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图片>

唐代传世古琴鉴赏:九霄环佩.伏羲式(2)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3-01-08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琴多出于琴家的手制,或由琴家督造而成。到唐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最有名的四家是雷霄、郭亮、张越、沉镣,另外还有娄则、冯超、三慧大师和超道人。不过今天从仅存的十几张唐琴中,可以认定的只有雷氏一家所制琴,这是因为雷氏琴不仅被唐贤所重,而且更被宋贤所重,他们收藏雷琴,并记录于著述之中,为后世识别唐代雷琴提供了依据。

  四川雷氏造琴,相继了三代人,计有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雷文、雷珏、雷会、雷迅9人。其造琴活动从开元起到开成止,前后约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3个历史时期。从《陈氏乐书》、《琴苑要录》所记可知,霞氏的绍、霄、震、威、俨5人为盛唐开元间人,属于雷氏的第一代。

  《嫏嬛(音huan)记》引前人之说:“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雷中独往峨眉,酣饮着蓑笠人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妙过于桐。”可见雷威所作之琴,并不拘泥于必须用梧桐、梓木,而是以峨眉松之良者为之,只部分使用桐木,却比桐木制作的还要好。在传世古琴中,尚未见有松木之作,文献中亦只此一例。清末大琴学家杨宗稷在《藏琴录·序言》中说:“确修古琴数十,其中杉制者竟居十之三四,且有最著名之古琴与最著名大家所制之琴皆用杉,池沼间表以桐。”在此最早提出杉木制琴的向题,最著名之古琴应该是“旧藏佛氏著名唐琴九霄环佩”,最著名的制琴大家所制之琴,只有盛唐雷威所制的《云烟过眼录》着录的“春雷”琴,才是杉木所制而池沼间表以桐木的。《嫏嬛(音huan)记》所说的峨眉松,实质是杉木,这是盛唐雷威制琴的第一个特点。

  雷威琴在槽腹制作上也与众不同。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什幺是雷氏家法?《东坡杂书琴事》中说开元十年造的雷琴“琴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此最不传之妙。”可见琴腹纳音的特殊做法,亦即上述雷氏第一代人所创造的家法。从“九霄环佩”与“春雷”两琴的纳音来看,都是在稍稍高的纳音中间,开出一条约五分深、一寸宽、通贯于纳音始终的圆沟。它既未增加琴面的厚度影响发音,又使龙池凤沼两个出音孔变得稍稍狭隘,藉以延长共鸣箱中余音的扩散。这是雷威制琴的第二个特点。

  雷氏琴的声音特点,据《琴苑要录·斫琴记》说:“唐贤取重惟张、雷之琴(雷绍及震、威、张越也)。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雄。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陈氏乐书》说:“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沉镣、张越,宵、亮清雄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凡琴音响者则必虚干,无温粹之韵,雷氏之琴其声宽大复兼湿润。”《渑水燕谈录》说雷琴“音极清实”。《六一居士诗话》说雷琴“其声清越,如击金石。”用传世的唐代雷琴相对照,具有家法特点的盛唐之作,虽已经历了上千年的自然变化,而上述音的特点依然存在,与它琴相较,其“清越如击金石”与“湿劲而雄”之异犹感突出,“九霄环佩”之音就是如此。

  已故的古琴家李伯仁在半个世纪以前,在《玄楼弦外录》中就提出“九霄环佩”是唐朝的雷琴。现代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音乐史稿》中,也十分明确地把“九霄环佩”定为雷琴。今扼要列举有关文献,更进一步证明“九霄环佩”是盛唐雷威的制作,一般琴人视为唐代宫琴的观点,无疑是不能成立的。

相关文章 推荐

古琴名家【李凤云】简介 李凤云个人照片及档案
人气:71
古琴名家
古琴名家【李凤云】简介 李凤云个人照片及档案
古琴家吴文光介绍
人气:102
古琴名家
古琴家吴文光介绍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注》古琴减字大全
人气:225
古琴教程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注》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人气:3026
古琴教程
古琴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古琴独奏曲佩兰介绍
人气:82
古琴知识
古琴独奏曲佩兰介绍
古琴教学——《流水》欣赏
人气:389
古琴视频教学
古琴教学——《流水》欣赏
远古时候古琴怎么定弦
人气:121
古琴知识
远古时候古琴怎么定弦
古琴独奏视频【伐檀】
人气:98
古琴演奏视频
古琴独奏视频【伐檀】
古琴自学方法《第五部 谱字的组成》沉草农
人气:204
古琴教程
古琴自学方法《第五部 谱字的组成》沉草农
古琴第一弦宫与徵调考证
人气:90
古琴知识
古琴第一弦宫与徵调考证
古琴学习技巧有哪些?2015年10月热门古琴教程集锦
人气:125
古琴教程
古琴学习技巧有哪些?2015年10月热门古琴教程集锦
古琴曲《古琴吟》乐谱
人气:200
古琴乐谱
古琴曲《古琴吟》乐谱
一场关于古琴的旅行
人气:195
古琴知识
一场关于古琴的旅行
戴晓莲古琴教程——进复 推复 分开
人气:96
古琴视频教学
戴晓莲古琴教程——进复 推复 分开
古琴初学视频教程 古琴的十大知识点
人气:95
古琴视频教学
古琴初学视频教程 古琴的十大知识点

大家都在看

唐代传世古琴鉴赏:飞泉.神农式

唐代传世古琴鉴赏:飞泉.神农式

《 独幽.凤嗉式 》 独幽琴是晚唐之作,凤嗉式,长 120.5cm,肩宽 20cm,尾宽 14cm,湖南省博物馆藏 。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

古琴图片 266 阅读

清代传世古琴鉴赏:响泉.仲尼式

清代传世古琴鉴赏:响泉.仲尼式

《 响泉.仲尼式 》 年 代:清 道光十九年(1839) 长 宽 厚:长 122.8,宽(额 18,肩 19.2,尾 13.2),厚 5 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黑漆,无断纹。 琴材配件:桐面松底,螺钿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龙龈、冠角等俱紫檀...

