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名家名曲>外国名家名曲>

王洛宾和三毛的故事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11-29  

  王洛宾和三毛的“黄昏恋”在他们生前死后,一直被媒体和人们津津乐道或念念不忘,王洛宾谢世15年了,纯情的三毛驾鹤西去也已经20年了。在王洛宾和三毛的这些作品中的深处,可能蕴含着破解“恋”与“非恋”的密码。

  王洛宾和三毛的“黄昏恋”在他们生前死后,一直被媒体和人们津津乐道或念念不忘,王洛宾谢世15年了,纯情的三毛驾鹤西去也已经20年了。在王洛宾和三毛的这些作品中的深处,可能蕴含着破解“恋”与“非恋”的密码。

  王洛宾生前挚友刘书环向记者详细透露了鲜为人知,尘封了多年的故事,刘书环说:《全球华人》近期出版了“纪念王洛宾先生逝世十五周年专刊”。详实揭秘了王洛宾和三毛的情恋故事。

王洛宾和三毛的故事

  三毛原名陈平,幼时随父母到台北定居。

  首先从三毛怎样认识王洛宾说起。1988年,台湾影视制作人凌峰先生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外景队,一直在寻找《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的作者,最后从中国新闻社打听到了王洛宾。他们说要拍他很难,但外景队非常坚定,加上国务院台办和侨办的支持,王洛宾第一次在台湾荧屏和新闻媒体上亮相,抢了个头彩。

  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访问王洛宾后,发表了三篇《王洛宾老人的故事》。三毛从小就爱唱王洛宾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民歌。当她看到夏婕的报道后极端兴奋,立即向夏婕查询王洛宾在新疆的联络方式。

  三毛在台湾杂志上看到介绍王洛宾的文章后激动得兴奋不已,大声喊了起来:“王老师我从小就唱您的歌,我终于知道您在何处了,原来您就和我在一起。”紧接着,三毛通过友人联系,急切地想到大陆看望她心中崇拜已久的西部歌王——王洛宾。

  1990年4月,三毛通过各种努力,报名参加了大陆旅行团。《明道文艺》主编宪仁先生获悉后,委托她为王洛宾代送稿酬,这就有了她直接见到王洛宾的一个理由。在乌鲁木齐只有两天的逗留时间,其他游客都去参观边疆神秘的城市,三毛却带着自己的向往直奔王洛宾家。

  4月16日,三毛第一次见到了王洛宾。首先向王洛宾唱起自己作词的流行于世界歌坛的歌曲《橄榄树》。三毛曾说过:“橄榄树不是代表和平,那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三毛拜访王洛宾,又以她特有的如歌如戏,如诗如画,如醉如梦的浪漫风采,展示了她这次认真追寻王洛宾的一次巨大努力。经过两天短暂的接触,她为王洛宾的坎坷人生和艺术才华所倾倒,可能也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连三毛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感情。

  回到台北后,三毛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她将自己在乌鲁木齐王洛宾寓所的简单采访整理成《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一鞭钟情》一文在台湾发表,接着还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原作者》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连三毛也没有想到,这篇短文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

  而王洛宾则应大陆媒体之邀,写了两篇短文《海峡来客》和《回访》,在全国政协《团结报》上发表,诙谐、幽默地高度评价三毛的艺术修养和时髦的艺术形象,在海峡两岸广为转载。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文章发表后,许多文学评论家惊叹地评论说:77岁的老人居然写出了这样不朽的动情之作。“是谁在敲门,声音那样轻,像是怕惊动主人。打开房门顿吃一惊,原来是一位女牛仔。模样真迷人——镶金边的腰带,大方格的长裙,头上裹着一块大花巾,只露着滴溜溜的一双大眼睛。”用这支短歌,唱出海峡来客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们相对注视了一阵,客人开口:“洛宾先生吗?”“是,请进!”我把客人引进客厅,端水返回时,她正摘下礼帽,打开花巾,对着钢琴上的镜子一甩头,弯卷的发发披满了肩头,简直是神话中的仙女动作。当时我心中编了一段歌词,作为《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第五段: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头发披肩上,像是天边的云姑娘,抖散了绵密的忧伤。5月间,我把这首歌词寄到了台北,她回信向我致谢,并夸赞我眼睛锐利,能把她生活中极小的动作汲取来作了歌词。

  当时精神集中在客人的神态上,竟然忘记问人尊姓大名。还是客人自己作了介绍:“我是三毛,月前受台湾《明道文艺》编辑部的委托,顺便为您带来了稿费。”相互认识后,谈得很投机,相互谈着自己的作品,她问我:“一个人住在这样空荡荡的房间,有没有寂寞感?”我未作声,用手指了指钢琴,我反问她:“你到处流浪,不寂寞吗?”她笑着说:“流浪本身即为了排除寂寞。”我又端详了一下她的打扮,打趣地说:“你是不是把乌鲁木齐想像成一个原始的牧场,里头的人都骑着马,年轻人的马鞍上都拴着套马绳?”她笑着摇头不语。“那你为什么这身打扮?如果你的皮靴后跟上再钉一对马刺,人们一定以为你是双手开枪的女牛仔呢?”说得她仰天大笑。我心里说:“真是一个热情、开朗、洒脱无羁的女人!”

