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可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但对此事的评估却有分岐,千百年来史家都认为“和亲”是谋求和好,避免侵扰的政策;文学家却认为“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唐.戎昱)民间传说又把这事传为美谈。可谓众说纷云,各执一词。不过,当回溯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由于汉朝初立,百废待兴,一时国力不振。再加上汉元帝任人不当,更是朝政衰弱。这时处于北方的“匈奴更加强盛,经常入寇,破坏边境。汉无力反击,只好用和亲策,求暂时安宁。和亲就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但在当时却有利于人民的休息。”(范文澜《中国通史》)昭君出塞正是在这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王昭君手抱琵琶望,内心是非常复杂和痛苦的。因为放眼望是“不识黄云出塞路”。(宋.欧阳修。黄云:沙漠大凤卷起黄沙故称黄云。)和“大漠风尘日色昏”(唐.王昌龄)的可怕景象。而回头望雁门渐小国渐远。这里用一个“独”字,更强烈地反映出昭君的内心悲哀。本来与她同行的人马可谓浩浩荡荡;迎亲送亲的人员众多,但她却明言孤独,只因她的身份特殊,孤身远嫁的心境无人知晓,只能顾影自怜,独思家邦了!
[唉!悲歌一曲寄声入汉邦。]——这是昭君内心唱出的一曲对父母姐妹的相思,一曲对祖国的缅怀,一曲孤身去他乡的离愁别绪。所以她希望扑面劲吹的朔风载着她的心声飞入中原家邦。让父母得知身负重任的她又是多么身不由己,也要让那些治国之人知道她的痛苦哀鸣。
[话短却情长,家国最难忘,悲复怆。]——这段表明了昭君的心迹。思念国家不用多说亦是真情无限的。作者在这里用一个“复”字,很贴切地写出了她的内心悲伤不断,反反复复,痛苦难消的心境。句中“家国”一词是国家的颠倒,自古习惯是国家国家,先有国而后有家。由于在曲中是受声律的限制才不得已而为之的。
[此身入朔方,唉!悲声低诉汉女念汉邦。]——这里写出了昭君对国家的怀恋。虽然此行是她自请应诏出嫁匈奴,心有为“边民修好”的志愿;但离国家入他邦,毕竟感怀万千。特别是步出雁门要塞,告别国家的时侯,怎不勾起她对国家的眷恋情怀。故此暗暗悲泣。手抱琵琶低诉心声,正是“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宋.王安石)
[一回头处一心伤,身在胡边心在汉。]——她此番嫁作匈奴妇,今后不知家何处,怎不伤心呢?作者在这里准确的表达出王昭君此时此际离别国土的痛苦心情。确是走一步远一程,所以频频回首,但每一次回头望,更加令她触景伤情,感怀良多。正是去国人他乡,“出关争得不回头“(清徐兰《出关》。争得:即怎么能的意思。
[只有那彤云白雪,比得我皎洁心肠。]——在这里王昭君表白自己的内心,她要向世人说明她出嫁匈奴并非是贪恋异邦,更不是卖国求荣。这里说“皎洁”乃是洁白的意思,但前面以彤云比之稍有不合。当然,作音后意不单以白喻之,而是以云雪的纯洁来比喻王昭君的明净洁白的内心;故此不能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来单独解析。
[此后君等莫朝关的看,白云浮恨影,黄土竟埋香。]——这是王昭首要对来送行的国人说的话,劝大家莫记挂着她,别老是遥望关外思念她,免得大家伤感。虽然她知道此行后怕难再回来,必死他乡,葬于漠北;但她不愿别人替她伤心,而应独自承受其中的苦楚。后两句写来诗境动人,非常婉转地反映出昭君的哀叹和怨恨。细细读来更觉得是绝妙好句,不过“黄土”中的“土”字改为“沙”字,这更合漠北的景况,给人塞外环境和特点的想象。表示她死后只能葬在黄沙里,更为贴切,更为凄凉。当然,曲词是受声律的限制的,用字常常要考虑到唱时的和谐。
[莫问我王嫱生死况,最是耐人凭吊,就是塞外嘅一抹斜阳。]——王昭君为边境安宁而自请远嫁匈奴的,故此她已把生死置于度外,正如清代诗人陈子龙赞喻她的那样:“明妃慷慨自请行,一代红颜一掷轻。”(明妃即王昭君。晋代避司马昭讳,故改其为明君、明妃。)在这里王昭君触景感怀,看到塞外斜阳而哀伤。表而上是说斜阳,实是说自己。以斜阳落而感怀自己人生如日暮。这两句颇有诗意,而且耐人寻味。其造意造境相信多少有点儿得益唐代诗圣杜甫缅怀昭君的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诗境引发出来的。
[怕听那鹘鸟悲鸣,一笛胡笳掩却了琵琶声浪。]——联系前句,就不难看出王昭君之“怕”了。大漠黄昏,确是荒凉景况:再加上一声声凄厉的鹘鸟哀鸣,怎不叫人心惊魂离。后一句的胡茄声掩却了琵琶声,表明已进入胡地,中原之声已微弱了。
