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文化之承传流失、超越
苦 草
歷代古琴界大部份以承傳模式來進行、學徒掌握了技巧、風格和感知學習、再續 “讀書”, “苦諫”自修、創造更上層次的古琴境界。故有名師出高徒、亦有超越的情況。但什么時代的承傳發展也都會見有浮与沉的曲線。
一、人為因素的流失
社會發展迅速已改變了人們的心態、換言之、人類也很自然的為适應這個社會、也時時刻刻都作了思想和心態的調整。也因此面對古琴音樂、縱然是多么欣賞老琴家的琴韻、也學不來。即便是模仿得如此標準、也還是少了那個 “味”。這是必然性的現像、老琴家處境和經歷是后輩無法体悟、往往也只是通過意識形態的了解、再以幻想來取代之、所撫之韻就不同。
因此后輩學琴或教導后生的時候、居于心態、經歷和不同的背景、往往會造成流失現象。最終只做到把技術轉移到后輩、而琴韻那部份确是以模仿形態來作處理、也因此越彈越喪志沒趣、也沒人听、倒頭來還是老琴家比較好(不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
琴人學完了基本的技巧或琴曲后、當從內觀去体悟自己所能發揮的情感、且先了解自已的人生經歷、人生觀后、學習運用自已情感与技巧達到一致的配合。有者喜追求“無我”、“無為而為”,“高古淡遠” 的上乘心態去彈它,即使是自覺性感覺良好、可旁人聽了是如何?有沒有像管老前輩的琴韻?是否是功夫技巧不足?或還有其他原因?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這人學佛后、越學越像佛”—— 沒了自己!
另一方面現代有誰聽過伯牙、孔子、司馬相如、蘇武等古人的琴韻?自從社會有了錄音這么一件事、所幸將查阜西、管平湖、吳景略等前輩的琴聲保留下來。這意味著我們后學者只以這一代錄音來作開始的比較。比較略优時實際上除了個人喜好之音外、往往也受“先入為主”觀念牽著走。大部份人都會覺得高古之音莫非某某前輩、假設司馬相如在天堂上与查老前輩相遇雅集、彼此間能產生共鳴嗎?
故心境是不可能模仿、琴韻是無法模仿的。真正要達到超越或突破模仿的程度、就須從自已的內心、對自己的認識和生活、來學習感受体悟。要彈出高古淡遠的心態、實際上是琴人在其生活歷程中体悟出來。沒那個命又哪來那個“悟”?
a. 應社會心態教導:
有者常言浮燥不安的社會里更需要這另一類宁靜淡雅的琴音來起到調節作用、 然而不順應社會心態來采用适合方式來傳授,而一味提昌個人崇拜觀點、仿古模式及承我風格、那造成的何止是流失之弊。況且產生一种虛假的古琴文人面貌、那算得上承傳?古人能左琴右書、今人能否?想必是有一定的局限、甚致要待退休年齡才能全心左琴右書。
b. 琴師的態度:
l. 求師不得反套個“拜師道德”之罪人亦常見
由於古琴目前的現狀, 是不為人全知的文化。對於某某地方、某某琴家的資訊則更難得到。新手除了從各方面尋問外目的就為了拜師。抱著 “學藝最怕拜錯師”的心態、新手必會問個究境所以然來, 哪怕是琴師的資歷、身份為人、學費教法、派別風格等。 目前的名師能數出來的也就幾個, 何以新手求個了解也會讓人辱罵、競以為他人為圖名气?即使為圖名气而來、他也不致於拜錯師、難道當今世道的名琴家不足份量教他?諾談到人為修養,即使這人無修養、再怎么有份量的老師那怕也培養不出他來。辱罵新手、恐怕不是在眩耀個人的 “修養”有道呼?這種行為對古琴界不會有好處、反而把有心人趕走。
2. 對自學者另有目光來對待
古琴有一套獨特的承傳方式、也因此“名家”的承傳也存在著一定的意義、即其內容和技術, 包括其教學法。故求名師學琴也是一個學習值量的保障。
世道人為、有名气是否好壞則為見仁見智的問題。居於以上所述、往往會產生一種偏見、會有部份琴者瞧不起自學者, 并帶有不愿与其人交流的心態, 熟不知自學者也有超越成就呼?古琴不是修身之器嗎?怎么來到自學者面前就不管用了呢?
3. 喪志的心態面對社會
有學琴者獨喜宁靜、喜与賢人相處、喜獨居、喜遠离塵世的心態來居住在大城市里、以非其友不友的心態閉門自賞、實際上所表現的就是消极、沒信心、喪志心態來看社會。筆者認為學了古琴應當更是鼓舞自己的人生–因為只要你認識它、應用它、它就是一個現代人生很好的“充電器”(最基本)、其次再談更深一層的形而上、境等。如此一來才能看得出古琴是修身之器、而不致產生喪志心態的琴人為用吧!
