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知识>

唐宋古琴形制演变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7-06-07  

  前言

  中国古代文人视琴乐为精神载体,在“琴棋书画”中排第一,如朱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姜夔、黄庭坚等都有相当的琴乐修养。古琴艺术反映文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北宋的人文精神更多地渗透于对琴乐的审美之中,对琴乐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1、古琴概况

  1.1古琴起源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后来“琴”还成为弹拨乐器的带名词,如胡琴、提琴、扬琴、等等。本世纪初为了区别于外来的弹拨乐器,才被称作“古琴”。古琴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先秦以至两汉典籍中如《礼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诗经》“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1.2古琴的基本形制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也或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现存以唐琴最古,至今基本结构无重大改变。

  1.3古琴样式及断纹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有所区分。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琴漆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2、唐代古琴

  2.1唐代古琴地位

  唐代是敞开胸怀吸纳外来文化的朝代,融合了多民族的音乐。受胡乐的影响,古琴在唐代宫廷中渐遭冷落。白居易的《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怜汾。……”从诗人的怨愤中,我们不难看出古琴的消沉,主因不在“器”而在“音”。琴师们惜守节奏舒缓的“楚、汉旧声”,与唐人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理所当然地遭到冷落。

  2.2唐代古琴形制

  唐代是古琴承先启后时期。唐以前没有确切的实物佐证,唐则有盛、中、晚期制作传世,部分还具年款,可配合文献记载以研究。唐琴造形浑圆,如盛唐琴之面板漫圆而肥:中唐以至晚唐之面浑圆渐逊,圆则依然。现存唐琴标准器中,制作上均有共同的时代特点,概括如下:

  2.2.1选材

  选桐梓为材,据《女郎环记》雷威制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雷雪中独往峨眉,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可知唐人选材不拘泥于古人成法。

  2.2.2样式

  现存唐琴式样有伏羲式、神农、凤势、连珠、师旷、子期及唐末始出现之仲尼式等。

  2.2.3断纹

  唐琴断蚊以蛇腹断为主,亦有冰纹断、流水断、及蛇腹间所夹杂之牛毛断等。漆灰断纹唐琴之表漆色有黑及栗壳两种。

  唐琴造型肥而浑圆,装饰非常华丽,如日本正仓院所收藏的唐琴。

  3、宋代古琴形制

  3.1宋代古琴背景

  前有宋太宗创九弦琴。后有徽宗蓄南北名琴于宣和殿百琴堂,足见宋王室对琴的重视程度。北宋欧阳修《三琴记》、苏东坡《杂书琴事》、沈括《梦溪笔谈》均记唐琴用材及制作特点《琴苑要录》内为收北宋人斫琴法:宋末人周密著《云烟过眼录》详叙唐宋制琴名手及名琴流传情况:明代辑刊宋人著《太古遗音》,指法之外,尚收琴制、造琴法、历代琴式等,图文并茂:南宋赵希鹄之《洞天清录》,举凡琴式演变、选材、琴材品种、制琴及漆灰法、琴腹构造、断纹类别及辨伪、琴用器物配件等,与《太古遗音》之内容屡为明清谱所转载引用。

  3.2宋代古琴形式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南宋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据现存实物资料推断,仲尼式出现于晚唐,因宋代尊崇儒道,自此大为流行,迄今不衰。

  3.3宋琴演变

  宋初模仿唐琴浑圆,渐成宋扁风格:弧度以外,琴形尺寸也变化。以现存唐琴统计,其均在120-125公分问,肩宽不离19-21公分,尾宽则为13-15.5公分:据《琴苑要录》“近代所效古制微短,其音促而声细”、“近代之人不稽于古:加其长阔,矫欲高鸣,失其琴音”,考《琴苑要录》约成书于北宋中叶,所谓“古”即言唐。可举数例以说明《今虞琴刊》载扬州胡氏藏北宋崇宁马希仁制仲尼式琴,黑漆小蛇腹断,肩当三徽,其音灵透:此两者尺寸适中,同于常琴,项、腰之上或下楞角虽仍作仿唐之圆之理,论扁、薄、轻程度则逾鹤唳清宵,更显北宋晚期琴器特色。

