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的作品常常用奇怪的浑名。交响曲有《熊》、《母鸡》、《哲学家》、《校长》、《呆子》、《火灾》、《猎》、《奇迹》等等;弦乐四重奏有《青蛙》、《剃刀》、《骑手》、《日出》、《小鸟》、《云雀》等等。这些浑名,大部分与乐曲的特点和内容无关,只不过是为了区别许多作品,后来添加的,弦乐四重奏《云雀》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云雀是报春的鸟,它的啼声使人清爽和感到明朗。海顿给他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64号之5)加上“五雀,的浑名,就是因为乐曲的第一乐章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的明快的第一主题旋律仿佛是在天空鸣啭的云雀。虽然海顿并没有故意去模仿云雀的啼声,但是,每当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春天的气息弥漫大地时,你自然会想起要欣赏这首乐曲了。
据说海顿一共写过74首弦乐四重奏。海顿既是“交响乐之父”,又是“弦乐四重奏之父”。在每一个领域里他都同样 地占有重要的地位。“交响乐之父’’给人以养父,的感觉而“弦乐四重奏之父”却是名副其实的完成了亲生父”的任务。音乐评论家爱因斯坦说:“弦乐四重奏是海顿最大的功绩,而且是他对整个音乐的最大的贡献。海顿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也就是从25岁开始,直至75岁为止,在整个创作期中都创作过弦乐四重奏。那些四重奏像镜子一样反映了他的不同的创作时期,在这一点上,他和贝多芬很相似。而且,在搁笔不写交响乐之后仍然写弦乐四重奏,这也说明了他俩在创作当中把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放在了同样的位置上。不过,贝多芬创作了17首弦乐四重奏,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被当作佳作经常演奏,而且很多录为唱片。海顿的情况就很遗憾,他的早期作品已经很少听到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当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总标题为《太阳四重奏》的作品第20号所包括的6首乐曲了。这部《太阳四重奏》是1772年,海顿40岁时写的,那时他已在匈牙利王子埃斯特哈齐门下工作了11年。40岁已是不惑之年,是对自己的作为有自信的年龄了。大器晚成的海顿已经升任埃斯特哈齐的宫廷乐长6年、交响曲已写了40部、弦乐四重毒也。写了30部,此外还有许多协奏曲、室内乐和器乐曲,他正在充满自信地接连不断地写出不愧于被尊为“父”的弦乐四重寒。
这支被称为“云雀”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六十二号之五)是海顿为埃斯特哈齐的宫廷乐队的小提琴师约翰‘托斯托所写。海顿出身穷苦,他体恤下情,常常和下属队员们谈论家常,并且为了发挥他们的特技而写作品,深受爱戴。这位托斯托很会投机,他以妻子娘家为后盾,出入企业界,同时又充当音乐经纪人,相当活跃,在维也纳音乐界和社交界里也颇有势力。他委托海顿创作了作品第五十四号’作品第五十五号(即“托斯托’’《第一弦乐四重奏》)和作品第64号(托斯托《第二弦乐四重奏》)共计1 2首乐曲。在托斯托《第一弦乐四重奏》当中包括了著名的《小调四重奏》(剃刀),‘‘托斯托’’《第二弦乐四重奏》中则以云雀”最负盛名。顺便解释一下,《a小调四重奏》(剃刀)这一标题和乐曲内容并无关系,当时,海顿正在用一把钝剃刀刮须,十分捅苦,恰巧友人布兰特赠送新剃刀,于是,作为答谢,写了此曲。不过,这只是姑妄之言而已,不足为凭。然而,云雀,不仅第一乐章,就连最终乐章也充满了令人联想小鸟鸣啭的无穷动式的旋律。全曲都与云雀这一爱称相符,明朗、欢快是此曲的特点。当然,在海顿所作的74首弦乐四重奏当中它在音乐上最成熟,最富有海顿的气质。法国19世纪的大文豪司汤达,在他青年时期写作的海顿传中,把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比喻为4个人在沙龙里高谈阔论。
第一小提琴是一位机智的健谈者,他总是提出话题,并且很挥洒自如地引导着对话。
第二小提琴抑制着自己,专门照顾别人。仿佛是温厚的绅士。
中提琴是饶舌的女人,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给人家的对话增加了温暖。
大提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喜好格言的绅士。只要他口中吐出简练的格言,在座的就都噤声不语了。司汤达的比喻是否得当,请你亲自判断。不过,偶而作一下司达式的欣赏,也是一种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