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名家名曲>外国名家名曲>

英国著名音乐家:凡·莫里森(VanMorrison)个人资料及照片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11-28  

  凡· 莫里森(Van Morrison) ,原名乔治·伊凡·莫里森(George Ivan Morrison),生于1945年8月31日,出生地-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城。全才,作词家、作曲家、歌手,乐器演奏者,能演奏吉他、口琴等8种不同乐器。他是音乐界的奇人,在音乐界已经工作了五十多年。他的母亲曾是一名爵士歌手。受家庭影响,他很小就对布鲁斯和爵士乐有浓厚的兴趣,15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学校去玩音乐了。

  他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式复杂而多变的,既属于灵魂乐类Soul Music,也属于摇滚乐类Rock&Roll;既有欧洲的Celtie凯尔特音乐风格,又有美国的Country乡村乐风格;既有Jazz爵士乐风格,又有Blues蓝调乐风格;既有Folk民间乐风格,又有Blue-Eyed Soul蓝眼灵魂乐风格。

  从西元十七世纪开始,北爱尔兰因为种族、文化、宗教、政治与阶级的对立,成为分离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同时三十多年来,KB攻击与流血冲突更是弥漫著北爱尔兰地区。然而,在这样动汤的环境里,仍然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音乐人,Van Morrison范。 莫里生就是其中一位。俨然是摇滚音乐界传奇的Van Morrison,不但是爱尔兰近代民谣革命运动代表之一及摇磙的精神宗师,他在创作及演唱方面的革命性作风,更已渗及整个西洋乐界近卅年来的发展行径。

英国著名音乐家:凡·莫里森(VanMorrison)个人资料及照片

  来自于北爱尔兰首都Belfast贝尔法斯特的Van Morrison范。 莫里森,出生于1945年。1963年时,参与北爱尔兰六零年代非常重要的蓝调摇磙乐团─Them乐队,主要负责音乐创作与主唱。Van Morrison待在Them乐队的3年多的时间,也是Them乐队成绩斐然的辉煌岁月,但就在唱片公司主导乐团的音乐方向日益严重之际,Van Morrison痛苦地决定离开乐团,并且开始了个人的音乐生涯。1967年,Van Morrison发行了他的个人首张专辑“Blowing Your Mind / 震荡你的思想”,这张专辑不但是Van Morrison个人音乐生涯的里程碑,也是整个西洋乐坛最为尊崇的经典专辑之一。脱离了原本调性较软的Them乐队,使得Van Morrison在个人首张专辑“Blowing Your Mind ”中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得以展现在更多元的曲式中。开场的是一首轻松中带有年轻活力的Brown Eyed Girl / 棕色眼睛的女孩,过耳难忘的吉他前奏已是经典中的经典;长达九分多钟的T. B. Sheets,却变成一首老成的蓝调佳作;西班牙的玫瑰 / Spanish Rose转换成流畅的抒情歌曲,到了Who Drove The Red Sports Car ( 谁驾驶着那红色跑车)又充满了浓浓的灵魂味。Van Morrison如同紧贴著心灵的唱腔,和他多变的创作曲式一样令人叹为观止。而开场曲“Brown Eyed Girl”,简单轻松的三和弦中带著淡淡拉丁味的曲风、经典的吉他前奏加上Van Morrison独特叙事风格的歌词,让这首歌曲,成为Van Morrison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1967年 - 1973年,他结婚后住在美国,离婚后返回了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

  他于1963年组织了"他们(Them)乐队,出版了两张专辑《他们》和《还是他们》(Them Again),其中有几首单曲《亲爱的不要离开》(Baby Please Don't Go)、《夜晚来临》(Here Comes the Night)、《格洛丽亚》(Gloria)和《神密的眼睛》(Mystic Eyes)。在全美巡演后,莫里森对美国的音乐商业感到失望,于是又回到爱尔兰。后来,制作人伯特。伯恩斯(BERT BERNS)邀请他重返美国为伯恩斯新成立的公司录制唱片,莫里森答应了。他的第1张单曲《棕色眼睛的姑娘》(Brown Eyed Girl)于1967年进入了美国排行榜前10名。他的头两张个人专辑都是在此时期发表的,中包括经典之作《让你心醉神迷》(Blowin'Your Mind,1968)。而后他推出了专辑《星际星期》(Astral Weeks)。莫里森在1970年推出《月宫舞》(Moondance)。1973年,他得在一支10人乐团"苏格兰灵歌管弦乐团"的陪同下,开始了他的首次大规模欧洲和北美洲巡演。《维登。费利斯》专辑问世后,他暂别摇滚舞台。

