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二胡>二胡知识>

二胡蟒皮概论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3-05-27  
⊙名稱
蚺/蟒
蚺與蟒是相同的,在大陸及台灣俗稱蟒,在聯合國的保育名冊中稱為蚺,亞洲被列為保育類的蟒就稱為印度蚺蛇. 
森/水蚺
現在大陸用的蟒皮都是自雲南邊貿市場走私進來的,這種蟒屬於森蚺,是明令禁止補獵的,許多國家有另一種水蚺,這種蚺皮北京饒陽廠有試用過,效果不佳,其他如廣西的水蚺經我試用證明其皮質太腐,密度太低,不宜使用,所以二胡用皮以森蚺為佳.
⊙生態
森蚺生長於熱帶雨林之中,一胎可生下百條以上小蟒,只有小時會有天敵,基本上只要熱帶雨林不被砍伐,是無需擔心蟒被抓光的.
⊙法令
合法的蟒皮要有CITES文件,由輸出國以產量過大,自然死亡,經濟因素…等種種原因開出,但數量會有所管制及收取不低的稅金,在台灣的保育法令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執行與否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有此文件很重要. 

※皮質
⊙特性
每一種蟒皮質特性不同,就算同種,不同條的皮質也不會相同,再加上還有每條蟒的體質,補獲的時間季節,剝皮的時機,年齡,雌雄等個別因素,所以每張皮都會有其個別的音質特色,因此用心的治琴師必需對蟒皮有絕對的了解.
⊙皮色
蟒皮的顏色所代表的是蟒蛇的種類,我見過的有綠色,金黃色,黃黑色,棕灰色,黯紅色,黑白色....等很多種,所以顏色只是一種蟒皮特性的外觀區分,當然對音色有很明顯的影響,因為每種皮的特性都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密度,張力強度,彈性,厚度都有不同,也各有其優缺點,所以想要什麼音色表現的琴,優先要考慮的就是蟒皮的種類特性,而且並非所有蟒皮都好用作二胡,有很多是不能用的,故專業的治琴師對皮的認識必須要非常清楚,而且不只一種皮.
⊙光澤
第二點大家說得比較多,就是有關皮質的"色澤",簡單的說,蟒皮俱有豐富的油質,就會有較好的彈性,而豐富的油質所表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就是鮮豔明亮.(不管牠是何種顏色的皮).
⊙蛇場
台南的蛇場我前幾年去過,大部分養眼鏡蛇,蟒蛇只養幾條,以蛇場老闆所言,可能成本會非常高,因為成長的年份太久
⊙黃蟒
黃蟒就是印度蚺蛇,是明確屬於保育類動物,這種皮偏薄,但是彈性特佳,張力較差,密度偏低,蒙皮工作簡單,如果作傳統蘇州琴,則效果最佳,但缺點就是聲音結實度不佳,高音把位表現不佳,音色往往會有厚而無力的遺憾,並非是最適合現在之二胡要求,但是特色無可否認.
⊙差異
說到皮的性質,我選過的皮不下千條,但是很有趣的是你找不到相同的,祇能找到接近的,且差距很大,無法用同一種標準去製作,也就是說皮會很嚴重的影響音質,再者,皮的處理也會很嚴重的影響音質. 

※分等 
⊙精華
一整條健康的好蟒皮,最好用的只有5~7張皮,可稱得上是特級皮,每張13CM,也就是自蟒尾端肛門往頭部算起1M以內,只會少不會多,越往頭部皮越薄,密度越差,質量也越差,至於這七張皮哪幾張才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依治琴師而定,其中之精選約有3~4張,事實上也有一部分治琴師更習慣第七張以外的,這是處理蟒皮的方法不同,當然如前所述也關係到治琴師用皮的習慣性.
⊙難度
第1.2.3張皮處理難度是比較高的,有一說第1~4張是精選,另一說第4~6張或3~5張最好,而這其中的關鍵問題就是蟒皮的彈性與密度關係,一個初入門的治琴師會比較喜歡彈性好,密度差點的皮,當功力越深厚,則會選擇密度偏高的皮,這種皮的處理技巧較高,能表現的音色也較具POWER,當然用的人也較少.

