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教程>

古筝的呼吸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5-07-26  

  古筝的呼吸

  (一) 呼吸的根源

  此呼吸非彼呼吸,我们要注意表演实践的呼吸与生理系统的换气的区别。生理系统的换气是为了维持生物体的机能所进行的必要运动。①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而在人身上最直接的表象就是肺部的扩张和收缩。

  而表演实践的呼吸,也就是俗称的“范儿”,在弹拨乐的演奏中更多地体现为提手、落手。我们在欣赏表演时,常说某人的“范儿”很正,指的就是某人表演实践的呼吸很科学。表演实践的呼吸作用最重要的功用在于为欣赏者、表演者提供了句读。在语言艺术中有句读,在音乐艺术中同样也有句读,二者只是在表现手段上有所不同。在生活中我们通过标点符号来实现句读,而在音乐表演中我们却依靠呼吸来表现句读。在传统观念中,权威理论认为,音乐主要是由音准、音时、音强、音色四元素构成。笔者以为,还应把呼吸加入,因为没有句读的文章让人产生歧义,而没有呼吸的音乐同样让人感到迷惑和不从容、不协调。

  不难看出,表演实践的呼吸是建立在生理系统的换气基础上的。这一呼吸的表象就是人身体的协调运动。在古筝演奏中,更大的部分是以肘关节为运动质点,肩关节为轴心的内收外展运动,同时配合以头部的协调运动及上半身的前俯后仰。而这些运动在实践中的运用都是较为繁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表演的实践过程中要遵循生理上的客观事实,进一步的应用和发挥生理呼吸这一规律。简言之,吸气提手;呼气手下落;闭气放弦,也可以在空中做起落运动来延长时值。

  (二)呼吸的种类

  呼吸,这一被常人看作是极其普通的生理运动,在事实上也是有种类划分的。首先呼和吸就是两个不同的运动。其次,在呼、吸的之前、之中、之后插入闭气这一运动,就会形成新的有关呼吸运动的组合形式。

  1、正常的呼吸循环运动

  这一运动过程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是连续音符的演奏。如《临安遗恨》引子部分,在这一段的演奏中,我们没有必要改变呼吸的状态,只需要一直保持正常的呼吸即可。也不需要插入闭气的运动。但是在处理呼吸的先后顺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一种是吸气、弹弦,这样我们的时间相对仓促,就会在起的时候就引导了一个快的因子。另外一种是,我们先吸气、提手,再呼气弹弦,此时因为我们延长了准备的时间,所以就会拉慢节奏,从而有一种新的效果。那么这两种不同的呼吸顺序的选择,则要取决于不同的乐曲理解和要求。第一种,与前面的连成一句,速度的变化将会是,从慢起渐快,形成一个整体。就会有一种一气呵成,也大有岳飞挥戈山河的豪迈。第二种,会有明显的脱节感,但可以把速度拉下来。它是以这样的节奏型为个体,突出显示后面的模进,塑造紧张感。笔者个人选择的是第一种。

  2、闭气与吸气、呼气的组合

  这一呼吸广泛运用于潮州、江南丝竹音乐中。如《寒鸦戏水》的拷板,其中有很多诸如0x 0x 0x0x这样的音型。对以这样的音型,尤其是第一小节,我们无外乎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呼气+吸气,吸气+呼气,闭气+吸气,吸气+闭气,闭气+呼气,呼气+闭气。我们来逐一讨论。我们可以考虑正常的呼吸来演奏。

  呼气手下落空拍,吸气提手弹弦,这样一个循环完成一拍。是一个好的循环,但因为没有准备的过程,很容易落错弦,在快速演奏的时候,因为没有放弦、没有止音,很容易出现杂音等问题;

  吸气提手空拍,呼气落手弹弦,不难发现,手是砸落下去的,很容易出错。另外由于弹弦是在手落下的过程中,很容易有一种由压弦造成的压迫感;

