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口琴>口琴教程>

口琴技巧重中之重—呼吸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2-24  

练好布鲁斯口琴至少要过五关(单音、压音、节奏、气息、超吹),其中最重要的一关就是气息问题。

理由:口琴是一种吹奏乐器,既然是吹奏乐器那么气息在吹奏口琴中是至观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与大多数吹奏乐器不同,BLUES口琴最大的特点就是压音,最能突出其压音音色的就是1到6孔的吸气压音,不仅通气量大,而且平常也用的最多。如果不能合理运用气息,往往是一个乐句还没有结束,就感觉已经吸的很“饱”了,甚至学了很久还无法连贯地吹奏一首完整的乐曲。

第一种:鼻子阀门法。李阳超版曾提到过这种方法。具体做法:在吹奏练习中,如果是憋的想呼一口气时,你要做的是:保持住继续演奏不要停,等到下一个呼气音,在呼气吹音的同时用鼻子把剩余的气也同时呼出来。如果是憋的想吸气时,方法和上面所说的正好相反。这样即保持了演奏,又平衡了呼气和吸气量。这种方法也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也许一开始会不适应,或者在用鼻子呼气或吸气的同时,影响了演奏的音色,但只要不断的练习,久而久之,便能掌握。

第二种:胸腹试呼吸法。这是本文要重点讲的内容。

1、什么叫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相对于胸式呼吸而言的。

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这种呼吸方法与生俱来,正是大多数人每天的自然呼吸状态。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这种呼吸方式并非天生,需要慢慢练习才能掌握。

2、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

简单而言,腹式呼吸就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使腹部凹陷的呼吸法。练习方法:双脚站立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双手交叉叠放于小腹前。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後屏住气息1-3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5-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如此循环练习,每天50-100次,或半小时。

也可参考结合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

锻炼过程中还可以做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练习。呼气时,想像有甘露从头顶沐浴而下,呼气是,想像闻一朵清新淡雅的鲜花。呼吸时保持胸腔的充气形状,这是关键。

  在平时的口琴吹奏练习时,不断融入这种呼吸方法,时间长了慢慢就会掌握。方法掌握后,可逐步扩展增加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等。

以上讲的都是“顺式腹式呼吸”,另有“逆式腹式呼吸”与之相反,不列入本文论述范畴。

3、腹式呼吸的好处

(1)有益于提高布鲁斯口琴的演奏水平

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采用腹式呼吸可以使“用气量”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从而大大提高布鲁斯口琴吹奏的力度和速度。

(2)有益于身体健康

吹口琴是否有益于健康,关键在于气息的合理运用。呼吸不当,会出现憋气、头晕、眼花等不适反应;气息运用得法,则能成为一种健身养生之法。

坐办公室的人,由于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加上长时间用脑工作,机体的耗氧量很大,进而造成脑部缺氧。于是白领们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 美国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确。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

所以学会腹式呼吸,并通过练习布鲁斯口琴每天加以实践和锻炼,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

  做腹式呼吸时,可以使内脏得到有节奏的压力按摩,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疲劳,并且扩张血管。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後便成为α状态。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防止衰老,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有助于创造力的开发。

所以,人们发现吹口琴的人往往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加年轻,而且更具有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

