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冬天,湿度小,需要一定保养方法。
古琴的琴体多采用软木(杉木、桐木、梓木等等),配件(岳山、呈露、龙吟、焦尾等)多采用硬木(紫檀、血檀、紫光檀、乌木、酸枝等),琴体上有大漆调制的灰胎。这三种材料四季的伸缩比各不相同,所以在硬木和灰胎的交界处或硬木之间(常见于岳山与呈露之间)有一定的细小伸缩缝是正常的。而且漆面久之也会产生断纹。
古琴对温度和湿度这两项敏感。
一、温度
一张琴从温暖的室内突然拿到室外,骤降的温度使得琴体降温不均衡则易出问题。所以冬季携琴外出,最好将琴装入琴囊放在琴箱携带。琴囊和琴箱就像保温的厚棉袄,可让琴体慢慢适应外界温度。
如果将在室外长时间放置的琴拿入温暖的室内,亦应该放入琴囊和琴箱。待拿到室内后不要急于开箱拿出,可放置一夜后待其缓慢升温后再拿出使用。
二、湿度
家中如果绿植很少也不养鱼,很少煮水喝茶。那么添置一台加湿器是必要的。这对于人体也有好处;南方琴,到京后可第一时间用保鲜膜把龙池凤沼糊起来,避免面、底板从琴腔内失水。琴体整个表面可涂抹凡士林或护弦膏。尽量与外界隔绝水分交换。
有朋友喜欢在龙池凤沼下放快半湿的小毛巾以给琴体内部加湿,其实这种效果有限,影响太局部了,反而造成琴体小环境湿度不均匀。不如整个屋子用加湿器加湿效果好。
另外有很多制琴师有整套的方法论来保证琴体的稳定,这个不是本期讨论范畴,有机会详述。
文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