古琴图片 355 阅读

杨宗稷旧藏松风琴赏析

杨宗稷旧藏松风琴赏析

杨宗稷旧藏松风琴赏析【文/ 慕文泊 图/西泠拍卖】 杨宗稷旧藏松风琴 长123.5厘米 肩宽20厘米 尾宽14厘米 厚5.7厘米 2011年西泠春拍拍品 松风琴名之由来 历史上,相传嵇康作《风入松》曲。唐代皎然有《风入松歌》:...

古琴图片 218 阅读

宋代传世古琴鉴赏:迭山号钟.仲尼式

宋代传世古琴鉴赏:迭山号钟.仲尼式

《迭山号钟.仲尼式》 年 代:南 宋 (11271279) 长 宽 厚:长 118 宽(额 -,肩17.5,尾12.5) 厚4.3公分 漆色断纹:面为朱漆,呈紫金色,蛇腹断纹兼牛毛断纹。 琴材配件:琴材配件:金徽,玉轸。 琴背铭文: (一)琴背池上刻名号...

古琴图片 240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珊然.仲尼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珊然.仲尼式

《 珊然.仲尼式 》 年 代: 明(1368-1644) 长 宽 厚: 长124.5宽(额19,肩19,尾13)厚6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漆,呈小蛇腹断纹。 琴材配件:木轸,木雁足。 琴背铭文:(一)龙池、凤沼间自尾向首方向刻篆书珊然二字。 (二)...

古琴图片 214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砚雪.蕉叶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砚雪.蕉叶式

《 砚雪. 蕉叶式 》 此琴长 119 cm,肩宽 18.6 cm,尾宽 13 cm,现藏山东省博物馆。黑漆,蛇腹断纹。北面龙池上方刻篆书砚雪,池内纳音两侧刻大明崇祯古吴张顺修作,荆□□藏。 明/砚雪. 蕉叶式 山东省博物馆藏...

古琴图片 120 阅读

《听琴图》宋 赵佶

《听琴图》宋 赵佶

《听琴图》宋 赵佶...

古琴图片 166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中和.列子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中和.列子式

《 中和.列子式 》 此琴长124cm 肩宽19.5cm 尾宽14.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列子式。髹褐黑两色漆,蛇腹断带细密流水断纹。额及琴面嵌有各色珍奇宝石,珠光宝气,居存世潞王琴之冠。背面龙池上方刻中和,下有题诗。纳音内刻大明崇...

古琴图片 151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玉涧鸣泉.神农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玉涧鸣泉.神农式

《 玉涧鸣泉.神农式 》 年 代: 明 代 长 宽 厚: 弦长113CM 通长123CM 肩宽19CM 项宽:无 尾宽13.5CM 厚6CM 漆色断纹:黑漆面略带栗壳底漆。琴身布满大小流水断、冰裂、龟壳断纹。神农式。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 梓木底板。 琴腹款识:...

古琴图片 277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洛象.洛象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洛象.洛象式

《 洛象.洛象式 》 一九八一年夏,老友卢翁将移居北美洲,行李繁重,为减舟车搬运之烦,慨然将家藏『洛象』琴惠赠 。此琴来头不小,乃明朝成化年间宪宗御制。护以厚木漆匣,匣面上部刻隶书『洛象琴箧』四字。中部行书刻...

古琴图片 209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中和.仲尼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中和.仲尼式

《 中和.仲尼式 》 年 代: 明(1368?1644) 长 宽 厚: 弦长111CM 通长120.6CM 肩宽18.7CM 项宽17.5CM 尾宽13.5CM 厚5.8CM 漆色断纹:面底皆为栗壳色漆,通身发蛇腹及流水断纹;仲尼式。 琴材配件:数十块六角形的桐木合组制为面板、底板...

古琴图片 111 阅读

传世古琴《玉壶冰琴·神农式》图片欣赏

传世古琴《玉壶冰琴·神农式》图片欣赏

传世古琴《玉壶冰琴·神农式》图片欣赏...

古琴图片 109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龙吟.落霞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龙吟.落霞式

《 龙吟.落霞式 》 年 代: 明 (1368-1644) 长 宽 厚: 长 127 宽(额 17.6,肩 19.6,尾 12.3) 厚 5.4 公分 漆色断纹:面底皆朱漆,俱发蛇腹、流水及牛毛断纹,朱漆下为栗壳色底漆。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象牙徽及轸、足,岳山、承露...

古琴图片 258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祝公望.焦叶式

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祝公望.焦叶式

《 祝公望.焦叶式 》 明/祝公望.焦叶式 湖南省博物馆藏...

古琴图片 27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