复音口琴谱 地上星
人气:334
口琴乐谱
复音口琴谱 地上星
什么是口琴后加伴奏?口琴后加伴奏的口琴训练法
人气:103
复音口琴教程
什么是口琴后加伴奏?口琴后加伴奏的口琴训练法
口琴简谱[英雄的黎明]
人气:215
口琴乐谱
口琴简谱[英雄的黎明]
铜角口琴音阶排列图
人气:299
口琴入门
铜角口琴音阶排列图
吹奏口琴三个音区的音阶
人气:189
口琴教程
吹奏口琴三个音区的音阶
复音口琴简谱【高举革命大旗】王庆隆编配
人气:271
口琴乐谱
复音口琴简谱【高举革命大旗】王庆隆编配
【BD口琴谱】草原晨曲 带五线谱
人气:189
口琴乐谱
【BD口琴谱】草原晨曲 带五线谱
那些花儿
人气:1396
口琴乐谱
那些花儿
半音阶口琴简谱【落花笺】中国流行通俗歌曲
人气:200
口琴乐谱
半音阶口琴简谱【落花笺】中国流行通俗歌曲
Jimmy蓝调口琴教程8:压音 Bending
人气:472
口琴教程
Jimmy蓝调口琴教程8:压音 Bending
通宝TOMBO十孔口琴NO.1210【FOLK BLUES MARKⅡ】详细参数说明,价格及简介图片
人气:147
口琴图片
通宝TOMBO十孔口琴NO.1210【FOLK BLUES MARKⅡ】详细参数说明,价格及简介图片
复音口琴简谱《南泥湾变奏曲/马可曲》十级:分解和音奏法
人气:441
口琴乐谱
复音口琴简谱《南泥湾变奏曲/马可曲》十级:分解和音奏法
口琴合奏谱【波兰圆舞曲】简谱 难易程度中等
人气:526
口琴乐谱
口琴合奏谱【波兰圆舞曲】简谱 难易程度中等
陈岍布鲁斯口琴教学 第十课(DRrockmusic)
人气:755
口琴视频教学
陈岍布鲁斯口琴教学 第十课(DRrockmusic)
口琴乐理知识《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
人气:119
口琴教程
口琴乐理知识《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

大家都在看

口琴八度和音奏法与练习乐曲谱

口琴八度和音奏法与练习乐曲谱

口琴八度和音奏法 练习(八) 1.八度和音基本练习 2.八度和音练习曲...

口琴教程 248 阅读

口琴三度提琴奏法与练习乐曲谱

口琴三度提琴奏法与练习乐曲谱

口琴三度提琴奏法 练习(十二) 1.三度提琴奏法基本练习 2.三度提琴奏法练习曲...

口琴教程 80 阅读

口琴混合练习与乐曲实奏

口琴混合练习与乐曲实奏

当你已经练习完中音部音阶后,接下来让我们再继续完成低音部与高音部的音阶。 低音部与高音部的音阶最困难的就是位置很不规则(严格说来还是有规可循) 不过我们还有一些难题要解决: 1.低音部的音簧很容易受到嘴型的变化而...

口琴教程 136 阅读

口琴基本乐理之音符的种类

口琴基本乐理之音符的种类

口琴基本乐理之音符的种类...

口琴教程 199 阅读

口琴低音伴奏教程

口琴低音伴奏教程

低音伴奏 1.低音弱拍伴奏 2.低音弱拍伴奏练习 3.低音强拍伴奏练习...

口琴教程 253 阅读

口琴琶音奏法知识与练习曲

口琴琶音奏法知识与练习曲

口琴琶音奏法知识与练习曲...

口琴教程 218 阅读

闪图详解口琴的压音与震音,超实用!

闪图详解口琴的压音与震音,超实用!

【小编寄语】不错的口琴的压音与震音图文示范教程,图片毕竟和真人不一样,如果非要认为我也没办法。这个只不过是叫大家认识用什么地方去压音而已。关键的还是要自己去感受! 前两个是压音,图...

口琴教程 393 阅读

实用单音奏法

实用单音奏法

实用单音奏法...

口琴教程 207 阅读

口琴手震音奏法知识

口琴手震音奏法知识

口琴手震音奏法知识...

口琴教程 216 阅读

复音口琴高音伴奏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复音口琴伴奏基础与技巧

复音口琴高音伴奏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复音口琴伴奏基础与技巧

复音口琴高音伴奏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复音口琴伴奏基础与技巧...

口琴教程 168 阅读

吹口琴需要注意什么?川口章吾口琴吹奏法13条 口琴演奏必读

吹口琴需要注意什么?川口章吾口琴吹奏法13条 口琴演奏必读

吹口琴需要注意什么?川口章吾口琴吹奏法13条 口琴演奏必读 摘自川口章吾的口琴吹奏法(1929年版,黄涵秋译) ...

口琴教程 211 阅读

<font color='#339900'>压音吹奏技巧</font>

压音吹奏技巧

压音技术涉及到琴、音乐和口琴的很多因素,为便于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我们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一下压音吧。 简介 压音是一种利用嘴唇、舌头、口腔空间、力度、气流、甚至喉咙等口腔内部分肌肉的变化,可以让你在口...

口琴教程 372 阅读

初学阶段的口型

初学阶段的口型

初学阶段的口型...

口琴教程 23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