  1977年复出。录制了唱片《转变时期》(A Period Transition);1978年又录制了《波长》(Wavelength);1979 年推出了《走入音乐》(Into the Music);1980年专辑《普通一员》(Common One)发表;专辑《美景》(Beautiful Vision)于1982年出版;《无法诉说的衷情》(Inarticulate Speech of the Heart)于1983推出;1984年《贝尔法斯特大歌剧院现场》(Live at the Grand Opera House,Belfast)发行;《奇念》(A Sense of Wonder)于1985年面世。在80年代的音乐中,莫里森追求的是纯精神主题,具有乡村流漫主义情调。这些音乐充分体现了莫里森致力于对音乐本身内涵的挖掘,把它作为"一种治疗的力量……一种药物"来加以阐述。《现在为时已晚》(It's Too Late Stop Now,1974)则收有他鼎盛时期的现场演出。

  1988年,他与"酋长"(The Chieftains)乐队录制了一张爱尔兰传统音乐专辑《爱尔兰人的心跳》(Irish Heartbeat);1990年,出版了《范·莫里森精选辑》(The Best of Van Morrison)。此后莫里森几乎每年都要出版一张专辑。1995年,他出版了《像这样的日子》(Days like this),这是他第22张专辑,内容大都是他28年来的首次出版的作品。同年年底,他录制出版了一张爵士乐专辑《这还要持续多久?》(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1年后,他录制了一张向爵士钢琴家本·协兰(Ben Sidran)和阿利森(Allison)致敬的专辑《莫里·阿利森之歌:告诉我点什么》(Songs of Mose Allison: Tell Me Something)。1997年初,他出版了专辑《治疗的游戏》(The Healing Game)。

  Van Morrison是与Jim Morrison同时代的歌手,甚至因两人在创建初期的大门乐队共同合作而名噪一时。多少年过去了,Jim Morrison如今躺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里,或许他的灵魂还未能安息。对于生命疯狂的求知和探索使Jim Morrison变得如魔鬼一般的狂野。他打开了那扇原本对于世人紧闭的感知大门,艺术的创造于是开始意味着对道德规范的挑战。归于尘土之后,上帝是否能够原谅他所作的一切?而Van Morrison则早早感受到了神灵的召唤,在Jim Morrison的破坏性达到极至的时候,他悄悄卸下身上耀眼的光环,开始了另外一种探索……

  Van Morrison走过了这样的历程:诗人- 摇滚乐手-民谣歌手- 布鲁斯音乐家- 音乐的智者。这位具有爱尔兰血统的年轻人在摇滚乐最辉煌的年代里离开了那个令人眩目的舞台,远远的躲进乡村一个听起来过时,单调,乏味而又孤独的名词。和Jim Morrison一样渴求解读生命的过程中,Van Morrison发现在城市的喧闹中,一切变得越来越复杂,思想也越来越浮躁。于是乡村的宁静和清灵使他产生了返朴归真的愿望。70年代的他象一个善于思考和著作的学者,在飞速发展的工业社会里向读者推出一本本冷静,拙朴,智慧的书籍。早期的"Saint Dominic's Preview "专辑中,依稀还可以看到当初摇滚青年的身影Jim Morrison肩批长发,穿着裤裆破洞的喇叭裤,手里抱着吉它,坐在大门前的台阶上。但是他的脸上没有时髦的不羁和叛逆,取而代之的是专注、虔诚的表情,以及充满求知和渴望的眼神。在歌曲中他不停地唱道:"I shall search my soul, I shall search my very soul/我要寻找我自己的灵魂 "。