※條件
⊙好皮
好蟒皮的條件,依我的要求,有一.密度偏高,張力強度偏大.二.彈性要好,色澤鮮豔.三.厚薄適中,可以偏厚.這只是基本要求,要達到這三項要求,需要很多條件配合,及很豐富的專業知識,選皮是治琴師的第二課,另外有一部份人深信鱗片越大越好,這不是絕對的,主要重點還是厚度,彈性,張力之間的關係.
⊙好琴
論好琴的條件,好蟒皮好技術是必需的先天條件,以達到厚實明亮的治琴要求,如一.厚---指聲音的渾厚度,主要原因是皮在相當條件的厚度下,一把琴音色要有厚 
度,先天條件是皮不能過薄,後天條件是皮不能蒙太緊.
二.實---指聲音的結實度與穿透力,其關鍵在皮的密度及張力強度,按大陸治琴師
選皮的習慣這點很容易被疏忽,所以大陸琴要挑一把聲音厚的容易,要挑一把聲
音,實的難度比較高.
三.明---指聲音的純淨度,透明度.
四.亮,指聲音的亮度,皮越薄,蒙得越緊,聲音越亮.
以上二三四點都關忽蒙皮的技術要求.

※穿透力
⊙壓力
穿透力及音量就如用水管噴水的狀況,當水管頭不用手加壓時,水的流量感覺很大,但是噴得不遠,反之用手將水管頭掐住使其開口減少一半或是2/3時,你會發現水噴得有十數倍的遠,道理即在此,實際上小提琴的音量並沒比二胡大多少,但是穿透力卻大多了,所以傳得很遠.
⊙影響因素
至於影響二胡的穿透力的因素,我認為有
一. 音窗的遮敝比率及設計形狀
前者關係音色及傳遠,後者是傳遠性的主要因素. 
二. 琴筒內部設計 
如何讓琴筒的設計及製作能達到琴筒振動的最佳效果.
三. 蟒皮的張力
非常重要的就是蟒皮的張力強度要大到適中,此處的張力強度與張玉明的張力不同,純屬琴皮的本質,因為張力強度越大,表現出來的穿透力越強,但是琴也越重拉,基本功若不夠,則拉不出來該有的音色,也往往被誤認琴不好,我有幾位友人手中的琴原先就是別人挑剩的,最後確表現很好,原因在此,但你不可佼倖,因為為了討好一般人,現在的治琴師都會做好拉的琴而不是好琴,而且這種判斷需要很專業. 

※皮震
⊙密度
高密度的蟒皮可製作出較高品質的琴,密度偏高的皮一般厚度也都偏厚(皮厚不一定密度高),此種皮以傳統方法製作,則琴皮震動不易,聲音不易奏出來,過於重拉,如果治琴師不會處理這種皮,而導致震動不佳,那就會歸咎於是皮的問題. 
⊙新技術
現在我已開發出新的製作方法可以將這種皮處理成震動佳且好拉輕拉,可保留應有特色,目前此方法尚未命名,已有成功作品,現在大陸的治琴師還不會這種技術,選好拉的琴很重要,但是若皮太薄則不可取,因為直接影響到音色表現.
⊙訓練/養琴
琴是越拉越開.因素有二,第一.重拉的琴可以在拉奏的過程中,無形中訓練你的基本功.久了之後自然你就會覺得琴並沒有之前那麼重拉,這是因為你進步的關係.第二.皮的震動久了之後會比較柔軟,無形中彈性係數提高,僵硬的感覺減少了,自然就比較輕拉.
⊙觀念
但是一個觀念,重拉的琴只會相對的比較輕拉,不可能變得很輕拉,所以有心走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擁有一把練功琴,以增強功力. 
⊙彈性
一般而言,皮越薄,密度越低,彈性越好,而薄的皮聲音易大聲,沒有力度,聲音易散,有的樂友很重視音量大小,其實音傳得遠比大聲重要才是.而蟒皮彈性,會影響聲音是否太直接,無共鳴,例如某製琴師蒙的紫檀琴,選皮習慣用比較老的蟒,這種蟒的視覺效果非常好,但因為過於僵硬,所以音色偏硬無彈性,也就是很大聲但是不柔美.

