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知识>

古筝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5-07-30  

  古筝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板头曲分布较广,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传播中心在南阳市。

  一、历史溯源

  河南板头曲起源宋朝,它被称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和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一起并列为我国四大曲种之一,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

  据载,明崇祯年间,板头曲随河南曲子见诸市井。清初,逐渐盛行于上述各地。其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

  二、艺术特色

  在当前流传下来的板头曲中,一大部分是适合古筝、三弦和琵琶单独演奏的,也有一部分是适合多种乐器合奏的。根据它们的演奏特点和在不同场合所起的作用,对于板头曲产生的起因,目前文艺界流传着四种说法:一是聚集人气,吸引观众,为大调曲子的正式演唱作铺垫;二是缓和演出气氛。在不同曲目的大调曲子转场期间,乐队演奏板头曲,以免演员休息、替换时出现冷场现象;三是调弦定调。意在使不同乐器的乐手之间相互默契;四是呈才性,以曲会友。

  板头曲的曲体形式,基本上是68板,即盘头16板,起势6个8板,煞尾4板,民间俗称"老八板",是民族器乐曲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板头曲的内容,有以历史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如《夺筝》、《高山流水》、《苏武思乡》等;有描写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压抑悲伤及闺怨情思的,如《盼夫归》、《思春》、《悲秋》等;有以情景寄意、写景抒怀的,如《满园春》、《春雨细柳》、《寒鹊争梅》等,这一部分板头曲数量最多。

  其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间小调。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开板》、《陈杏元和番》、《打雁》、《赏秋》、《闺中怨》、《上楼》、《下楼》等。曲体大部分为六十八板体,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多变。

  板头曲分为快板和慢板两种。慢板一板一眼,曲调大部分哀怨低沉;快板有板无眼,曲调欢快流畅。由于古筝、三弦等乐器的音域宽阔,音色明亮,音韵优美,适宜于表现板头曲细腻委婉的情绪,大多数板头曲听起来曲调优美,节奏明快,使人进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艺术境界。《思乡》哀怨,听之催人泪下;《打雁》欢快,听之轻松惬意;《高山流水》壮美,听之思绪飞扬;《雁落沙滩》深沉,听之回味无穷……

  三、结构特点

  上面讲到,“板头曲”的特点及其曲体结构关系有不少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八板》的变体,这点和我国多数民间传统乐曲一样。就其曲体结构而言,基本上是属于“八板体”乐曲种类。当然,“板头曲”中也有不少是根据当地的民间音乐、民俗小调改变而成的,也有由大调曲子中的音乐素材发展衍生而成的,但它们仍大多遵循着八板体乐曲的架构。从乐曲手法上讲,八板体乐曲是属于用同一个基本音乐主题变化而成的单曲的“板式变奏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传曲牌《八板》的音调为主题(典型的方法),或选用其他音调为主题,但均是参照传统形象地称其为“母曲”,通过运用以“板式变奏”为主的多种手法,发展衍生出众多艺术特色各异的、表现不同的内容情趣的音乐变体。这其中,地方特色和编创者(往往也是演奏者)个人的艺术素养及风格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正是基于此,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乐种和不同的音乐流派。

  《八板》的原型是由八句旋律组成的,每两句为一单元,四个单元之间相互构成典型的“起承转合”关系,传统上以每一句为一“板”,故此曲被取名为《八板》。该曲牌是宫调式乐曲,全曲共六十八拍,因每一拍击一下手扳,故俗称其为六十八板乐曲。它的“起”和“承”在音调落音及结构关系上是前后呼应的,“转”的特征是在乐句上有了扩展,并且落音也不同于“起”和“承”在音调落音及结构关系上是前后呼应的,“转”的特征是在乐句上游乐扩展,并且落音也不同于“起”和“承”;“合”、“转”中的一句,而且结构也方整而稳定,收束功能很明显。例如《弦索备考》中的《八板》与河南流行的筝曲《单八板》,两曲调为八大句三十四小节,每拍击一板的“六十八板”乐曲,均为宫调式,它们所展示的“八板体”特征非常明显。其中“弦索备考”中的《八板》即为“八板体”乐曲的原型“母曲”,所有“八板体”乐曲--也包括“板头曲”,大多均由它衍变生发而来。