  Van Morrison的音乐风格在70年代后期逐渐成形。他把77年推出的一张专辑命名为"A Period of Transition",暗示了他本人思想的转折。其音乐风格的最大转变则是蓝调乐味道越来越浓重。吉它伴奏角色的转变;沉厚的嗓音;时而喃喃,时而高嚎的演唱;不断重复的音乐章节,一切让人几乎要相信这也许是一位黑人歌手。"A period of Transition"中,Van Morrison又是一手支着脑袋,侧头仰望,陷入沉思。

  进入而立之年,他并没有从时代和生活的困惑中解脱。Van Morrison再一次回归根源,来到家乡爱尔兰。在这块颇受艺术神灵垂青的绿色土地上,他似乎找寻到了某种音乐的灵感和内心的平静。尽管风格一如既往同样跳跃的R&B 节奏;依然激情的演唱,Van Morrison却展示了一幅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碧绿的山野(Cleaning Windows),安详的村庄(Aryan Mist),蜿蜒的河流(Across the Bridges),古旧的桥梁(Across the Bridges),大地的孩子(Celtic Ray ),爱情的光芒(She Gives Me Religion ),与谬斯的对话(Solid Ground),以及种种梦幻与现实交替,现在与过去混合的美丽幻象(Beautiful Vision)他用音乐为听者和自己建造起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世界,并深深沉醉其中。Van Morrison自始至终受到祖先爱尔兰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风琴,以及后期的风笛是几乎每张专辑必不可少的乐器。奇怪的是,这些充满乡村与自然气息的作品中,典型的吉它伴奏难以寻觅。Van Morrison用极其都市化的爵士与布鲁斯萨克斯、贝斯、钢琴、和声等表现出了十分根源的情绪。这一点可以说是他音乐上的一大突破,也是他为众多音乐家尊重的重要原因。

  R&B 成了Van Morrison最终的归宿,是他挣扎多年,苦苦追寻的答案。也是一种回归和一种解脱。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音乐定位,也是生活态度的总结用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诠释生活的深层意义。(令我想起费里尼电影中的台词:"我曾经寻找过,可是我没有找到但是生活本来应该是快乐的")如在"No Religion "中,他唱道:

  We didn't know no better

  我们不曾知道没什么更好的

  And they said it could be worse

  而他们说-也许会更糟

  Some people thought it was a blessing

  有些人认为这已经是受到上帝的祝福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it's a curse

  而另一些人说那是魔鬼的诅咒

  It's a choice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

  这只是在虚幻和事实间某种选择

  就试图把一种辩证的思维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带给听歌者。而另一首歌"This Weight / 这重压"是Van Morrison对自己音乐历程的某种反思:

  In the very first it was rock 'n' roll

  刚开始曾是摇滚乐

  Set me free in body and soul

  让我身魂自由

  But this weight is just bringing me down

  但这重压使我越来越不愉快

  It's never satisfied every time I go to town

  每每我去镇上次次让我失望

  在一首名为"The Healing Game"中,他则重复表达了一种积极的音乐观念,认为音乐是治疗心灵创伤的愈合剂,并给自己从事的事业赋予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Down those ancient streets

  在那些古老的街道

  Down those ancient road

  在那些古老的街道

  Where nobody knows

  那儿无人知晓

  Where nobody goes

  那儿无人知晓

  I'm back on the corner again

  我已经悄悄回来

  Where I've always been

  回到一直居住的地方

  Never been away

  从未离开

  From the healing game

  从未离开疗伤之戏

  不能说Van Morrison的音乐是快乐的,但是听他的音乐,往往感到一种独特的平静。或许是其中音乐元素的丰富,或者是从中渗透出来的思考的力量。已近暮年的Van Morrison淡泊名利,和他合作的大都是爱尔兰本地的音乐家。除了出唱片,他基本上不做任何公众宣传,始终和这个世界的喧闹繁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And Holywood ain't no good, I would rather be like Robin Hood")。看他后期的几张专辑,都只有黑白两色,Van Morrison依然沉默和思索的神情,独自走在树木葱郁的街头。但是厚厚的墨镜遮住了以往锐利,深思的双眼。或许他的心中,依然沸腾着对于生活的热情,只是不愿表露而已。一如他歌中所唱到的:

  There is a presence deep within you

  你的灵魂深处有种存在

  Some people call it higher power in flame

  有些人说它是-燃烧着的更高力量

  When the leaves come tumbling down,remember

  还记得枯叶曾纷纷坠落摇摇摆摆

  I'll be waiting on,waiting game

  我将继续着等待,这等待的游戏

  I'll be waiting on,waiting game……

  我将继续等待,这等待的游戏

相关文章 推荐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鞠秀芳
人气:129
中国名家名曲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鞠秀芳
音乐名家、器乐名师简介:包丽娜
人气:186
中国名家名曲
音乐名家、器乐名师简介:包丽娜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梁红
人气:176
中国名家名曲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梁红
侯蓓
人气:199
中国名家名曲
侯蓓
许燕明
人气:262
中国名家名曲
许燕明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张朝
人气:213
中国名家名曲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张朝
杨九华
人气:118
中国名家名曲
杨九华
马勒克.雅诺夫斯基(Marek Janowski) 歌剧女武神(Die Walküre - Opera)
人气:148
外国名家名曲
马勒克.雅诺夫斯基(Marek Janowski) 歌剧女武神(Die Walküre - Opera)
李秀齐
人气:199
中国名家名曲
李秀齐
音乐名家、器乐名师简介:刘述贵
人气:70
中国名家名曲
音乐名家、器乐名师简介:刘述贵
爱琪.阿尼尔 Ezgi ANIL
人气:164
外国名家名曲
爱琪.阿尼尔 Ezgi ANIL
德国音乐作曲名家《马克斯·雷格 Max Reger》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人气:69
外国名家名曲
德国音乐作曲名家《马克斯·雷格 Max Reger》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肖菲
人气:132
中国名家名曲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肖菲
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人气:207
外国名家名曲
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AramIlitchKhatchaturian)个人资料及照片
人气:203
外国名家名曲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AramIlitchKhatchaturian)个人资料及照片

大家都在看

世界歌剧作曲家档案 歌剧作曲家介绍

世界歌剧作曲家档案 歌剧作曲家介绍

世界歌剧作曲家档案 歌剧作曲家介绍 (自A至Z) A ●Adam,Adolphe亚当 (1803-1836):法国作曲家,写过七十多部歌剧,但都没有他的芭蕾舞 剧《吉赛尔》(1841)来得有名. ●Albeniz, Isaac阿尔贝尼斯(1860-1909):西班牙作曲家,是现代西班牙民族...

外国名家名曲 445 阅读

神秘园(Secret Garden)--来自神秘园的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神秘园(Secret Garden)--来自神秘园的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成立于1994年的神秘园(Secret Garden),是由两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乐界享有盛誉,曾为不同的音乐家担任作曲、监制并身兼键盘师的罗尔夫勒夫兰(Rolf Lovland),他是神秘园的灵魂;另一位则是...

外国名家名曲 131 阅读

英国音乐作曲名家《Fred Frith》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英国音乐作曲名家《Fred Frith》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Fred Frith) 从事职业:作曲 艺术风格:先锋\实验 所在地区:英国 人物介绍 Fred Frith在中国有不少粉丝,但更多的情况是被当作John Zorn身边的打杂角色。 这个情况很有趣,在中国,John Zorn更像是一个符号,象...

外国名家名曲 137 阅读

威利 史密斯(willie smith) 手指巴斯特(Finger Buster)介绍

威利 史密斯(willie smith) 手指巴斯特(Finger Buster)介绍

威利-史密斯曾长时间的担任布鲁斯传奇Muddy Waters的乐队鼓手,在史密斯去世的半年前,另一位布鲁斯传奇人物威利-帕金斯(Willie Perkins)于97岁高龄时告别人世,而这两位在今年病故的威利凭借着发行于2010年的《Joi...

外国名家名曲 104 阅读

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小夜曲(Serenade No. 13)

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小夜曲(Serenade No. 13)

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1885年5月14日1973年7月6日);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作品最顶尖的诠释者之一。有着绝佳幽默感,话锋辛辣的克伦佩勒,其个人经历...

外国名家名曲 103 阅读

英国作曲家、指挥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个人简介及照片

英国作曲家、指挥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个人简介及照片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英国作曲家、指挥家。自幼随父亲学钢琴与小提琴,异常勤奋,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1885年承父业任伍斯特教堂风琴手。他的音乐真实自然,富于创...