※蟒齡
⊙老蟒
太老的蟒皮並不適合作琴,也就是生長年份越久的蟒蛇不宜治琴,原因是皮老必然會僵硬,對音色不利,我之前見過幾把某製琴師的琴都有如此之缺憾,而且明顯可以看出他也知道這個缺點,所以很刻意的將皮削得很薄,結果聲音更無厚度,所以過老的皮實在不宜製作二胡,但是中胡倒是可以考慮
⊙視效
老蟒皮可以滿足視覺的效果,因為鱗片大,皮色泛深黃,確是美觀有看頭,但是音色卻會僵硬,直接,無彈性.
⊙脫皮
脫皮前後無關老與不老,有一個嚴格要求:脫皮前後的蟒皮不宜製作高級琴,因為脫皮前皮質組織不夠結實,脫皮後皮質太脆弱,製作時無法達到製作要求.
⊙時效
取皮時間若離死亡過久,則皮質會腐爛不適宜製作二胡.
⊙年齡
關於蛇齡的影響,沒有確定的答案,王師父說過15年為佳.我認為與品種及生長環境有關,所以總合的說5-15年均可以考慮,但是有其特殊條件,有些蟒若超過10年則實在太老又太大了,有些則不然.

※厚皮
⊙厚度
用皮的厚度經觀察沒有北京或南方的差別,主要依治琴師當時拿到的皮而定,比較早期的琴,厚皮的琴都較不受歡迎,現在有十年前留下來皮偏厚的琴(經高手持續使用),如今音色都不得了. 
⊙處理
皮太厚又鬆掉,所以聲音發悶,無法挽救,這一點我在製作過程中曾有體會,在蒙好皮之後會鬆皮的原因,主要是琴筒不乾燥所致,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皮沒有"處理好",尤其是越厚的皮越有此現象,但不代表厚皮就一定有此現象,主要還是製作師處理皮的技術要求問題,要得到厚實的二胡音色,選擇一張偏厚的皮是必須要的條件,但是厚皮處理起來確是不易,聲音堅硬,發悶,重拉音量小,都是它的致命傷


※壽命
⊙十數年
我曾看過的琴之中,一張皮用得最久的已有約15年了,但是音色仍然突出.所以一張好皮,一把好琴加上一個嚴謹的治琴師,一把琴用上十幾年應該沒有問題.
⊙褪色
皮用`久`了顏色會不會變淡,按一般正規的處理應該不會有此現象,有幾位治琴師在處理皮時會把某種溶劑加多了,這樣一來皮色確實會變淡.
※養琴
⊙養馴
一張按正規的方法蒙的皮,應該是使用越久音色表現越突出,因為皮經過長時間的規律震動及皮質退性之後,其音色表現絕非任何新琴所能比擬.
⊙代價
不只二胡如此,任何有響板,響皮或是木質結構的中西樂器均是如此,也就是要得到好琴沒有速成的方法,只有用時間慢慢培養,所以老琴的價值很難用金錢衡量.

※蒙皮 
⊙步驟
蟒皮怎麼蒙,這是最高機密,大陸的製琴師絕不讓人參觀,蒙皮區分幾個步驟:
一.選皮(極重要)
二.處理(極機密).
四. 套皮(各家不同).
五. 蒙皮(理念的結果).
而且這個說來話長,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節就是"匹配"問題.所以說它是藝術也是技術. 
⊙保養
蟒皮並沒有作防腐的處理,所以琴要好好的保管.皮不可長期受潮.否則會被老鼠或蟑螂或蟲咬,處理的過程中有浸泡藥水,處理皮面,乾縮等,這些統稱套皮.