  《八板》的“起”和“承”每句由相同的四小节八板构成,四个乐句依次落在商音“2”、徵音“5”、商音“2”和徵音“5”上,而且“起”的两句旋律基本相同,仅在句末有所区别,这种旋律手法在传统上称为“换尾”,而这样的“起”又称为“八板头”。“转”的第一句扩展了四“板”,两句均落在宫音“1”上;“合”则再次强调了“转”的落音,两句也均落于宫音“1”,并且在结束句重复了“转”的第二句(仅在第一拍上有点差别),成为“换头”。全曲结束句又称“八板尾”。以上分析的《八板》各部分的特征,就是在编创新的“八板体”乐曲时所要掌握和准循的基本程式。《单八板》是《八板》流行于河南省的一种主要样式,由于受河南声的一种主要样式,由于受河南地方风格的影响,以及古筝演奏手法的润色,使其与《八板》的旋律有了少许的差异,尤其第一句的落音变成了宫音“1”。但从总体看来,它仍不失为典型的“八板体”乐曲,而且实际上它也可称是“河南板头曲”的“母曲”。《八板》在各地的“八板体”乐曲中的变体甚多,有些变体的幅度还很大,这是由于地区的不同或表现内容的不同造成的结构、速度、节奏、节拍、旋法与调式等方面的不同所致。但是,不管变化有多么大,它们在音调落音,句法和结构等方面,总或多或少地具有共同之处,即具有“八板体”的结构特点。在编创新的“八板体”时,艺人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利用原型“母曲”--《八板》的可塑性进行精雕细刻,并在有限的六十板中灵活地运用其程式推陈出新,借以抒发各自不同的感触和情趣,从而使《八板》这一有限的素材得以无限地展驰,并最终创出了曲目繁多、丰富多彩的“河南板头曲”乐种。

  四、传承意义

  1949年后,板头曲得以复苏并受到广泛重视。1953年,著名古筝演奏家、板头曲传人曹东扶先生代表河南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板头曲的独特风格在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同年,部分板头曲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整理出版。一代名家曹东扶先生传谱的筝曲《高山流水》、《苏武牧羊》更是传遍神州,远播海外。中国乐器表演课程(本科)教学大纲中的《闺中怨》、《高山流水》、《闹元宵》、《上楼》、《下楼》等都是板头曲曲谱。此后,曹东扶及其后人全力投入板头曲的记录整理和演奏,为传承、保护这一罕见的音乐品种做出巨大贡献。近期,随着大多数传人去世,板头曲正面临凋敝失传的危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板头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章 推荐

敦煌古筝(694DQ)双鹤朝阳简介及图片欣赏
人气:80
古筝图片
敦煌古筝(694DQ)双鹤朝阳简介及图片欣赏
杨妮娜古筝教程高级篇A 杨妮娜古筝教学
人气:174
古筝视频教学
杨妮娜古筝教程高级篇A 杨妮娜古筝教学
相思风雨中
人气:200
古筝乐谱
相思风雨中
轻音乐古筝乐谱《神秘园之歌》
人气:255
古筝乐谱
轻音乐古筝乐谱《神秘园之歌》
如何演奏好古筝曲【林冲夜奔】
人气:116
古筝教程
如何演奏好古筝曲【林冲夜奔】
古筝谱【神秘园之歌】
人气:98
古筝乐谱
古筝谱【神秘园之歌】
朱雀古筝520型中级演奏古筝简介及图片欣赏
人气:87
古筝图片
朱雀古筝520型中级演奏古筝简介及图片欣赏
古筝谱【刀剑如梦】
人气:130
古筝乐谱
古筝谱【刀剑如梦】
一二三四歌
人气:97
古筝乐谱
一二三四歌
古筝谱【Billie Jean】
人气:158
古筝乐谱
古筝谱【Billie Jean】
雪山欢歌
人气:153
古筝乐谱
雪山欢歌
踏雪寻梅
人气:150
古筝乐谱
踏雪寻梅
古筝歌谱【哭道情】
人气:116
古筝乐谱
古筝歌谱【哭道情】
翠湖寒
人气:116
古筝乐谱
翠湖寒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叹香菱》王立平 曲
人气:81
古筝乐谱
古筝流行歌曲简谱《叹香菱》王立平 曲

大家都在看

筝技与乐感 古筝演奏中乐感培养的实施

筝技与乐感 古筝演奏中乐感培养的实施

筝技与乐感古筝演奏中乐感培养的实施 作 者:刘燕 摘 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是根本,而技巧是末节。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乐感的培养实施离不开育人。在长期...

