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知识>

记《管平湖古琴曲谱集》的诞生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05-20  
她用了一千两百多天,编写了这套古琴曲谱集
  •       《管平湖古琴曲谱集》现已出版上市,迫不及待的琴友,可以拉到文章最后,直接购买曲谱集


          她用了一千两百多天,编写了这套古琴曲谱集
          记《管平湖古琴曲谱集》的诞生
          口述/乔珊
          作者/ 蕙妧

          2017年11月18日,第二届“平湖杯”古琴艺术展演正在上海松江进行最后一天的赛程。这两天,一直在下着中雨,淅淅沥沥的。傍晚,乔珊老师在中厅看到我,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们的曲集终于出版了!”我也随之兴奋起来,为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准备了一千两百多天……

          在乔珊老师的艺术人生中,从1988年作为第一个在当时全国最高艺术殿堂——北京音乐厅举办古琴音乐会的年轻学生,到2005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古琴,将中国的古老艺术带上国际舞台。她说,艺术生涯里没有什么遗憾,但对艺术的追求却将伴随一生。而人生中还有一个遗憾,就是管派传承。

          对此,她这样说……

    1

          编写《管平湖古琴曲谱集》一直是我的愿望,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的老师。

          在管平湖先生的古琴艺术成就里,有一个人的贡献不能忽视。她就是管先生的嫡传弟子、也是我的恩师王迪先生。上世纪80年代,全国学习古琴的人还很少,只有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等几个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琴专业,中央音乐学院请了吴景略先生坐镇,中国音乐学院则请了管先生的高足、王迪先生来教。当时我是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唯一的学生。如果当时继续留在国内,就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国内音乐院校教书育人;只是九十年代,我选择了出国,一去就是近二十年。

          后来随着“03年古琴申遗成功”和“08奥运”两件大事,古琴在国内越来越热。有很多国内的琴友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我,希望跟我学琴。这让我越来越放不下,尤其是想到,当年没能将王迪老师的期望延续下来,最终我选择回国教学。

          而想做好这件事,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我的学生们。

          自回国以来,我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国内的古琴教学上。我教的学生,80%以上都是零基础的大众学员,其中有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音乐,第一次识谱。但是因为喜欢古琴,或者最开始只是因为喜欢传统文化、对古琴好奇,所以来学琴。就这样一年一年坚持下来,学了五年、八年、十年……我相信对他们来说,古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

          有很多学生经常会跟我说,喜欢管先生的古琴曲,想弹管先生的古琴曲,但是没有谱。这件事,我放在了心上。比如,《龙翔操》,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很喜欢张子谦先生的版本,其实管平湖先生也有《龙翔操》;还有《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大胡笳》等,以前都是只有录音,没有曲谱的。

          2015年,我们主办了第一届“平湖杯”古琴邀请赛,当时是按照曲目分组,选择了《欸乃》、《流水》、《离骚》、《广陵散》等八个曲目。有很多选手技术都非常好,但是怎么说呢?我觉得有点遗憾,管平湖先生以《流水》最为人所知,但是很多人弹的虽然是管版的《流水》,韵味却差了很多,原因是指法不够准确,一些最有特点的指法被简化或更改,《广陵散》也有同样的问题。

          这不完全是学生们的问题。因为从开始学,他们学的谱子是那样、老师的教法是那样。而在那次活动中,也有老师跟我说,“如果有曲谱,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有多一些的选择。”

          听了这样的话,我们就下决心在下一届比赛时,一定要把这本曲谱编出来。古琴的打谱是很重要的,打谱也是琴曲再创作的过程,不同的打谱有着各自的风格特色,我希望准确的记录管先生打谱的原貌,以便后人更全面地了解管派琴风。


    2

          做这件事,真是不容易。

          重新记谱,对普通学生和一般古琴爱好者来说很有困难。我也看过民间流传的一些古琴爱好者自发记的谱,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因为缺乏音乐上的专业训练,尽管有热情,但是还是没法做好。这么多年,那些好东西就被放在那里,没有人做这件事,这更让我感到一种使命感,义不容辞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求知欲和热情总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赶紧着手。

          记谱的过程,需要一遍一遍反复听录音(参考龙音出版的《管平湖古琴曲集》双CD版),然后对照原谱,自己弹,再不断修正、校对。

          在上个世纪的老琴家中,管先生留下的琴学遗产可算最多的。一是由于当时管先生经常参加电台节目,录制了一些录音,也成为日后宝贵的资料;二是由于王迪先生在音乐研究所工作期间,为管先生整理、收集和保存了不少资料。并且由于王迪老师学作曲,在协助管先生打谱工作上,出了不少力。