※軟化
⊙琴筒乾縮
讓皮快速軟化下來依我的經驗有幾個要點:一.加速琴筒的乾縮,讓琴筒處在於一個高溫的環境中約2-7日,約40-60度c(時間長度視琴的狀況而定,要很小心,因為過火了以後太軟就無救了).
⊙燙皮
二.加速皮的軟化效果,最直接最快的方法就是燙皮,燙皮的做法:將琴筒拆下來,把臘塗在蟒皮之上,然後利用電熨斗燙蟒皮,燙好之後用布將蟒皮上的臘擦乾淨,不要讓過多的臘遺留在皮上,此時蟒皮會比原先更緊,但是一日之後就會軟化下來,比原來的緊度軟一點,這也就是有人會誤以為加熱過的蟒皮會有改善塌皮的缺點,實際上只是短暫的現象而已,情況會更嚴重,如果一次改善的效果未達理想,可以再試幾次.
⊙偏方
但是必須強調的是這些方法只是偏方,對音色的提昇或是琴的潛力發揮都不具正面的效果,甚至有負面的的影響,使用者必須自行抉擇,最正確的做法還是乖乖的慢慢磨,慢慢拉開琴皮,還有以上的兩種方法在處理時要很小心,因為很容易搞壞了.
⊙禁忌
不要用油或是其他的溶液滴在皮的背面,原因是有些溶液無法在短暫的時間內乾燥或是揮發,而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乾燥的溶液對皮的軟化並無明顯功效,不能揮發的溶液如油質,則只是因為皮吸入油質增加水分而軟化,但是在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容易聲音變悶而無法解救.
⊙新料白酸枝
如果新琴是紅木琴,一般紅木琴材料並不乾燥,所以皮蒙緊一點是正確的做法,只要等一段時間約三個月至六個月時間當木材乾縮之後皮就會軟下來.

※狼/雜音
⊙不均勻
二胡狼音或雜音的產生我一直認為主要關鍵在於皮蒙得不均勻所致,當一把琴皮蒙得很均勻時,就不會有狼音及雜音.
⊙新琴新弦
除非是新蒙好又剛裝新弦,是弦的雜音,但是這個弦造成的雜音2-3日內就會消除.
⊙皮軟化
也有一些新琴有狼音,一年半載後狼音不見了,這種現像是因為皮軟下來所致.
⊙考驗
一把琴沒有雜音與狼音(也就是聲音乾淨)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此要求對一個製作師而言卻也是最嚴酷的考驗,其中關係到的是蒙皮的技術問題,事實上許多的大陸琴並無法達到此要求,消除雜音與狼音確實在市面上是很難看到,應該說真的可以做到很好幾乎沒有的階段.
⊙最低要求
關於減少雜音的問題,祇能從買琴時要求,一把正常的琴不論其價位多少,無雜音是最基礎的要求,除非此琴是剛做好未超過7日及琴弦剛裝好未超過3日.

※燙皮
⊙上臘
上海及蘇州琴幾乎全部的新琴都上臘燙皮,上臘是因為燙皮之必要動作,否則不上臘而燙皮會傷害到皮面.
⊙作用
至於燙皮的作用我的看法是:
一. 美觀.因為燙皮之後,皮面會顯得明亮,且鱗片毛腳會捲縮起來.
二. 可能減少雜音之產生,未燙皮的鱗片毛腳若過長可能會產生極細微的雜音.
三. 軟化的作用,因為經過漲縮的作用之後,皮會鬆一點,但是對於音色的極致表現,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影響,關於這一點尚需要好好的研究.

※換皮
⊙治琴師想法
關於二胡換皮的時間,經費,品質的問題,這三者均有連帶關係,價格需視情況而定,而換皮的等級是按琴的材料等級而定的,不是隨琴主要求,好皮難求,只有好琴材才能配好皮,再者需要的蒙皮時間則有3.7.14.90.180天不等,這是因為施工方法與技術要求不同的原因,90-180天是因處理皮的需要,而實際上這些皮平日就必須處理好了,最後是品質的問題,需要求溝通清楚需求特性,如琴主所在環境的溼度,拉琴習慣,音質需求,最好是能當面看到琴主拉琴.如此就能掌握,因為每個人對音色的優略理解不同,這中間有相當的主觀意見,如果資料的獲得不詳,則最低的保證是音色乾淨無雜音,偏好拉.
⊙確定
當琴皮初步蒙上,通常會請琴主試奏,檢視音色音質及拉起來的琴感是否和自身契合,在確定之前,琴主仍可將琴帶回拉奏等待新琴穩定,以作最後的音色音質的確認,然後才進入最後的完工處理
⊙服務
以上是一個琴主和治琴師之間溝通,施工,確認的完整流程,通過這個流程琴主可以得到尋求自己想要的音色音質的服務,對治琴師而言也有一個判斷匹配要素,選皮,施工的清楚方向.