  自宋室南渡,御府名琴流散,制琴风尚发展至南宋末年,与北宋琴相异。周密《云烟过眼录》记:“金公路,所谓金道者,琴薄而清。绍兴初人”、“陈亨道,高宗朝,琴厚而古”,绍兴亦宋高宗年号,据此可知南宋初期琴器存两大类型:仿唐和南宋风格。

  北宋琴自仿唐之圆变为扁圆、扁,至中晚期琴多呈肩耸而狭。宋人琴腹槽腹制作,琴器内外构造、制度尺寸已具完整法则。如《太古遗音》中,无论琴面、底、槽腹均有图文加以解说。

  3.4灰漆断纹

  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冰裂、流水牛毛等。琴制更趋完善,与唐代先后辉映,同为后世楷模。

  结语

  古琴的样式随着时代的变更而演变。唐代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胡乐泛滥,唐代诗人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相反,宋代是中国古琴发展的高峰时期,从赵诘《听琴图》中可见。作为文人音乐的古琴艺术和古琴审美意识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要发展。至今为止,古琴这门艺术,历经千百年的升华提炼,在华夏众多乐器中。最大限度地承载了厚重的中国文化,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它也在慢慢的失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相关文章 推荐

古琴学习技巧有哪些?2015年10月热门古琴教程集锦
人气:125
古琴教程
古琴学习技巧有哪些?2015年10月热门古琴教程集锦
古琴曲《古琴吟》乐谱
人气:200
古琴乐谱
古琴曲《古琴吟》乐谱
戴晓莲古琴教程——进复 推复 分开
人气:96
古琴视频教学
戴晓莲古琴教程——进复 推复 分开
远古时候古琴怎么定弦
人气:121
古琴知识
远古时候古琴怎么定弦
古琴独奏曲佩兰介绍
人气:82
古琴知识
古琴独奏曲佩兰介绍
一场关于古琴的旅行
人气:195
古琴知识
一场关于古琴的旅行
古琴初学视频教程 古琴的十大知识点
人气:95
古琴视频教学
古琴初学视频教程 古琴的十大知识点
古琴自学方法《第五部 谱字的组成》沉草农
人气:204
古琴教程
古琴自学方法《第五部 谱字的组成》沉草农
古琴独奏视频【伐檀】
人气:98
古琴演奏视频
古琴独奏视频【伐檀】
古琴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人气:3026
古琴教程
古琴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古琴第一弦宫与徵调考证
人气:90
古琴知识
古琴第一弦宫与徵调考证
古琴家吴文光介绍
人气:102
古琴名家
古琴家吴文光介绍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注》古琴减字大全
人气:225
古琴教程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注》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教学——《流水》欣赏
人气:389
古琴视频教学
古琴教学——《流水》欣赏
古琴名家【李凤云】简介 李凤云个人照片及档案
人气:71
古琴名家
古琴名家【李凤云】简介 李凤云个人照片及档案

大家都在看

浙派古琴的三代传人:七弦抚,《英雄》惊

浙派古琴的三代传人:七弦抚,《英雄》惊

就是他,那个盲琴师。着一身白衣,白须,白发,盘膝而坐,抚琴相伴。他的衣袂随杀气而动,而他,从容淡定,心如止水。 酣斗愈烈,琴声渐遽风雨,蓦地,一声绝响,七弦齐断!长空被无名一剑击倒,盲琴师收拾残琴,翩...

古琴知识 78 阅读

古琴美文|五音调五脏,古琴可养生

古琴美文|五音调五脏,古琴可养生

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所造。古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那清幽脱俗的声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美学,伦...

古琴知识 255 阅读

古琴独奏曲[佩兰]介绍

古琴独奏曲[佩兰]介绍

著名古琴曲 鸣志的曲子,佩兰比喻自命高洁,比如《离骚》里面有纫秋兰以为佩。 古琴曲《佩兰》,据《春草堂琴谱》,相传作者南宋毛敏仲,取诗人屈原《离骚》中纽秋兰以为佩诗意而作。曲调清淡质朴,表现了作者借兰...

古琴知识 223 阅读

适合夏天品味的古琴曲

适合夏天品味的古琴曲

夏天有夏天应该做的惬意的事儿吃吃西瓜,喝喝凉茶,邀上三五好友再听上几首属于夏天的琴曲,那真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一流水 相传春秋时伯牙所作,与高山本为一曲,唐时始分为二,宋时又分段。曲中烟波浩渺、荡荡无...