          在我编写这本谱集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录音与他打谱所依据的减字谱有不相符处,需要反复听写,用多种指法试弹,分析管先生打谱的特点,辨认细微的音色特点才能拟定出所用的指法。

          对一些从来没有记过谱、只有录音的大曲,则要多一项“从听到写的过程”。另外还有一些已经被记谱的出版的曲子(如《古琴曲集》收录的管谱),由王迪、许健先生记成五线谱的,这次我们统统都翻译成了简谱,乃是为了普及和学生们学习的方便。

          另外一个困难,在于出版。众所周知,古琴减字谱至今没有规范化和统一的打谱软件。如何保证曲谱出版的清晰、美观,这也让我们头疼了一阵子。最开始我们接受建议,尝试了多种电脑记谱软件,效果都不理想。最后经陈逸墨先生提醒,我决定用小楷手书的方式来作为记谱方式。古琴谱是有手写传统的,以前老一辈的琴家们自己打谱、抄谱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重新拾起抄谱的传统,我认为很有意义。

          因为这个决定,也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手写容易不工整,所以需要多次反复抄写。近两年的时间里,放弃了不少演出,也减少了教课计划,都是为了抄谱这件事。这事儿总算告一段落,我也松了一口气。不过还不算圆满,为了赶在管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周期出版,经出版社建议,我们先出版了上下两册共28首曲谱,《秋鸿》和《广陵散》(全本)由于篇幅大,会在后续出版单行本,希望大家耐心多等一段时间。

    3

          管先生的打谱,是非常有个人特点的。

          首先是节奏规整、吟猱有特点。它的分句、定拍,都承袭了杨宗稷先生的习惯。我在重编管先生曲集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由于我本身是学习音乐专业出身的,所以即便是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他的节奏感和艺术化的表达,都很符合我的音乐选择和审美。

          从这次重新记谱可以看得出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其实每个琴家的记谱方法都不同。比如,许健先生在记谱的时候,会把吟猱节奏化来记谱,但是王迪先生记谱就更着重于句子,而不是固定的小节。我在记谱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在划分小节线时不能按照西方音乐或其他民乐的记谱法,以固定的四二拍或四四拍去划分小节,而是以古琴音乐的特性,以乐句的呼吸来划分。

    4

          管派的来源和说法。

          这次编写的《管平湖古琴曲谱集》,如果用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管平湖古琴演奏曲谱集”。我们现在说“管派”,乃是承袭了王迪老师的说法。王老师曾写过一篇《管平湖的艺术思想》,在龙音出版的《管平湖古琴曲集》(双CD版)上有刊载:

          “平湖先生在古琴艺术上是兼容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在技法上是博采各家之长,并从传统绘画书法及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融汇贯通,不为成法所拘,有创有新,自成一派,形成了在北方琴坛有主要影响的“管派”。其风格朴素简洁而又雄健、潇洒,含蓄蕴藉而又情趣深远。”

          这一说法着重指出管先生的古琴艺术特色。与他九嶷派的传承,既有延续,也有创新。但两种提法,并不矛盾。

    5

          乔老师,您觉得我们出版这套《管平湖古琴曲谱集》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记录管谱是王老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做的事,把管先生打谱和演奏的所有乐谱都记出来一定是老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所以我也要完成王迪老师的遗业。第二,在这些年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的古琴爱好者喜欢管先生的琴曲,但是苦于只有录音无乐谱,没法演奏,所以这也是广大琴人的需要。第三,这些琴曲是管先生毕生的心血,是他留给古琴音乐宝库的巨大的财富,作为管派传人责无旁贷。”

          “将管先生的指上清音记录下来,再将它传承下去,是我后半生唯一的使命和责任。”说到这里,乔老师长舒了一口气,“你们,也是因为管派传承来到我身边的啊。”我重重地点头。

          那是2013年的一个秋天。微博上有位琴友在转发一篇《龚一先生教学法》时评论道“现在哪还有老师肯免费教学赠琴的啊”。怀有侠义心肠的乔师见状,公开承诺:“凡愿意承诺一生传承管派古琴艺术者请来报名,考试合格后,免费学琴并赠伏羲琴”。

          因为这一条微博,当时报名了35个人。经过一年免费学习、考察和筛选后,留下2-3人。后来,这些学生也成了“传承管派”的主力军。有的参与到日常教学,有的参与资料整理,有的负责“管派”传承推广。

          然诺重,君须记。

          乔老师常说,“师傅的师傅有个好徒弟,王迪老师一生没有给自己留一首录音。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古琴和琴歌,回报了她的老师。”

          其实,今天的乔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幸遇恩师,感念终生——我们和我们的老师,同样幸运。

          而,我们管派的弟子,都不负老师。


          采访/撰稿/编辑:蕙妧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和作者

     

相关文章 推荐

记《管平湖古琴曲谱集》的诞生
人气:152
古琴知识
记《管平湖古琴曲谱集》的诞生

大家都在看

古谱【神品商意】风宣玄品

古谱【神品商意】风宣玄品

古谱【神品商意】风宣玄品...

