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知识>

女娲氏与笙簧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12-19  

  据史籍记载,女娲是被古人尊为人类始祖的伏羲的妹妹。在传说中,女娲和伏羲具有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女娲有许多丰功伟绩,炼石补天,治理洪水,抟土造人,救灾救民,繁衍人类,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女娲发明创造了笙簧(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世本》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其中《作篇》(清代张澍粹集补注本)云:“女娲作笙簧。”张澍还注释云:女娲,太昊氏之女弟……《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当系宋注。《帝王世纪》:“女娲氏,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唐乐志》:“女娲作笙,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这段注释引经据典说明女娲是发明创造笙簧的人,进一步指出女娲作笙簧“亦与人类的繁衍滋生密不可分,“象物贯地而生”就是这个意思。《说文解字》在解释“娲”字时,云:“古之神圣女,化(即孕育)万物者。”两者联系观之,看出女娲是一位生育人类,创造万物的伟大母亲。从笙这种吹奏乐器本身结构来说,笙是“以匏为之”,“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匏,是一种葫芦,笙管插匏(葫芦)制的笙斗上,又纳簧片于其中,这种结构正寄寓着伏羲女娲兄妹同入葫芦(匏)中逃避洪水,再造人类的遗意,女娲炼石补天,治理洪水之后,再造了人类,为了繁衍滋生,又发明了笙簧,以志繁衍滋生人类之意,这就是上古“音乐未和”之时,女娲创制笙簧的原因和意义。

女娲氏与笙簧

  在上古原始社会,男女交欢之地在郊外,男女欢会多以歌声交流情感,音乐自然成了爱情最佳媒介,《诗经》中多有反映。女娲肩负了这种男女欢会的组织工作,并是领导者,她觉得“音乐未和”,没有能在男女欢会中起到媒介的作用,于是,女娲发明创造的吹奏乐器笙簧,并在男女欢会于郊外时,进行吹奏,给情人增添欢悦,激起心中感情的波涛,从而起到男女交媾、繁衍后代的目的。明代周游的《开辟演义》也说女娲完成的婚姻媒约的嫁娶制度,得到了万民拥戴,尊为神媒,于是天下太平,女娲又“作笙簧以通殊风,制笙管以统一天下之音,用五十弦以抑其情,而乐乃和洽”。

  可以这么说,女娲发明创造的笙簧是我国最早的婚礼器乐。至今在云南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一种很著名的吹奏乐器叫葫芦笙,或叫芦笙。葫芦笙以葫芦为笙斗,细端穿孔接一长管为吹口,接管长25厘米左右。笙管黄枯竹制,有四至十三管不等,长9--90厘米,管径1--1.5厘米,环列并微穿葫芦腹部,以蜡固定,每管靠近葫芦外开按音孔,下端透空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芦内的管上嵌有长2厘米宽0.2厘米的竹制或铜制的簧片。

  经过演进和改造的葫芦笙又叫葫芦萧或葫芦丝。(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在结构上基本保持着上古乐器的遗制。它是由一个完整的葫芦、三根竹管和平板的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柄端、插一个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最粗,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也主要流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

  如今的西南苗族、侗族所在地区每年二三月要举办芦笙会。他们选择一块平坦的空地,做为月场,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们,都到月场上来,吹着悠扬悦耳的芦笙,绕着圈子,唱歌跳舞,叫做“跳月”。芦笙会其实就是男女选择心上人的佳会,在跳舞过程中,男女双方如果情投意合,就可手牵着手离开人群,到秘密的地方去结合,可以说从女娲开始,芦笙被看做爱情和婚姻的吉祥物。

  单从结构上看,芦笙或葫芦笙与女娲发明创造的笙簧是一脉相承的。据专家考证,伏羲女娲创造了人类,建立了氏族部落制度后,其后代受生存压力的影响不断迁徙,一支向东迁徙,经陕西、河南、山东,一支向南迁徙,经四川、到过云南、贵州等地,繁衍乳育了那些西南少数民族,同时也把这种吹奏乐器笙簧带到了那儿,不断改进,发展成了现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民族器乐葫芦笙、葫芦萧。

