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知识>

古筝的历史介绍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9-04-15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关于筝的命名,史料中说法不一。有的说筝是由乐器本身的音响效果命名的;有说是二人争瑟取其相争的“争”字而得名的;也有说是因“秦皇奇之,立号为筝”的;还有说是“蒙恬(将瑟)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筝然。”(唐刘贶《大乐令壁记》)。这几种说法,以音响效果具有铮铮的特点而命名的论断比较合理。在历史上,我国有着以音响效果命名乐器的习惯。如磬,是按以物击石发出的“铿、铿”一类音响命名的;瑟则发出了浑厚、柔和的“瑟、瑟”之音。

  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这就说明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

  筝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

  对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

  第一种认为:筝渊源于瑟。唐赵磷《因话录》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宋代《集韵》中载有:“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

  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二人争瑟,由争夺而产生了“筝”,这种说法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只是传说而已。

  第二种认为: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话中,有两处谈到筝,即“弹筝博髀”和“退弹筝而取韶虞”。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筝的说法是靠不住不的。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对蒙恬造筝也持否定的看法。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于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加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第三种认为:早期筝是五弦竹筝,筑身瑟弦。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五弦,筑身而瑟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从历史材料看,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都是竹制,都是五弦。

古筝的历史介绍

  总之,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筝流行于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正如《战国策。齐策》中一段话所述:“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又如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可见筝在民间流行的广泛性。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候瑾《筝赋》中记有:“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是采用移动筝柱来转调的。十三弦筝,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隋代筝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王台卿诗),“调宫商于促柱”(顾野王赋)。

  筝在唐代音乐中广泛使用,如用于礼乐之雅乐中。

  筝在宋代也流行较广。宋陈炀《乐书。宋史。乐志》中记载:“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

  筝的演奏艺术进一步提高,明代已用十五弦筝。据明代《敦煌实录》云:“索函宗伯夷成善弹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

  清代的筝有了新的发展,值得重视的是,清代十四弦筝已用了七声音阶的定弦。在《律吕正义合编》中记载有:“筝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隋宫调设柱和弦以谐律吕,通体用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这里说的“五声二变为七,倍之为十四也”,即指七声音阶定弦。另据记载,清康熙年间,曾有人用筝等四种乐器在宫廷合奏了康熙根据琴曲改编的“平沙落雁”。当时还有人用筝独奏了变调“月风儿”。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筝逐渐流传到全国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等。在延边朝鲜自治州,筝又演变发展为伽揶琴。筝还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传统筝曲据记载可查到汉代的《陌上桑》及民间流传的《天下大同》、《寒鸦戏水》、《高山流水》、《出水莲》、《锦上花》等。在民间流传的有手抄二四谱记录的筝曲,但是一直没有正式的筝谱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编著的《拟筝谱》一书出版。

  筝不仅用于独奏,还在传统民间器乐合奏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占有重要位置。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头曲》广东潮州音乐的传统合奏中都有筝。河南曲剧中筝是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之一。陕西《榆林小曲》也有筝伴奏。

  近年来,筝的演奏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筝的改革也进行了多种实验,制作了多种优质精美的筝(如四川筝、上海筝、苏州筝);筝的转调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已经改革了几种转调筝(如营口张力转调筝,沈阳音乐学院移码转调筝,苏州截弦转调筝,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这些转调筝扩大了筝的表现力,使筝更便于参加合奏和伴奏。

相关文章 推荐

采蘑菇的小姑娘
人气:188
古筝乐谱
采蘑菇的小姑娘
火花
人气:97
古筝乐谱
火花
为什么学古筝还要学乐理?
人气:94
古筝入门
为什么学古筝还要学乐理?
如何理解初学古筝时应注意的问题?
人气:112
古筝入门
如何理解初学古筝时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古筝训练的规范性
人气:233
古筝知识
浅谈古筝训练的规范性
传统古筝名曲《平湖秋月》滑音/大撮
人气:80
古筝乐谱
传统古筝名曲《平湖秋月》滑音/大撮
古筝谱【空山灵雨】
人气:183
古筝乐谱
古筝谱【空山灵雨】
古筝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人气:101
古筝乐谱
古筝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浙江筝派的特色技法及其作用
人气:203
古筝知识
浙江筝派的特色技法及其作用
古筝谱【爱上你我很快乐】
人气:206
古筝乐谱
古筝谱【爱上你我很快乐】
踏浪
人气:135
古筝乐谱
踏浪
古筝谱【浙东锣鼓曲牌】
人气:125
古筝乐谱
古筝谱【浙东锣鼓曲牌】
晨歌《蜀乡风情》组曲之一
人气:142
古筝乐谱
晨歌《蜀乡风情》组曲之一
塔塔尔族舞曲
人气:128
古筝乐谱
塔塔尔族舞曲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爱情诺曼底》羽泉 曲
人气:82
古筝乐谱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爱情诺曼底》羽泉 曲

