,发出的声音不应有力度的差异。有时需要轻巧的快弓,但擦弦的原则不能变,颗粒性的
感觉不能变。可以把擦弦点从中弓向弓尖方向移动,加强右手对运弓的控制。其二是两手的
配合十分关键。除右手的运弓,左手对颗粒性的形成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称快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