  更据史料记载,伏羲“着土为埙”。埙是一种泥土烧制的陶乐。据考证古代的埙有管形、橄榄形、尖卵形、圆卵形、桃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形状,有的外形还涂有图案,着有颜色。它们的顶端都有一个吹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埙从最初的无按孔已发展到今天最多达十六个音孔。

  在天水一带把埙又叫瓦奴,在解放前和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那些秦安来卖陶器的,在烧制其它陶器之前,总要烧制一些瓦奴,挑着陶器走村串巷,一路吹着瓦奴,吸引着小朋友在后面跟着起哄:“瓦盆瓦罐、跌倒拌倒……”也吸引得大人不得不买一些瓦盆瓦罐的同时给孩子买一个瓦奴吹吹。埙这咱古老的吹奏乐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方至今还存在并盛行。

  如果把笙簧、埙归纳成吹奏乐器或者叫管乐的话,那么伏羲后来发明的瑟应该称为弦乐,瑟是一咱古琴。诗经中有“国有嘉宾,鼓瑟吹笙”的句子,说明笙与瑟合奏,奏出的音乐更加和谐美妙。

  由此看来,伏羲女娲共同创造了我国音乐的雏形。《三皇本纪》记载伏羲“作三十五弦瑟”。《世本》记载伏羲乐曰“扶来”。东汉王逸注《楚辞。大招》伏羲作瑟,造《驾辩》之曲。天水民间流传伏羲作《渭水秋声》。因此在秦州八景中曾列“渭水秋声”为一景。七千年的岁月将上古的物品和声音归于自然,专家们也许考证不出伏羲创制的音乐是否震撼人心,但说明伏羲时代的古人依其弱小的能力同各种自然灾害斗争中顽强生存的同时是乐观的,心态是详和的,创制乐器,谱曲联词以歌生活之韵趣或祭祀祖先,表现了一种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关文章 推荐

古琴造假愈演愈烈新手应多关注新琴
人气:106
古琴知识
古琴造假愈演愈烈新手应多关注新琴
古琴考级曲目:一级【凤求凰】古琴考级曲集
人气:120
古琴乐谱
古琴考级曲目:一级【凤求凰】古琴考级曲集
古琴名曲【茉莉花】图片谱及曲目介绍
人气:100
古琴乐谱
古琴名曲【茉莉花】图片谱及曲目介绍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
人气:115
古琴知识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
张子谦(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人气:163
古琴名家
张子谦(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古琴手势教学 第十三节《右食中指蠲势“幽谷流泉势”》
人气:153
古琴教程
古琴手势教学 第十三节《右食中指蠲势“幽谷流泉势”》
古琴曲《获麟操》乐谱
人气:208
古琴乐谱
古琴曲《获麟操》乐谱
古琴乐曲谱 第七级《龙朔操》许健记谱
人气:75
古琴乐谱
古琴乐曲谱 第七级《龙朔操》许健记谱
戴晓莲古琴教学——前言
人气:192
古琴视频教学
戴晓莲古琴教学——前言
吴宗汉(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人气:145
古琴名家
吴宗汉(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归去来辞(戴晓莲)
人气:228
古琴演奏视频
归去来辞(戴晓莲)
古琴左手弹法《猱》古琴减字查询
人气:153
古琴教程
古琴左手弹法《猱》古琴减字查询
教你在夏天保养古琴
人气:122
古琴维护保养
教你在夏天保养古琴
管平湖古琴演奏曲《离骚》视频欣赏
人气:105
古琴演奏视频
管平湖古琴演奏曲《离骚》视频欣赏
沈草农(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人气:109
古琴名家
沈草农(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大家都在看

对古琴艺术传统的认识与发展思考【于珊珊】

对古琴艺术传统的认识与发展思考【于珊珊】

于珊珊:对古琴艺术传统的认识与发展思考 一、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 曾几何时,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稽康语)古琴与我们中华文化中君子以玉比德的早期审美观达到了高度一致,于是琴由器走向了艺继...

古琴知识 139 阅读

感悟古琴六大诀窍

感悟古琴六大诀窍

既然大家都雅好琴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时应知道【取法乎上】的原则, 不可【得少为足】,而须尽自己天赋之力精进学习, 能力到得了多高的程度, 就学到多高,练到多...

