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变奏曲》常被音乐界认为是巴赫的“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虽然他从未确切说明过这点。这套练习曲规模宏大,第一卷包括了全部六首帕蒂塔,第二卷包括“意大利协奏曲”和“法国序曲”,第三卷则是管风琴圣咏的变奏曲。在这些作品里面,法国序曲的特征随处可见:比如D大调第四帕蒂塔的开篇;第二卷中的同名着作自不用说;然后是第三卷为管风琴所作的降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而在《哥德堡变奏曲》里,十六变奏同样如此。此曲以雍容典雅的隆重气氛拉开了《哥德堡》的后半部分。她分为两段:首先是宏大的连续音阶,辉煌的颤音以及剧烈的节奏——直至进行到16小节的主导调式;反复后是更加快速的的赋格段。这里的音乐织体尽管清楚透明但依然十分管弦乐化,我们有两个3/8拍的迅捷小节,每个小节都采用最初的和声。
克劳迪·阿劳 (Claudio Arrau):智利钢琴家。1903年2月6日出生于奇廉(Chillan)。母亲是一位业余钢琴家。阿劳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4岁时就能视奏弹出贝多芬奏鸣曲的一个乐章。5岁时举行了第一次独奏会,先后在奇廉与圣地亚哥登台演出。8岁在圣地亚哥正式登台举行独奏会。两年后智利政府为他提供出国学习的费用,他得以在柏林随施特恩音乐学院教授克劳泽(Martin Krause)学习。在此期间先后获伊巴赫奖和霍兰德奖。1914年在柏林举办了首演音乐会,从此开始演奏生涯。此后在德国和北欧巡回演出,获得了一系列比赛大奖,并与尼基什、富特文格勒等知名指挥家合作过。这使他蜚声乐坛,被誉为神童。1921年起,在南美、英国、北美等地演出。1925年受聘为施特恩音乐学院教授,执教一直到1940年。1927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此后在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包括苏联、柏林、墨西哥城和圣地亚哥。1940年在圣地亚哥创建了一所钢琴学校。1941年定居纽约,从事演奏及教学。1947年起先后到奥地利、南非、以色列、印度、日本、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旅行演奏,誉满全球。1965年、1968年、1972年访问亚洲。1979年获美国籍,但同时保留了智利籍。1991年6月9日逝世于奥地利。阿劳多年接受德奥正统教育,演奏带有浓厚的德国风格,纯正严谨,含蓄内在,并融入个人深刻的理解和情感,尽可能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在此基础上让想象力升华和飞跃。他擅长贝多芬作品,特别是表现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