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知识>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12-16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民间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民间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兹后,筝常常因之而被称为“秦筝”了。

  筝的早期形制,据汉《风俗通》所引古音乐文献《礼倠记》的佚文,说是“五弦筑身也”,但其时五行学说盛行,究竟是记录的原始筝制还是臆测就不得而知了。现在一般认为,筝是由早期的五弦发展为汉代的十二弦筝,进而为隋唐的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五弦,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筝。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近年江西贵溪春秋崖墓群出土了两张十三弦筝,这件珍贵的文物,弥补了早期文献记载的不足,它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且其形制业已发展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使我们明白了十三弦筝并非产生于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的筝制了,只不过早期的十三弦筝多用之于雅乐,称之为“颂琴”而已。

  汉代早期对于真秦之声的秦筝显然是有所讳忌的,官方记载的音乐史志均未见著录。但民间酒会却往往以弹筝击缶为全部的音乐活动,后世还盛传着邯郸女子秦罗敷弹筝作《陌上桑》之歌的故事,可见西汉时秦筝在民间已经流传很广了。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最初由徒歌,进而为但歌,逐步发展成为六、七种丝竹乐器更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相和歌”,在未歌之前和弄后有所谓“五部弦”、“六部弦”,就是弦乐合奏的前奏和间奏曲。而筝、笛则是其中的主奏乐器。汉代还有《筝笛录》的专书,记录有“胡笳”等曲目,这是筝曲器乐化的开始。而后,又由相和歌产生了纯器乐的“但曲”。张永《元嘉正声伎录》(公元424——453)载有“但曲”七首:《广陵散》、《黄老弹》,《飞龙引》、《大胡笳鸣》、《小胡笳鸣》,《鹃鸡游弦》、《流楚窈窕》等,都是器乐合奏曲,同时也是筝独奏曲。就这些曲子来说,都不是秦声而是楚声;其结构规模,比起西汉“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的筝歌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筝的崛起乃是随着汉代晚期相和歌的兴盛而获得飞跃发展的。

  表演艺术和乐器构造性能的进步总是相互促进的。汉魏相和乐的筝,已基本定型,一个六尺长的上圆下平的琴身,上张十二条弦,高高的柱子,弦急声高,又多用骨甲代指,弹起来筝筝作响。比起声音细微的七弦琴和体积笨重的瑟来,筝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演奏已有了“大兴小附,重发轻随”的勾搭及撮弦、促柱等手法,和今天的弹筝技巧已没有多大差异了。这时演奏的曲目,既有前代的雅曲像《驺虞》、《鹿鸣》等,又有当代民间的新声,正如《古诗十九首》所说的:“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秦筝以其清新美妙的音乐倾倒了无数的诗人骚客,现存古代的筝赋的作者如侯瑾、阮禹、傅玄、贾彬、顾恺之等都是汉末、魏、晋时人;弹筝的名手,除了郝索、陆太喜等民间筝手外,魏文帝、游楚、桓伊、谢仁祖、何承天等王公贵人也竞相习弹,蔚成风气。这一时期是古筝艺术史上空前兴盛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东晋、南北朝继相和乐而起的清商乐中,筝更广泛地用来演奏吴歌和荆楚西曲。有名的吴歌《上声歌》,就是由于筝使用了“上声促柱”的手法而得名;而《三洲》、《采莲》、《乌夜啼》等西曲也是筝常演奏的代表性曲目。可知古筝艺术是不断吸收着民间音乐的营养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的。

  大约在梁陈之际十三弦筝逐渐兴起,到了隋代,十三弦筝在雅乐中的地位已完全确立,但十二弦筝的传统却随着清商乐而流入隋唐燕乐,直到唐末,才因清乐的衰微而为十三弦筝所取代,而其定弦的原则,却被十三弦筝继承下来了。如唐筝中的平调调弦法,其渊源无疑是来自魏晋的清商三调的。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普及的程度,甚至使有着深厚传统的七弦琴音乐受到冷落。弹筝名手辈出: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李从周,崔七等,她(他)们精妙的筝艺常为诗人们所称颂。燕乐的兴盛给秦筝艺术以更为广阔的天地,有名的大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伊州》、《凉州》等,也都曾被吸收为筝的独奏曲。开成中(公元839年)扬州崔氏女所弹的十首筝曲《迎君乐》、《槲林叹》、《秦王赏金歌》、《广陵散》、《行路难》、《上江虹》,《晋城仙》、《丝竹赏金歌》、《红璁影》、《思归乐》,都是二十八至四十几段的大曲;其调名有正商调、分丝调、小石调、双柱调等。《乐府杂录》说筝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用于二十八调,从上述十首曲的调名来看,民间筝乐的调弦法还不止于此数,由此可见高度发展的唐筝水平。