[一阵阵胡笳声响,一缕缕荒烟迷惘。伤心不忍回头望,惊心不敢向前往。]——作为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当身临漠北时,放眼望那无垠的荒漠当然使她感到迷惘,甚至是恐惧,根本不可能有大诗人王维身临塞上,放眼望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阔感怀。“伤心”和“惊心”两句可谓一气呵成,顺畅自然,非常准确生动地刻画出昭君此时此地,难舍故国,又怕异邦的真实心境。虽然两句用字通白,但非常准确深刻。一是“伤心”一是“惊心”;表现出对国家“不忍”回望免伤心,对异邦“不敢”前往只因心寒。的确写出王昭君这一重情的弱女子的心意,读来令人叫绝。[马上凑凉,马下凄凉,烦把哀音寄我爹娘,莫惜王嫱,莫怪王嫱。]——人当心感凄凉,不管是坐是站或其它姿势都一样。故此马上马下亦相同,只是马上向前走,怕孤身远离国家近胡家,当然凄凉;下马不前思念故国更是感怀良多亦是凄凉。后三句是昭君的心里话,她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因为若是国家强盛,就不用“和亲”,也就不用她自愿远嫁异邦了,但现在国弱民贫,为保境安民才嫁作匈奴妇,故此希望父母理解,也希望父母莫痛心。“莫惜”“莫怪”正是反映出昭君这一凄惋的内心感情。
[未报劬劳恩,我未了心头愿,谁知我思念故国,更恨我地君王。]——王昭君在此表白内心的痛苦。生为儿女,全未报父母养育的大恩大德就远嫁,不过这只因为心有为边民修好的志愿,所以别故国,自请嫁作匈奴妇。但她明白,这一行动,会有人认为她是不思国家,甘愿攀贵。所以慨叹忍辱负重却无人理解,其中甘苦无人知晓。在这里也发泄了她自己的心中怨愤,恨那君王选她入官数载冷落,恨那君王无能治国,最后是“安危托妇人”(唐.戎昱)。
[手抱琵琶,经已泣不成声,难把哀弦震响。]——此处可见王昭君已到了声嘶力竭,哀尽悲难鸣的地步,故此想弹琵琶诉哀声亦无力了。此处用“震”而不用弹,可见其内心之哀怨而要力诉,此字用得很好。
[今日去天涯,他朝倩谁收我的白骨,怕难似苏武还乡。]——王昭君在此出塞路上,思绪万千。她想得很多,想得很远,甚至想到死后的事。人临逆境是很容易想生想死的,不过昭君在这里更多的是想到此行及死后,人们如何对待她。从曲词表面上看好象是她有强烈的忆国回邦的思想,怕自己不能活着归故里,客死异邦,甚至骸骨也没人收殓回国。但实质上她是想自己此行有否人理解,为边城修好之志是否得世人明白而颂扬,象那苏武一样被人理解受人敬仰。苏武是汉武帝时人,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仗汉节(使臣所持信物)牧羊北海,卧起操持,节旌的羽毛尽落,最后不辱使命而归,故得后人传颂。
[烦劳寄语我双亲,莫垂老泪望天涯,当少把我王嫱生养。]——虽然昭君觉得未报父母的养育“劬劳恩”,但觉得此行为的是国家与边民,故此劝父母莫为她悲伤,莫要牵肠挂肚,任她去实现“为保边民修好”的意愿,正是:“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明.莫止《昭君曲》)
[寄语汉宫庭,为我拜上元皇帝。]——这是王昭君的真实心声,其实嫁予匈奴虽是她自请,但实是迫不得巳,假若国家富强,汉朝重振,又何用“和亲”之下策,故此王昭君在这里吐露心声,希望国家重振,皇帝贤明,到那时国力强盛,就会“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同时就不用劳民伤财,挑选民女去应赴了。
[此后莫再挑民女,误了蚕桑。应该爱惜黎民,更应顾念民间痛养。]——这里倒不是王昭君不明“和亲”国策,只是切身处地地想此去番邦,真不如在家养蚕。所以怨来怨去就怨到那皇帝老子的头上;因他广挑民女入宫,但又不予赏识,冷落一旁,故此王昭君怕自己在冷宫中自发而终这才自请出宫嫁予匈奴,但她还是希望皇帝贤明,体恤百姓,今后莫再如此。
[回首汉关徒惜别,梦魂难望到家乡。]——此时此际,昭君已知“一身去国六千里”(唐.柳宗元)了。一出雁门关已是无法逆转了,再回头,再思念国家总在天际云涯的远方,任那魂索梦绕也是难回国家的了。
[待王嫱跪尘埃,拜谢爹娘教养,拜别了汉家姐妹,拜别了护送官韩昌。]——此处可见惜别情长,话语叮咛,——尽把心声在这国门告别之际,尽情地倾诉。作者用了三拜谢句很好地写出昭君依依惜别的心情。
[忽听得一阵阵胡笳,不由人心弦震荡,王昭君,心惶意乱,前路茫茫。]——若听闻乡音当然会倍感亲切,可现在传来的却是阵阵胡笳声响,这怎不令昭君不寒而栗呢?一出雁门关,再闻胡笳声,深知去国已远,身处异地,王昭君又怎不意乱情迷,怎不思绪万千,怎不哀伤感怀!正是:“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明黄幼藻《题明妃出塞图》丹青:指国画。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王昭君的故乡。
终观全曲,可见情词哀怨动人。作者把王昭君步出国门后那内心世界很细腻深刻地描绘出来,非常真切地反映了一个弱女子的哀怨情怀以及思念国家的深情。作者以非常强烈的情怀倾注曲中,使人听来无不为之动情,催人泪下,令人拍案称绝。真是塞外琵琶曲,唱出千古情。(作者:苏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