外国名家名曲 192 阅读

古典轻歌剧创始人:雅克·奥芬巴赫个人资料及照片

古典轻歌剧创始人:雅克·奥芬巴赫个人资料及照片

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年),德籍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他面向大众,把舞台剧的传统、喜歌剧的形式、巴黎林荫路的活报演出与城市民谣相结合。 奥芬巴赫,于1...

外国名家名曲 187 阅读

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音乐《春之祭》介绍

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音乐《春之祭》介绍

水都威尼斯圣米开勒寺院的墓地里,安眠着与现代芭蕾渊源很深的两位巨人,一位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主持人加吉列夫(18721929),还有一位就是被加吉列夫发现而成名的大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斯特拉文斯基逝...

外国名家名曲 98 阅读

法国管风琴演奏大师-玛丽.克莱尔.阿兰(Marie-Claire Alain)介绍

法国管风琴演奏大师-玛丽.克莱尔.阿兰(Marie-Claire Alain)介绍

玛丽克莱尔阿兰1926年出生于法国,是作曲家阿兰的妹妹。她不仅是当代法国第一流的管风琴演奏大师,而且是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长年从事音乐教育。她对音乐史和音乐理论造诣精深,其演奏亦凝练贴切,具有大家风范。...

外国名家名曲 215 阅读

美国音乐指挥名家《钟健 Jerry Junkin》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美国音乐指挥名家《钟健 Jerry Junkin》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钟健 (Jerry Junkin) 从事职业:指挥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现代音乐 所在地区:美国 人物介绍 钟健(Jerry Junkin)教授是管乐界上举足轻重的指挥家之一。他现为香港爱乐管乐团音乐总监、美国达拉斯交响乐团艺术...

外国名家名曲 199 阅读

英国音乐作曲名家《皮特·格拉汉姆 Peter Graham 》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英国音乐作曲名家《皮特·格拉汉姆 Peter Graham 》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皮特格拉汉姆 (Peter Graham ) 从事职业:作曲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现代音乐 所在地区:英国 人物介绍 Peter Graham ,1958 年生于苏格兰的拉纳克郡Lanarkshire,是英国最知名的管乐作曲家之一。毕业于英国爱丁...

外国名家名曲 156 阅读

意大利音乐作曲名家《阿尔纳多·德·菲利斯 Arnaldo de Felice》个人资料及照片档

意大利音乐作曲名家《阿尔纳多·德·菲利斯 Arnaldo de Felice》个人资料及照片档

阿尔纳多德菲利斯 (Arnaldo de Felice) 从事职业:双簧管, 作曲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所在地区:意大利 人物介绍 双簧管演奏家--阿尔纳多德菲利斯(Arnaldo de Felice),意大利最著名的双簧管演奏家和作曲家。作...

外国名家名曲 98 阅读

埃德弦乐四重奏(Eder Quartet)介绍

埃德弦乐四重奏(Eder Quartet)介绍

埃德弦乐四重奏(Eder Quartet)是一支匈牙利室内弦乐四重奏,有布达佩斯李斯特学院的学生组建于1973年,他们赢得了1976年Evian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头等奖。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

外国名家名曲 106 阅读

美国音乐作曲名家《克林特·艾施洛克 Clint Ashlock》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美国音乐作曲名家《克林特·艾施洛克 Clint Ashlock》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克林特艾施洛克 (Clint Ashlock) 从事职业:小号, 作曲, 编曲 艺术风格:爵士乐, 古典音乐 所在地区:美国 人物介绍 Clint Ashlock著名小号演奏家,作曲家,编曲家。他精通的音乐风格横跨古典,爵士,布鲁斯及...

外国名家名曲 219 阅读

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简介

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简介

星夜的天空上银色月光,你的光芒照耀远方, 你尽情地漫游全世界,注视这人们地窗户! 啊,月亮留下吧,留一会儿吧! 告诉我,我爱人在哪里? 啊,月亮留下吧,留一会儿! 告诉我,我爱人在哪里? 银色的月亮请你告...

外国名家名曲 14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