  吸气提手空拍,闭气弹弦并快速放回,这样的过程无异于弄巧成拙。前部分的提手会很潇洒,而后部分的弹弦快速放回则显得很急促,甚至于紊乱。如果是呼气+闭气则是一样的现象。而如果闭气在先就会大不相同。首先我们看闭气+呼气。闭气放弦准备,呼气弹弦(用力方向依然是类似于落弦的下方),这也就形成了“贴后贴”的演奏方法,但是不适用于这里,这种演奏方法表现的声音会略显压力和紧张度,更适合于河南、陕西等地庄重、凝重风格的曲目。而且这种呼吸方式在循环演奏的时候由于生理的需要,还需在呼气之后加入吸气提手的补充,所以也很难适合快奏的需要。

  最后,就剩下闭气+吸气。我们先闭气放弦,吸气提手弹弦,在循环的时候又可以在落手放弦的时候加入短的呼气,则既适应了生理的循环需要,同时又不至于仓促和压迫,同时也可以追求到相当的速度。这也就是“离后离”的演奏方法。如果加入左手的训练,则可以实现左右手的快速轮奏。而在右手单独演奏的时候,不难发现,这是表现《寒鸦戏水》的最佳方案。

  (三)呼吸的意义

  笔者认为,呼吸在演奏训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根本作用。它为演奏贯穿了一股“气”。它可以使快速的练习显得协调,并为快速的手指运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休息、换位的时间。而呼吸的规范、练习和运用在合奏、协奏中显得尤为重要,远远超出了独奏时的地位。笔者曾参加过一些乐团的排练,经常发现,指挥为团员落手不能切入音乐的问题大为苦恼。而笔者认为正是呼吸在作怪。譬如,古筝的合奏曲目《百花引》,全曲第一拍是一个刮奏。指挥一般会有一个准备动作——先是由上而下的起手,然后是由上而下的落手,就在这个落手的同时要求乐手们进入刮奏。而作为演奏古筝的乐手一般会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是放弦准备,抬头,等待指挥的落手;二是吸气,将手悬空准备,一样是抬头等待指挥的落手;三是与指挥的起手同时起手,落手同时落手刮奏。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出现的不同效果。第一种,大家的手都是放在弦上的。在演出时由于一定的紧张度,就难免有人在指挥未落手的时候就奏响了刮奏——提前进入了,也会有人因为拿不定指挥落手的最低点一直到指挥的下一次起手才奏响——晚了,这样就在无形中延长了第一拍刮走的时值,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指挥灵活机动,等待团员,另一种是团员的自我调整,但都是混乱的。第二种,和第一种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就不详细阐述。第三种,指挥与团员是同步的,而且乐手提前跟指挥确定了速度,更有益于后面的演奏。同时,在这里阐述个人的一个美学观点,笔者以为,静止的坐在舞台上是不美观的,诸如手静与弦上、手悬于半空都会给人以紧张、呆板的感觉。而在第三种的起手与落手之间加入不同的闭气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听觉效果,各位读者可以尝试,这里就不详述。

  以上说的是合奏,问题主要在于与指挥的沟通上。而在协奏,呼吸又起到了指挥的作用,用个人协调的呼吸来协调伴奏人员的演奏。如赵曼琴老师的《山丹丹颂》,较为明显的是在曲末,一拍的休止后突进快板。最后一句的快板是乐队的合奏,也就是说,在演奏最后一句的时候,古筝就相当于指挥,要带领这个乐队整齐的切入(当然不排除指挥手势的重要性)。那么在休止时的呼吸就显得极端重要,否则乐队很难整齐的切入。笔者在演奏时是尝试这样处理的:紧承前面的摇指——摇指结束时吸气提手,闭气落手,闭气提手,呼气落手弹弦。整体上在休止的一拍中完成了一个大的提手动作,借以提醒伴奏团员在落手时候的进入。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而在文章的最后,想说明的一点是,以上的理解,仅仅是个人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因为年幼,自然无知,所以以上观点不足以学术,恳求指导。