古筝知识 64 阅读

古筝世界十大名曲简介

古筝世界十大名曲简介

世界十大古筝名曲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宝库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分布甚广,历经演变,历史久远。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筝即已成为当时广泛流传的重要...

古筝知识 153 阅读

探讨学古筝与练古筝

探讨学古筝与练古筝

探讨学古筝与练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音色优美,易于入门,近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热衷。古筝艺术从原先的凤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又从普及走向可贺的提高,如今又逐渐不...

古筝知识 114 阅读

古筝一般使用寿命有多少年?

古筝一般使用寿命有多少年?

古筝一般使用寿命有多少年? 任何一样乐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好的古筝最佳使用时期可达20年之久。即便过了最佳期,就作为练习琴也可在10年以上。由于古筝的制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良,各时期...

古筝知识 83 阅读

古筝琴弦的材质变迁

古筝琴弦的材质变迁

制作任何一件弦乐器,首先就要设计好琴弦的振频(张力)与形制(直径与长度),也就是质量与规格。 历史上的古筝弦经历过几个阶段,较早是一般使用动物的筋风干为弦(鹿筋),也有以动物的毛发...

古筝知识 74 阅读

鼓乐筝曲简介

鼓乐筝曲简介

鼓乐筝曲简介 ...

古筝知识 206 阅读

古筝音色如何调到最佳状态

古筝音色如何调到最佳状态

古筝只需要3步将音色调整到最佳状态 作为古筝的学习者,多多少少都听说过新古筝需要开音的问题。那么,开音到底是什么呢? 相信大家都见过练习或表演时的古筝,大家知道从厂家发出来的新古筝为了运输不受损坏,筝体...

古筝知识 218 阅读

古筝曲采茶扑蝶简介

古筝曲采茶扑蝶简介

一首众人听来赞不绝口的民乐,它可以使用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等来演奏。也可以用西洋乐器,如钢琴等来演奏。 它是一首福建民间舞曲,整首曲子描写了茶农们愉快采茶的场景,曲子的旋律高昂、优美。很容易使人身临...

古筝知识 139 阅读

古筝面板知识

古筝面板知识

古筝面板 河南兰考是中国乐器面板基地,当年焦裕禄书记在兰考为治理沙灾,选择了植树来对抗大自然的侵蚀。50年来,这些桐木被专家发现,非常适用于制造古筝的面板。 很多初学古筝的用户在挑选...

古筝知识 169 阅读

关于三国时期的筝乐

关于三国时期的筝乐

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故也称秦筝。早期的古筝,为五弦,筝体为竹制,形式如筑。以后筝弦逐渐增加。东汉许慎和清代训诂家朱骏声分别在《说文解字》和《说文通训定声》中有具体说明。许慎说:蒙恬改为十...

古筝知识 215 阅读

吉玮古筝曲出水莲介绍

吉玮古筝曲出水莲介绍

《出水莲》是传统的广东客家筝曲,中州古调,采用传统的十六弦钢丝筝演奏,音调古朴,风格淡雅,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全曲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古筝知识 102 阅读

传统筝乐

传统筝乐

传统筝乐如何走出困境? 乔建中在《传统与创新──当代筝乐刍议》(《秦筝》2014年第1期)中提到前辈筝乐艺术家留下的中国传统筝乐的时代琴音时指出:如此珍贵的音响,如此经典的演奏,如此浓郁...

古筝知识 210 阅读

古筝名曲广陵散介绍

古筝名曲广陵散介绍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今所见...

古筝知识 180 阅读

论古筝名曲【秦桑曲】

论古筝名曲【秦桑曲】

引言:自1948年郭缉光(曹正)前辈进入南京中央音乐学院执教迄今,古筝的专业教学已然渡过了半个多世纪。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1986年首届扬州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这个阶段中,古筝的技法研究可...

古筝知识 16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