※錯誤觀念
⊙透明
用燈光照射皮的背面不是很透明並非表示皮厚,而是表示皮有拉開,這個觀點非常多的人都錯了,相反的皮若沒拉開就會有透明的現象,這種琴皮蒙的技術有問題而不表示其薄. (若能親眼看過尚未拉開的透明厚蟒皮,就會有印象深刻的認知.)

※原皮重蒙
⊙可行性
我認為舊皮原琴重蒙並非不可行,它需要一些裝備,而且若能將皮的鬆緊調適適當,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這一點難度很高.
⊙往例
以往有不少原皮重蒙而導致琴皮緊繃到達極限,琴音尖銳如高胡的例子,這是失敗之作的結果,造成的原因是治琴師不懂或技術不到,而這樣的琴皮已不可能再軟化下來了,解決的方法只有選擇有經驗的治琴師換皮一途.

※替代蟒皮
⊙皮
關於以其他替代品取代蟒皮的努力,我曾試用過一種黃河產的魚皮,生牛皮,熟豬皮,羊皮,結論是音質很不同,但不是不能做,曾想要用鱷魚皮,因為覺得鱷魚皮的皮質應該最接近莽皮,但是大鱷魚皮有很大的角質,無法使用,小鱷魚皮則似乎偏小,無法使用.
⊙板
另外試過用高胡,中胡將皮換上梧桐板,其實效果很好,只是音質不同,是另一種樂器音色,皮的音質目前仍無法被取代,梧桐板當拉弦類的音響板是一個值得開發的項目,事實上整個音色表現很突出,據知大陸有人以梧桐板響板製作屬中國特色的低音及倍低音樂器,希望有一天能成功取代大提琴及貝斯.

※溼度
⊙範圍
溼度65%以內,一般的琴應該不會有受潮的現象,如果在此範圍內琴還有受潮的感覺,有可能是皮塌了,如果證實確已塌皮,則換皮是最好的方法.
⊙限度
溼度對琴的影響很大,一般而言,要達到最好的音色效果,我認為一把琴承受的溼度範圍最好不要超過20%.

※更換音色
⊙可以改變
琴的音色是可以改變的,以目前的方便性是可以考慮不必強迫自己去接受不喜歡的聲音,我認為琴不一定要到壞了或不能拉了才換皮,只要琴主想要換音色音質就可以,但提琴卻無法如此,這是胡琴的方便之處.
⊙謹慎考慮
不管木身等級如何,換皮之後一定會更好,但前提是尋得的治琴師及皮的好壞都要謹慎,例如送回北京蒙皮,要特別慎重考慮,他們蒙皮的習慣是否能達到琴主的要求,我持懷疑態度,所以如決定要換皮,那麼寧可要求其送往蘇州,並要求找到老師傅,最好60歲以上的老師傅為妙,有幾個名子:蔣柏松.劉錫浩.呂偉康.周云銓.
⊙好皮
換皮是大事,一把琴的成本,木工材料做工佔一半,另一半就是蒙皮選皮,不可不慎,應該注意的地方很多,一般換皮的琴,大陸製作師是不會選用好皮給琴主換的,因為好皮真的不多,加上好皮製作一把琴換來的經濟價值較高,所以除非你願意支付較高額的費用,否則拿不到好皮.
⊙技術水平
再來就是選擇換皮的製作師很重要,大陸現在出現太多新一代的治琴師,但是很多技術不是很成熟,縱有好皮也無用武之地.
⊙訂製
另外琴主要將要求說得很清楚,希望何種音色,演奏基本功力狀況如何等,越詳細越好,還有要的是一把好琴還是一把適合的琴,這很重要,要先想清楚,事實上好琴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是好的治琴師可以做得出適合演奏者的琴,這就是訂製的觀念. 