4. 技巧承傳的重要性
技巧的基楚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份、尤其是右手的基本勾挑抹等的力度和姿势。左手按弦的力度要求更要嚴格。琴人彈琴的姿態也是必需要求正确。曾見彈琴手舞足蹈之態、讓人看了很怪、是否為師之過,或徒之劣。無論如何、适當的體態表達尚可、過華的感覺就 “走樣”, “變質”。
從琴學教導角度而言、琴師主動性的不段更正、嚴格要求學徒是對保留及承傳古琴文化极為重要的一環。且要意識到札實的技巧承傳是作為不變的基楚保障、更能使之超越。如諾只注重教導意識形態的感知、將技巧值一旁、倒不如教他學听琴,不彈也罷。
c. 學徒的行為意識觀念
古琴后續者會否變樣与學習的心態是關健。基本上學習是必需認真且堅持下去才會有一定的收獲。不穩定的學習心態与對古琴的了解是也使所學流失。
其次對於學習過程中(尤其初學)必需建立一個心態、扎實的基礎才是最重要。現今錄音易得、且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愛的一種風格、或向往其一琴師的琴韻、什至學習其節奏彈法。然而對於未打好基礎的學生而言、往往是無益、甚致把其師教導的指法置一旁、結果形成“四不像”的技術承傳。
學生群体中排挤心態、争宠巧言、刮分派別的現象是最多。難免會造成一但老師禽去、勢力鬥爭則永無休止。對於于聰明的學生、對己對人,如能以無分別心來對它、實際上對自己收獲是最大。 尋找名師的觀念: 尋仿名師學琴的人甚多。如若抱著求良師心態而來、那也是對古琴文化的承傳保障、基本上對於學生是學習質量上的保障。但許多事是可欲不可求、更何況琴師也就本來不多。
對於貪涂各气、琴派而來者則眾所周知、其人最終也會被社會以不同的眼光對待他。這一類琴人所彈出的琴韻不提也罷。
d. 琴師的經濟來源
經濟來源是生活的保障。每個時代的生活水平都不一樣、故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苦”。琴師如果未能佣有基本的生活素質、恐怕是難以做到承傳, 育新秀。或許其人能像阿陋一樣有超越的成就、也只能讓后代感嘆 “人才!可惜啊!”。
二、環境因素的流失
環境是參与朔造一個成就的重要因素。一個琴人的生活背景、經歷對其人的 “心”与“境”有很大關系、兩者是相互滋生, 不可缺一。然而社會壓力与步伐的加速,与古琴的輕、淡、遠、逸的差距則更大。物質的誘惑需求則更多、基本生活學習項目更比上一代多、人的心態更趨复雜。以往的“學好3年, 學壞3天”之說恐怕巳不足。今天物欲橫流之社會中、我們要學坏恐怕3年也不夠。故有句俗話 “我們務必要學習壞的、但勿跟著坏”、故從辨証思想來應對复雜的社會心態是現代人迫切要學習的、實際是學會認識和過濾(基本)。
居於社會心態更趨复雜、對於古琴文化學習和認識、也應當抱則現代社會的心態來接受、才能真正應用和体現古琴文化的力量。而非把一切都分清是与非、古与今、對与錯來宣傳古琴、以免產生了許多假想的琴修養、又何止是失傳之弊?
三、承傳因素的流失
a. 無一套完整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是最重要的一環。琴師的正确指點和教課方法是促成倍育后秀的成与販。無論是新套教學或傳統授受都需有較完善、漸進、全面的方式。如果沒有一套認真嚴格的教學体系、恐怕所傳出的也不過外形的表演而已。
b.教學觀念的限制
古琴重在一個修。大体上簡說之,先修身、再修心。兩者是物与境的修行。修身即是古琴的技術、包括古琴的彈法、姿勢、体能( <春草堂琴譜>八則之一“彈琴要煉骨、煉骨之法不僅于指上求之、有周身之全力焉…”、琴曲學習、琴學知識等基楚項目。而上了軌道、則修心開始注重、實際上在開始學琴時就已開始產生了修心的效果 (eg。<溪山琴況> “一日遲,古人以琴能涵養情性…未按弦時、當先肅其气、澄真心、緩其度…”)、其在不同程度產生不同側重。這是一個過程、也是大腦學習的順序。
古琴究境是修身之器或是舒導情怀之器呢?筆者個人的想法是、可能那与個人對古琴的感知認識的不一樣境界。如果教學或學習過程中未在修身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或只側重修心、那也是古琴承傳不能提升的原因之一吧!
四、古琴感知學習的流失与超越
承傳的關健除了教導琴曲与技術、重在讓學生能自己會發揮自我的風格(當然是在古琴文化的要求原則上)。而教導不是讓學生能彈越多曲子則越是高層次為目標。更不因該過於套用固有的醬缸文化思想將學生的思維控制。基礎是固然重要、而學習 “琴境”的教導當是自由的、領悟的、自然的、超越的。
本文是繁忙中抽空隨筆、內容只以偏面角度而言、未能完善、有望指教及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