  唐代雅乐中也使用着筝(称为颂瑟),祖孝孙,张文收所考定的十二均旋宫之乐,使筝的旋宫性能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完善。《治筝类要》中所载旋宫十二均,就是转刊的唐代古筝的旋宫方法。

  唐筝丰富的宫调形式和宏大的曲子结构,堪称传统筝乐的顶峰。随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唐筝远传至边陲域外;其绪余下及宋代。影响所至,甚至北宋的琴瑟调品也在借用着筝的调弦方法而弹奏操弄的,这曾使得当时的雅乐家房庶为之感慨不已。南宋经五代、靖康战乱,唐代的许多传统音乐都已散亡,但宫廷燕乐中还有筝独弹,领奏、合奏等多种形式,只此可见唐筝影响之一斑。

  明代筝制已增至十四、五弦,音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只是由于复古思想的影响,筝被看作俗乐,乐人的地位低下,教坊乐户、歌伎伶人,每被官府传唤以筝歌侑觞,如江宁教坊的李节,善弹筝唱歌,受到作曲家和文人的赏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士大夫既不屑为之,弹筝艺人仅靠口授心传,又无力刊刻筝谱,在集诺之风最盛的明清五百余年间,竟无一部筝谱传世,由于没有这个桥梁,至使前代不少筝乐传统,日渐消亡,古曲目及多种定弦的方式,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元明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对筝乐有着很大的影响。明代中叶北方流行一种以筝、琵琶、三弦等乐器合奏与伴唱的“弦索”,其曲目有北词清弹六十余套。这种传统表演方式,后来一直沿传到近代。值得注意的是周亮工《书影》中详细记录了公元1506—1624年间三种不同的筝歌艺术:明武宗时教坊乐人梁三姑,弹筝独步一时,她的表演,唱词间夹有说白,更便于敷演故事情节。弹奏时“洪往舒归,鲸骇鸾续,更时时罕折柱状,已若风雾烟雨、共冷冷也”,她高超的技艺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量。稍晚些时的田玉环,不是梁氏一派,她的筝艺更多受到姑苏、太仓的琵琶和仪征、扬州的陈隋古调的影响,表演时演唱重于弹奏;刘弱弹筝则干脆唱起甘州、桐城诸歌,如北风凄劲、戌土秋怀,正是秦筝慷慨悲歌的遗意。而他的演奏“连丝并拨,雨霰惊飞”,也有着很高的水平。据周亮工的见闻,明代末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绝艺了。

  秦筝自早年传入中原,赵、郑、楚、吴相继流行,后来,随着客家人的三次大迁陟,秦筝又传至闽、粤。古筝艺术的花朵,遂遍及全国各地。流传至各地的筝乐,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民俗、方言等因素长期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音乐互相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在近代发展成为不同的流派。最著名的有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等几大流派,其渊源都可以上溯到清代。这些流派不但具有着各不相同的代表性曲目,有着各具特色的音韵特点和演奏风格;有些在记谱上也有独具的谱式,如山东的花字工尺谱,潮州的二四谱,这使源远流长的古筝传统艺术更为绚丽多彩。

  这些流派的曲目由于历史的和整理记录的条件不同而多寡不一,如中州古调有六十余首,汉阜古谱有四十余首、齐鲁花字工尺谱二十首、武林筝曲十首等。这批珍贵的遗产,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筝艺术的结晶,它不但是我国古筝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关文章 推荐

古筝谱【爱上你我很快乐】
人气:206
古筝乐谱
古筝谱【爱上你我很快乐】
塔塔尔族舞曲
人气:128
古筝乐谱
塔塔尔族舞曲
传统古筝名曲《平湖秋月》滑音/大撮
人气:80
古筝乐谱
传统古筝名曲《平湖秋月》滑音/大撮
浅谈古筝训练的规范性
人气:233
古筝知识
浅谈古筝训练的规范性
采蘑菇的小姑娘
人气:188
古筝乐谱
采蘑菇的小姑娘
古筝谱【浙东锣鼓曲牌】
人气:125
古筝乐谱
古筝谱【浙东锣鼓曲牌】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爱情诺曼底》羽泉 曲
人气:82
古筝乐谱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爱情诺曼底》羽泉 曲
古筝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人气:101
古筝乐谱
古筝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踏浪
人气:135
古筝乐谱
踏浪
火花
人气:97
古筝乐谱
火花
为什么学古筝还要学乐理?
人气:94
古筝入门
为什么学古筝还要学乐理?
晨歌《蜀乡风情》组曲之一
人气:142
古筝乐谱
晨歌《蜀乡风情》组曲之一
古筝谱【空山灵雨】
人气:183
古筝乐谱
古筝谱【空山灵雨】
浙江筝派的特色技法及其作用
人气:203
古筝知识
浙江筝派的特色技法及其作用
如何理解初学古筝时应注意的问题?
人气:112
古筝入门
如何理解初学古筝时应注意的问题?