大家都在看

鉴定唐琴的两种方法

鉴定唐琴的两种方法

我认识唐琴有一个过程,具体讲,我对唐琴的认识,原来也和一般古琴家的认识完全一样,只不过由于工作关系长期接触文物,又学了一点理论,因而在普遍的认识过程中向前发展了一步。我想把这个认...

古筝知识 74 阅读

古筝面板知识

古筝面板知识

古筝面板 河南兰考是中国乐器面板基地,当年焦裕禄书记在兰考为治理沙灾,选择了植树来对抗大自然的侵蚀。50年来,这些桐木被专家发现,非常适用于制造古筝的面板。 很多初学古筝的用户在挑选...

古筝知识 169 阅读

古筝面板上有疤结是好是坏

古筝面板上有疤结是好是坏

古筝面板上有疤结是好是坏 古筝面板有疤结并不就代表着面板不好。疤结有死疤结和活疤结之分,活疤结只是一种类似疤结的纹路,与音色并无影响,只有死疤结才会对音色音质产生影响,古筝,在木板...

古筝知识 76 阅读

筝学刍议

筝学刍议

作者:张俪琼 「筝学」的学科名称在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架构之下,以分支学科的姿态,被中国音乐学界前辈学者提出.筝乐累积了长久的历史传统,拥有广泛的流传人口,形成地方体系的演奏流派...

古筝知识 231 阅读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仍是采用泡桐木制成的,因为红木和楠木都比不上泡桐木密度小,最适合发声及音质的要求,但如果使用坚硬的红木来制作面板,那...

古筝知识 169 阅读

筝之源秦筝与颂瑟

筝之源秦筝与颂瑟

筝之源秦筝与颂瑟...

古筝知识 87 阅读

古筝流派大全

古筝流派大全

古筝的出现,远在秦朝时代,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为因素的变迁,古筝这种乐器也不断的改变,而其乐曲也随潮流不停地变化。演奏方法亦因时代,因地方而不同,加以筝乐的外传。其风格更是变化万千。不过。因史书的...

古筝知识 78 阅读

从筝曲《莲花谣》的诠释论音乐韵律

从筝曲《莲花谣》的诠释论音乐韵律

从筝曲《莲花谣》的诠释论音乐韵律 ...

古筝知识 217 阅读

筝在金陵

筝在金陵

筝在金陵...

古筝知识 192 阅读

古筝名家如何论古筝

古筝名家如何论古筝

作为一名还在刻苦学筝的学生,有时候很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古筝名家同台演奏。可是你知道古筝名家对古筝是怎么看待的么?这里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叶申龙:我们年轻时在学校和赵玉斋老师学筝...

古筝知识 168 阅读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介绍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介绍

《临安遗恨》是中阮演奏家林吉良于1990年创作的一首阮独奏曲,诞生后不久经何占豪改编成为阮协奏曲。由于阮在演奏中缺乏应有的力度,在1992年又被何占豪先后改编为琵琶协奏曲和古筝协奏曲,其中以古筝曲最为出名。...

古筝知识 98 阅读

如何合理安排古筝练琴时间

如何合理安排古筝练琴时间

孩子学琴快慢和家长是否很好地监督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应该给孩子制定科学的练琴时间,做到学习和学琴两者兼顾。 1、定点定时: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好习惯的养成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古筝知识 152 阅读

筝乐中的哭声

筝乐中的哭声

筝乐中的哭声 ...

古筝知识 120 阅读

筝码上的搁弦槽规格是如何确定的?

筝码上的搁弦槽规格是如何确定的?

筝码上的搁弦槽规格是如何确定的?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琴弦如何坐落在适合的搁弦槽内,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配合不理想会严重影响古筝的音质和音色。古筝琴弦共有20个外径规格(1、2弦外...

古筝知识 122 阅读

古筝义甲简论

古筝义甲简论

古筝义甲简论...

古筝知识 15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