※規格
⊙匹配
琴筒與蟒皮的匹配是有標準規格的,匹配的重點是前開口之大小,皮薄開口小,皮厚開口大,前開口尺寸大小與莽皮的搭配,直接影響的是基礎音色的表現,這裡需要專業及豐富的經驗,琴筒的內容積大小,關係到音色,蟒皮的厚薄要考慮到它.
⊙標準 
皮的厚度並無一定的絕對標準,它必須依琴筒的大小及皮震動的有效面積大小還有對音色要求的不同及皮的性質而定,若以現行的琴筒,最寬92mm而言,傳統大陸用皮會選擇0.5-0.6mm上下為主,我的習慣會選再厚點,但是整個處理的過程就與大陸有所不同了.

※弦壓
⊙鬆皮
好的製琴師會將皮處理得極為不易鬆掉,除非是蒙皮者技術有問題或是琴筒材料未乾,才會造成皮鬆動,也就是說正規的製琴蒙皮,皮不會因為弦的壓力而塌陷.
⊙判定
皮會下陷(到某一程度),不一定就是塌皮,有可能是皮的彈性特別好所致,有經驗的治琴師會有一套正確判斷的標準,曾有一例:有一把音色極好的琴,皮的彈性特好,下陷程度已過二分之一琴碼,但這是不必換皮的,經驗不足或判定方法水平不到都有可能誤判,將之換皮而毀掉一把好琴. 

相关文章 推荐

二胡谱【世界多美丽】
人气:92
二胡乐谱
二胡谱【世界多美丽】
傅华根:二胡换把中的注意事项
人气:79
二胡教程
傅华根:二胡换把中的注意事项
拉骆驼
人气:166
二胡乐谱
拉骆驼
二胡基础练习曲三百首【“63”练习】简谱版
人气:297
二胡乐谱
二胡基础练习曲三百首【“63”练习】简谱版
二胡谱【鲜花满月楼】
人气:201
二胡乐谱
二胡谱【鲜花满月楼】
二胡演奏世界名曲100首052【加洛普舞曲】赵寒阳选编
人气:218
二胡乐谱
二胡演奏世界名曲100首052【加洛普舞曲】赵寒阳选编
二胡谱【毛主席的光辉照草原】
人气:88
二胡乐谱
二胡谱【毛主席的光辉照草原】
二胡谱【长相依】
人气:458
二胡乐谱
二胡谱【长相依】
A的随想
人气:63
二胡乐谱
A的随想
陈敏二胡曲天上的风简介
人气:225
二胡知识
陈敏二胡曲天上的风简介
二胡谱【八板变奏曲】
人气:203
二胡乐谱
二胡谱【八板变奏曲】
二胡谱【忘记他】
人气:104
二胡乐谱
二胡谱【忘记他】
业余二胡考级五级乐曲《D调溜手曲》张韶曲
人气:130
二胡乐谱
业余二胡考级五级乐曲《D调溜手曲》张韶曲
二胡乐谱《只盼着深山出太阳》附演奏要求
人气:96
二胡乐谱
二胡乐谱《只盼着深山出太阳》附演奏要求
二胡谱【火车开了】
人气:122
二胡乐谱
二胡谱【火车开了】

大家都在看

陈坤鹏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介绍

陈坤鹏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介绍

陈坤鹏,男,1961年出生,自幼随父学习粤胡演奏,1979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二胡演奏专业,师从二胡教育家黄其度教授。1983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同时师从音乐教育家杨秀昭教授从事广西少数民族乐器...

二胡知识 79 阅读

《二泉映月》之残缺美

《二泉映月》之残缺美

残缺与美的关联使人们很自然的想到断臂维纳斯。尽管维纳斯是残缺的,断了一只手臂,仍凝聚了人体形象美的魅力,人体由于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①它即表现出了对健康、匀称、和谐充满活力的...

二胡知识 168 阅读

试论二胡的揉弦

试论二胡的揉弦

二胡的揉弦从其重要性方面来说,基于以下几点: (1)揉弦的应用使不同的演奏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它就象每个人的嗓音具有不同的频率一样,可以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便知是某人在奏琴; (2)揉弦以多样方法而表现出...