  结语:很感谢各位专业老师对我的教诲。时至今日,也越来越感觉到古筝演奏这门学问背后的艰辛。从呼吸的角度来看,古筝在民族乐器中并不领先。譬如在二胡的领域内,早就已经解决掉这个问题,最大的表现就是关于弓法的统一上。大家应该注意到,在乐团的演出中,二胡声部很少出现左右开弓的现象,而古筝在合奏中却很容易出现左倾右斜的现象。甚至于有些人在不理解呼吸的前提下,标新立异的提出“将舞蹈引入古筝的演奏”,想来都是非常怪诞、引人发笑的。早些时候,我也曾经认为赵曼琴老师指点我的动作有矫揉造作之嫌,后来参加了乐团,包括在自己尝试创作、编配的时候才越来越意识到呼吸这个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功臣”。一时激动,就提笔写了这篇文章来尝试为“功臣”扬名。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曾与朋友聊到了艺术的个性张扬问题。一些人认为方法上的统一最终会束缚个性的发展,我的观点是相反的。用最简单的道理来说,现代建筑的结构都是美轮美奂的。这都得益于数学家们的精确计量。但是人们在做1+1的时候都把答案写成2,没有异议。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公理,是科学。而艺术也应如此。在科学前提下的个性才是有潜力的个性。一味的张显个性而违背了自然科学,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表演实践中,并不见得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风格的个性化却依然是各个演奏人员所必须追求的。

相关文章 推荐

雪山欢歌
人气:153
古筝乐谱
雪山欢歌
杨妮娜古筝教程高级篇A 杨妮娜古筝教学
人气:174
古筝视频教学
杨妮娜古筝教程高级篇A 杨妮娜古筝教学
一二三四歌
人气:97
古筝乐谱
一二三四歌
轻音乐古筝乐谱《神秘园之歌》
人气:255
古筝乐谱
轻音乐古筝乐谱《神秘园之歌》
踏雪寻梅
人气:150
古筝乐谱
踏雪寻梅
古筝谱【Billie Jean】
人气:158
古筝乐谱
古筝谱【Billie Jean】
古筝谱【刀剑如梦】
人气:130
古筝乐谱
古筝谱【刀剑如梦】
古筝谱【神秘园之歌】
人气:98
古筝乐谱
古筝谱【神秘园之歌】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叹香菱》王立平 曲
人气:81
古筝乐谱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叹香菱》王立平 曲
如何演奏好古筝曲【林冲夜奔】
人气:116
古筝教程
如何演奏好古筝曲【林冲夜奔】
翠湖寒
人气:116
古筝乐谱
翠湖寒
敦煌古筝(694DQ)双鹤朝阳简介及图片欣赏
人气:80
古筝图片
敦煌古筝(694DQ)双鹤朝阳简介及图片欣赏
古筝歌谱【哭道情】
人气:116
古筝乐谱
古筝歌谱【哭道情】
朱雀古筝520型中级演奏古筝简介及图片欣赏
人气:87
古筝图片
朱雀古筝520型中级演奏古筝简介及图片欣赏
相思风雨中
人气:200
古筝乐谱
相思风雨中

大家都在看

古筝学习需要注意什么?2015年10月热点古筝教程合集

古筝学习需要注意什么?2015年10月热点古筝教程合集

【导读】古筝好学吗?有哪些学习技巧?作为业余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小编本篇介绍学习古筝学习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出相关教程100篇相信对广大古筝爱好者有所帮助!学习古...

古筝教程 141 阅读

古筝演奏的姿势

古筝演奏的姿势

古筝演奏的姿势 弹筝的姿势,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场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过盘式、跪式。 由于流派的不同,筝的放置位置、筝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的...