古琴乐谱 53 阅读

古琴考级曲目:二级【良宵引】古琴考级曲集

古琴考级曲目:二级【良宵引】古琴考级曲集

古琴考级曲目:二级【良宵引】古琴考级曲集 副标题...

古琴乐谱 97 阅读

古琴独奏视频【康定情歌】

古琴独奏视频【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经考据《康定情歌》的作者是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40年代,逐渐流传开来。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在从军的康......

古琴演奏视频 860 阅读

金蔚(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金蔚(当代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七弦琴(古琴网)...

古琴名家 102 阅读

古琴的学习知识

古琴的学习知识

古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它被称之为一种文化,始终占据着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最高点。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和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古琴、喜爱古琴和学习古琴...

古琴知识 128 阅读

古琴名曲谱《平沙落雁》俞伯菜

古琴名曲谱《平沙落雁》俞伯菜

古琴名曲谱《平沙落雁》俞伯菜...

古琴乐谱 77 阅读

古琴学习这6条很重要

古琴学习这6条很重要

一、坚持不放弃(合理安排时间) 其实,我们学习古琴只要做好按时定点、连续不断~ 只要每天坚持弹,哪怕就是10分钟也好的。古琴的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久不弹了就会技艺愈加生疏,你以往的...

古琴教程 167 阅读

古琴散音练习(勾挑撮组合)高清图片谱

古琴散音练习(勾挑撮组合)高清图片谱

古琴散音练习(勾挑撮组合)高清图片谱...

古琴乐谱 75 阅读

丁承运古琴演奏《白雪》视频欣赏

丁承运古琴演奏《白雪》视频欣赏

▲丁承运先生演奏《白雪》,选自2006年《静含太古》 丁承运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学者,著名琴家。自幼热爱中国...

古琴演奏视频 96 阅读

古琴文选:古琴之美

古琴文选:古琴之美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古琴知识 62 阅读

选购古琴需要注意什么?买古琴要领

选购古琴需要注意什么?买古琴要领

一、挑选古琴首先要了解基本的古琴板材和灰胎、漆面的知识。 1、先说说板材:目前做琴的材料很多。古时的琴以梧桐为面、梓木为底的琴较多,其次是上好的杉木为面的古琴也比较常见,比如赫赫有...

古琴选购 185 阅读

唐代传世古琴鉴赏:春雷.伏羲式

唐代传世古琴鉴赏:春雷.伏羲式

《 春雷.伏羲式 》 此琴通长 123.2、肩宽 20.3、尾宽 13.9、底厚 1.1厘米。 琴为桐木斫、髹鹿角灰胎,脱漆处露葛布底,通身发小蛇腹断纹。金徽,琴面小弦一侧,约自七徽半至尾际有下陷裂痕一道,面之弧度较圆,左右项腰边沿之...

古琴图片 179 阅读

古琴的实用弹奏技法

古琴的实用弹奏技法

古琴的右手弹弦亦有手指之别与指背甲弹与指面肉弹之别。右手的弹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名指承担的。一般说来,大指与中指力度较强,食指与名指较弱。这四指的弹弦又各分指背甲弹和指面肉弹...

古琴教程 128 阅读

古琴名家【林友仁】简介 林友仁个人照片及档案

古琴名家【林友仁】简介 林友仁个人照片及档案

古琴名家【林友仁】简介 林友仁个人照片及档案 林友仁,祖籍台湾,1938年出生于上海,定居于南京。著名琴家。 林友仁于1956年开始习琴,启蒙于金陵派琴家夏一峰,师承广陵派刘少椿,在国乐大师...

古琴名家 195 阅读

管平湖古琴演奏曲《离骚》视频欣赏

管平湖古琴演奏曲《离骚》视频欣赏

此曲由晚唐琴家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作《离骚》而作。表现屈原一心要在楚国实行政治改革,但理想又不得实现的苦闷。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原曲为九段,后人衍为十八段。该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由管平湖先生...

古琴演奏视频 16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