古琴知识 114 阅读

天价古琴需要知音

天价古琴需要知音

天价古琴 太古遗音琴(吴景略藏)成交价RMB20,720,000 古琴是无价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的一种寄托。 当然,古琴也是有价的。在北京匡时2009年秋季拍卖会举办的太古遗音萧声琴韵藏古琴专场上...

古琴知识 154 阅读

浅谈古琴音乐中的文学和美学

浅谈古琴音乐中的文学和美学

中国的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尧、舜到有史可查的皇帝、贵族、文人、雅士,他们或以显赫的权位,或以精美的言词观照古琴音乐,使古琴音乐...

古琴知识 201 阅读

古琴为什么叫“琴祖宗”?

古琴为什么叫“琴祖宗”?

古琴之美在形,在音,在韵 古琴,凝结了五千年的中式美学 一弦一柱,一抚一挑 大音希声里,是听不透的厚重和意蕴 古琴是古人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 蕴含了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学思想 好的古琴精工细作,外观古朴秀美 使人...

古琴知识 145 阅读

古琴悦己悦人

古琴悦己悦人

在白居易的诗《夜琴》中这样写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像这样的诗句还有近来渐喜无人听。同样是出自白居易的笔下,难道古琴 仅仅是...

古琴知识 163 阅读

古琴曲: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洗涤心灵

古琴曲: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洗涤心灵

主题古琴曲︱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洗涤心灵的佛教音乐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众生皆平等。 主题...

古琴知识 144 阅读

大圣遗音琴 传世唐代名琴

大圣遗音琴 传世唐代名琴

大圣遗音琴,神农式,唐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琴经郑珉中先生鉴定,为中唐宫琴。音色松透响亮,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古朴,乃稀世之珍。 大圣遗音琴,神农式,唐代,北京故宫博物...

古琴知识 83 阅读

古琴口传与谱传的互动因素

古琴口传与谱传的互动因素

试论七弦古琴随性释乐的生命力:口传与谱传的互动因素 中国的七弦古琴确实已度过了廿多个世纪的寒暑。今日各位在坊间所看到的新制七弦古琴,从乐器学的观点来看,其形制跟二千年前汉代的古琴是...

古琴知识 99 阅读

古琴名家解读琴的好坏对学琴是否有影响?

古琴名家解读琴的好坏对学琴是否有影响?

近年来,古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与推崇,学习古琴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许多初学古琴的人都有一个疑问:初学到底要不要买一张好琴呢?古琴的好坏到底对学琴有何影响? 那么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么说的。 工欲善其事必...

古琴知识 63 阅读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

古琴知识 122 阅读

《酒狂》—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

《酒狂》—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

古琴故事:《酒狂》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 酒狂,狂的非酒,是精神,是直抵内心的一种状态。酒,一种神奇的物质,以人类所需要的谷物酿成,汇集谷物精华,以液体的物质形态,直人心胸。而《...

古琴知识 222 阅读

家学•琴传富春琴会暨第二届"元白杯"古琴邀请赛

家学•琴传富春琴会暨第二届"元白杯"古琴邀请赛

庆祝西湖琴社成立70周年暨第二届元白杯古琴邀请赛(报名方式见微信公众号古琴雅集文末) 随着富阳百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浓,并为了响应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

古琴知识 110 阅读

古琴弹奏出把操琴者的心胸与情怀

古琴弹奏出把操琴者的心胸与情怀

[导读]古琴历史悠久。它能够完美地把操琴者的心胸与情怀,通过琴音弹奏出来。古琴以淡静、虚静、幽静的静态美为主。古琴入静,清心、陶醉,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琴棋书画琴为首...

古琴知识 87 阅读

琴家操琴,哪五种情况不弹?

琴家操琴,哪五种情况不弹?

所谓操琴前的准备, 就是要利于琴与心融合。 所以,在心理上的准备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 琴家们往往遵循着五不弹的原则。 第一,疾风甚雨不弹。 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更因为疾风甚雨之中,人往往不能心...

古琴知识 6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