古筝教程 197 阅读

古筝的学习方法

古筝的学习方法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考证,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

古筝教程 157 阅读

古筝独奏曲欣赏

古筝独奏曲欣赏

民族器乐曲,是浩瀚如烟海,灿烂若繁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

古筝教程 161 阅读

古筝曲《闹元宵》的左手按滑音分析

古筝曲《闹元宵》的左手按滑音分析

古筝曲《闹元宵》的左手按滑音分析 闹元宵,古筝独奏曲,作于1956年。是曹东扶的代表作。乐曲描绘了闹元宵的民间风俗场面。 引子以大幅度的急速划弦,连续托劈双弦及长摇指法,渲染出一种热闹...

古筝教程 102 阅读

古筝1弦到21弦从哪个方向算起?

古筝1弦到21弦从哪个方向算起?

古筝1弦到21弦从哪个方向算起? 行业标准和古筝圈内的弦号叫法,都是统一的。和古琴的命名方式不同的是,最细、最高音的弦,弦号最小(古琴为最大)。靠近演奏者一侧的弦号为1号弦,依次向前至...

古筝教程 77 阅读

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

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

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

古筝教程 193 阅读

古筝致“韵”手段分析

古筝致“韵”手段分析

古筝致韵手段分析 古筝是一件以韵补声的乐器,致韵手段有哪些呢? 一、颤音 颤音是左手在筝码左侧弦段做均匀的颤动,使纯净的音变成有规律的变化波形,从而增加音的美感,是古筝演奏常见的、普...

古筝教程 118 阅读

初学古筝阶段选用什么教材?

初学古筝阶段选用什么教材?

初学古筝阶段选用什么教材? 筝分为夹弹法和提弹法。夹弹法主要为传统弹法,多用于演奏传统乐曲;而提弹法主要运用于现代筝曲。因此初学者为打好基础应先学习夹弹法。市场上出售的教材很多,初...

古筝教程 243 阅读

6招搞定最笨的手指,让弹古筝灵活起来

6招搞定最笨的手指,让弹古筝灵活起来

少年中国说 (Live),张杰 古筝弹奏,可以说是一项手指运动,可以说掌握了手指的灵活度,也就基本掌握了古筝弹奏的基础技能。 在人的手指里,无名指最笨。据说原因就在于无名指与中指、小指...

古筝教程 98 阅读

古筝上下滑音

古筝上下滑音

古筝上下滑音 滑音:筝的滑音很丰富,主要有上滑音、下滑音、连线滑音、上回转滑音和下回转滑音五种。分述如下: a.上滑音:右手拨弦后,左手进行按弦,在按弦的过程中使音产生滑动,滑到一定...

古筝教程 225 阅读

古筝的基本功练习

古筝的基本功练习

古筝的基本功练习 筝内的基本功有: 1:坐姿,手型。这关系到以后学习高难度的曲子时能否正确的弹弦,发出需要的音色,关系到能否快速运指,灵活运指。 2:乐理知识的学习。音乐也是一门学问,...

古筝教程 118 阅读

古筝练琴十六字诀

古筝练琴十六字诀

分合分合:就是在弹奏新乐曲时,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地练习。分手练习能集中地体会弹奏方法是否正确,也容易注意到乐曲的各个方面。在分手练习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双手弹奏时,运用正确的弹...

古筝教程 1165 阅读

古筝演奏好【林冲夜奔】技巧

古筝演奏好【林冲夜奔】技巧

古筝演奏好《林冲夜奔》技巧 曲《林冲夜奔》取材于《水浒传》第十回林冲雪夜上梁山,乐曲旋律是王巽之先生根据昆曲《夜奔》改编。描写林冲雪夜投奔梁山时的那种十分凄凉的心情,以及他决心投奔...

古筝教程 107 阅读

古筝音色鉴别

古筝音色鉴别

古筝音色鉴别 古筝音色鉴别:音色、手感、音的稳定性、工艺是评价一台古筝优劣的四大要素。对很多商家而言,外观工艺是灵魂;而对演奏者来说,音色永远是灵魂。没有音色的古筝就是一堆上了油漆...

古筝教程 12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