二胡知识 185 阅读

日月阴阳调和的二胡知识

日月阴阳调和的二胡知识

天有日月,地有山水,人分男女,万物皆有阴阳。阴阳造就了世界,阴阳造就了刚柔和谐的社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刚柔相济,相辅相承。依照传统文化的分类标准,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其音色更多地表现...

二胡知识 158 阅读

闵惠芬眼中的刘天华

闵惠芬眼中的刘天华

1927年,一位民族音乐的伟人如是说:音乐对于人类有绝大的功用,这是无论什么人不能不承认的。我国近来最没有长进的学问要算音乐了,虽然现在也有人在那里学着西人弹琴唱歌,大多还是贵族式的(可还只是少数人弄的...

二胡知识 101 阅读

陈敏二胡曲天上的风简介

陈敏二胡曲天上的风简介

于日本脱颖而出的二胡演奏家陈敏,祖籍浙江嵊州甘霖,在上海接受音乐教育。1991年赴日留学,毕业于共立女子大学后,开始二胡演奏生涯。2001年,与东芝EMI签约之后,每年推出一张CD,张张热销。陈敏的最大特点,是以...

二胡知识 225 阅读

二胡演奏家王晓南介绍

二胡演奏家王晓南介绍

二胡演奏家王晓南:世界著名的华人艺术家,当代二胡演奏家。 晓南二胡演奏技巧精工娴熟,婉转细腻却不失大气,阴阳协和,与其他音乐元素搭配完美无缺,是中国传统音乐现代化改造的极为成功的先锋人物,同时,针对传...

二胡知识 225 阅读

二胡曲光明行介绍

二胡曲光明行介绍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 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家。 1895年2月4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1909年在常州...

二胡知识 155 阅读

四胡简介

四胡简介

乐器概述 四胡,拉弦乐器。又称四弦、二夹弦。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天...

二胡知识 217 阅读

二胡的右手功能有哪些?

二胡的右手功能有哪些?

右手功能 持弓、拉推弓、抛弓、大击弓、拨弦 音色主要影响因子 角度:90度、45度 弓速v.s.弓压 音腔 其他:木质、弦好坏、适当的琴马、千金种类与位置、消音垫片材质 长弓练习 持弓与角度要正...

二胡知识 86 阅读

信手拈来皆成曲 ——谈孙文明二胡艺术的当代意义

信手拈来皆成曲 ——谈孙文明二胡艺术的当代意义

已有关于二胡艺术发展的文献中,关于民间音乐家研究的部分,除了盲人音乐家阿炳(18931950)一人之外,其他的可谓少之又少。众所周知,在本世纪初,刘天华(18951932)将二胡艺术纳入了专业...

二胡知识 221 阅读

二胡演奏技法中的混乱现象与解决

二胡演奏技法中的混乱现象与解决

二胡是一件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然而,它发展的比较缓慢,到二十世纪初,由于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的介入和身体力行,才使二胡的发展速度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建国后的几十年来,给二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半...

二胡知识 169 阅读

二胡左手训练的科学方法

二胡左手训练的科学方法

【刘长福 著名二胡演奏家、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内地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二胡演奏家。创作并发表了大量有训练价值的练习曲和有鲜明音乐风格的...

二胡知识 189 阅读

机械圈压鞔皮和手工鞔皮详解

机械圈压鞔皮和手工鞔皮详解

鞔皮是制作二胡最重要的工序,鞔制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二胡的音色.二胡分两种鞔制方法:一为机械圈压鞔皮,二为手工鞔皮,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两种鞔制方法的特点: 机械圈压鞔皮 机械鞔皮适用于中低档次的二胡,此...

二胡知识 195 阅读

高胡的歷史

高胡的歷史

高胡是20世紀20年代在二胡的基礎上改革而成, 是廣東音樂的主奏樂器。 高胡:高音二胡的簡稱,即廣東音樂中使用的粵胡,在廣東也稱爲二胡或二弦。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二胡改革而成。它的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

二胡知识 28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