古琴知识 212 阅读

【古琴故事】图腾崇拜里琴的神圣光环

【古琴故事】图腾崇拜里琴的神圣光环

古琴故事:图腾崇拜里琴的神圣光环 那些远离现实社会的人们,精神文化的血缘里受到某种自己看不见的手的掣肘,一种莫名的恐惧与渴望促使他们反观母体,去寻找自己之所出的文化之根。而图腾就演...

古琴知识 107 阅读

古琴的世界 如听万壑松

古琴的世界 如听万壑松

以前听斫琴大师王鹏说:做古琴要用五百年以上的老木头,才能发出正音,而这样的正音才能正心,如果是很年轻的木头,它的火气太大,所以你听起来会很尖噪,很刺耳,不会产生那种沉稳厚重的声音。 这木质成了琴声,最...

古琴知识 127 阅读

十二位古琴名家联袂献佳作

十二位古琴名家联袂献佳作

群贤毕至,丝竹管弦,畅叙幽情中秋佳节之际,由国内十二位古琴名家联袂打造的《琴汇中国古琴大师雅集》16日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上演,带领观众度过了一个文化节日。 雅集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进...

古琴知识 191 阅读

佛曲与琴僧[刘楚华]

佛曲与琴僧[刘楚华]

诗人李白,在峨眉山下遇见僧睿,听僧弹流水之曲,洗涤客心尘染,但闻冷冷琴音,好比万壑松间回响的寺院钟声。恬静脱俗的山林逸气,自是僧家琴的本色。我们不妨看诗中韩愈、李贺的听颖师琴,欧...

古琴知识 61 阅读

古琴的美在哪里?

古琴的美在哪里?

意境美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圆润清脆,音响细腻,丰富多变。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讲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点上香炷,然后双腿盘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古琴由于长期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法器,积淀了异常深...

古琴知识 125 阅读

<strong>详解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strong>

详解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

古筝是一种具有优美音色和丰富表现力的繁弦弹拨乐器,外观呈扁长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筝身为中空共鸣体,里面胶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开有两三个出音孔。琴的首尾都嵌有岳山,俗称前梁和后梁,前梁至弦柱间为...

古琴知识 237 阅读

古琴多元复苏之路有待甄别

古琴多元复苏之路有待甄别

从1980年代初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古琴,到上音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戴晓莲收第一个古琴专业学生,间隔了整整15年上音的古琴专业断代了15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古琴作...

古琴知识 108 阅读

访谈录 | 王立平:古琴得往前走

访谈录 | 王立平:古琴得往前走

著名作曲家 王立平 先生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艺术。古人说四艺,琴棋书画,第一位就是琴。而琴呢,可以说是比较小众的艺术。在古代,主要是文人士人在弹,用来表达某种政治理想和忧君怀国的这样一种感...

古琴知识 149 阅读

带火焦桐韵本悲——琴家王迪/作者:张振涛 《名家》杂志

带火焦桐韵本悲——琴家王迪/作者:张振涛 《名家》杂志

20世纪整个社会奔向西学的历史大潮中,却有一小群知识分子,逆历史潮流,踯躅独行。他们把几乎所有人都弃之如敝履的传统国学,作为终身相守的事业,把国人视为封建糟粕的琴学,以符合时代的名誉,归属到艺术门类名...

古琴知识 231 阅读

扬州人录制古琴CD《极宇》

扬州人录制古琴CD《极宇》

南京金陵九竹琴社社长葛勇的个人音乐会期间,琴声悠悠,为纪念古琴极宇而特别录制的同名CD《极宇》,举行首发仪式。极宇的制作者扬州琴家朱正海,也是CD《极宇》的演奏者之一,据悉,这也是他...

古琴知识 133 阅读

孩子几岁开始学古琴好?

孩子几岁开始学古琴好?

关于到底多少岁的人适合学习古琴,在古琴界里一直都有争议,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说明这个问题。小编把部分近代琴家学琴时的年龄信息做了部分汇总,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情况安排学琴。 几岁的孩子可以学古琴?...

古琴知识 23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