大家都在看

古筝面板知识

古筝面板知识

古筝面板 河南兰考是中国乐器面板基地,当年焦裕禄书记在兰考为治理沙灾,选择了植树来对抗大自然的侵蚀。50年来,这些桐木被专家发现,非常适用于制造古筝的面板。 很多初学古筝的用户在挑选...

古筝知识 169 阅读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介绍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介绍

《临安遗恨》是中阮演奏家林吉良于1990年创作的一首阮独奏曲,诞生后不久经何占豪改编成为阮协奏曲。由于阮在演奏中缺乏应有的力度,在1992年又被何占豪先后改编为琵琶协奏曲和古筝协奏曲,其中以古筝曲最为出名。...

古筝知识 98 阅读

古筝面板上有疤结是好是坏

古筝面板上有疤结是好是坏

古筝面板上有疤结是好是坏 古筝面板有疤结并不就代表着面板不好。疤结有死疤结和活疤结之分,活疤结只是一种类似疤结的纹路,与音色并无影响,只有死疤结才会对音色音质产生影响,古筝,在木板...

古筝知识 76 阅读

筝乐中的哭声

筝乐中的哭声

筝乐中的哭声 ...

古筝知识 120 阅读

筝之源秦筝与颂瑟

筝之源秦筝与颂瑟

筝之源秦筝与颂瑟...

古筝知识 87 阅读

古筝名家如何论古筝

古筝名家如何论古筝

作为一名还在刻苦学筝的学生,有时候很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古筝名家同台演奏。可是你知道古筝名家对古筝是怎么看待的么?这里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叶申龙:我们年轻时在学校和赵玉斋老师学筝...

古筝知识 168 阅读

从筝曲《莲花谣》的诠释论音乐韵律

从筝曲《莲花谣》的诠释论音乐韵律

从筝曲《莲花谣》的诠释论音乐韵律 ...

古筝知识 217 阅读

古筝流派大全

古筝流派大全

古筝的出现,远在秦朝时代,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为因素的变迁,古筝这种乐器也不断的改变,而其乐曲也随潮流不停地变化。演奏方法亦因时代,因地方而不同,加以筝乐的外传。其风格更是变化万千。不过。因史书的...

古筝知识 78 阅读

筝码上的搁弦槽规格是如何确定的?

筝码上的搁弦槽规格是如何确定的?

筝码上的搁弦槽规格是如何确定的?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琴弦如何坐落在适合的搁弦槽内,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配合不理想会严重影响古筝的音质和音色。古筝琴弦共有20个外径规格(1、2弦外...

古筝知识 122 阅读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 红木、楠木古筝的面板仍是采用泡桐木制成的,因为红木和楠木都比不上泡桐木密度小,最适合发声及音质的要求,但如果使用坚硬的红木来制作面板,那...

古筝知识 169 阅读

筝在金陵

筝在金陵

筝在金陵...

古筝知识 192 阅读

古筝义甲简论

古筝义甲简论

古筝义甲简论...

古筝知识 155 阅读

如何合理安排古筝练琴时间

如何合理安排古筝练琴时间

孩子学琴快慢和家长是否很好地监督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应该给孩子制定科学的练琴时间,做到学习和学琴两者兼顾。 1、定点定时: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好习惯的养成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古筝知识 152 阅读

筝学刍议

筝学刍议

作者:张俪琼 「筝学」的学科名称在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架构之下,以分支学科的姿态,被中国音乐学界前辈学者提出.筝乐累积了长久的历史传统,拥有广泛的流传人口,形成地方体系的演奏流派...

古筝知识 231 阅读

鉴定唐琴的两种方法

鉴定唐琴的两种方法

我认识唐琴有一个过程,具体讲,我对唐琴的认识,原来也和一般古琴家的认识完全一样,只不过由于工作关系长期接触文物,又学了一点理论,因而在普遍的认识过程中向前发展了一步。我想把这个认...

古筝知识 7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