  她为我唱了自己的作品《橄榄树》,她的歌,她的声音以及感情都很美,我想:一个人唱自己的作品,容易唱得好,因为感情的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已经下过很大的功夫。我也为她唱了一首狱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杨》,并介绍了歌中的故事:一个维吾尔青年在结婚前夜被捕入狱,美丽的未婚妻不久忧伤死去,青年为了纪念死者留下了胡须。当我唱到“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了胸膛”这句歌词时,三毛哭了。唱罢,我向她表示谢意,因为她的眼泪是对我作品的赞扬。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荷西是大胡子,你才喜欢这首歌的?”她说不是,是听了这首歌之后,更要爱大胡子!我们又从大胡子谈到了荷西。我说:“寻找物件,对方的名字关系很大。你知道维吾尔语言发音中“荷西”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维吾尔人在告别时,双方都互相说着“荷西”,这“荷西”是再见的意思,也许因此“荷西”提早离你而去。三毛郑重地盯着我说:“那么以后我找物件一定要找个名叫‘携老’的啦!”“她边笑边向我告别,约明晚去宾馆看她。这位作家思维真够敏锐的!”

  4月17日,到宾馆后忘记了房间号,只好到总服务台去查问。宾馆服务员查遍了五楼客人的登记表,并没有叫三毛的,让我到五楼自己去找,并向我道谢,我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谢我,服务员说:“两天以来,我们根本不知道台湾旅行团中有三毛,是您给我们带来的消息。您知道吗?我们这里一百多个姑娘都是三毛的崇拜者,其中四楼的一个姑娘还用三毛的作品治疗她周期性的忧伤症呢!”

  服务员的这番介绍,引起我极大的兴致,同时又很担心三毛真实姓名的泄露,会不会给她带来许多麻烦。

  在五楼,一位戴眼镜的小伙领我去敲门。门开了,三毛先向眼镜道了谢,然后引我走进房间,在沙发上坐定后,三毛走向墙边打开了屋顶上的聚光灯,在灯光下站了一会儿,正像演员们在舞台上暂时的亮相。噢!完全不是昨天那位风尘仆仆的女牛仔,而是一位披着一头秀发的窈窕淑女,美丽迷人。是不是女人的装扮多变,使男子感到奇异,也是她们的一种享受?

  三毛提着长裙,轻轻地摆动了两下,似乎等待我鉴赏,我却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句:“亲爱的作家晚上好”三毛为我沏了一杯茶,便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双臂搂着膝盖开始听我的故事。我讲的是囚犯曲《蚕豆谣》。三毛一直瞪着大眼睛听着,她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题材,不过应该从抒情的动人的音乐会开始,往前追述。她把我讲的,用她的设计整理了一下,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比我讲的清楚,她没有用笔记录,我很惊讶!一个人竟有这样超人的记忆力。

  告别时,三毛问我对她的印象如何?我打趣地说:“第一印象是西部女牛仔,继而变为秀发女郎,最后的原形是真正的女作家!”

  她坚持要送我下楼,跨上电梯,果然我给她带来了麻烦。电梯的一角堆满了一大堆三毛的作品,等待签名。临别,三毛告诉我:“明天将随旅行团经四川返回台北,秋天一定再来。”

  在三毛离开大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按捺不住兴奋心情的三毛和王洛宾饱含激情,鸿雁传书。不到一个月,王洛宾就收到了三毛的第一封来信:

  亲爱的朋友,洛宾:

  公元1990年4月27日,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回来早了三天,见过你以后的路,在成都,走得相当无所谓,后来,不想再走下去,就回来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照片上,看我们的眼睛,看我们不约而同的帽子,看我们的手,还有现在,我家中蒙着纱巾的灯,跟你爱的都是一样的。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上海我不去了,给我来信。9月再去看你。寄上照片四大张一小张,还有很多。每次信中都寄,怕一次寄去要失落。想你,新加坡之行再说,我担心自己跑去不好安排。秋天一定见面。三毛

  面对三毛炽热的感情,已经76岁高龄的王洛宾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王洛宾写信给三毛,委婉表达自己的彷徨:“萧伯纳有一把破旧的雨伞,早已失去了雨伞的作用,但他出门依然带着它,把它当作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他就像萧伯纳那把破旧的雨伞。之后,王洛宾减缓了给三毛写信的时间。为此,三毛匆匆来信,责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8月20日,王洛宾收到三毛从北京发来的一封加急电报:8月23日(CA0916班机)请接平。

  从不要部队派车的王洛宾请好友派了一辆军车前往机场接应。三毛本来预定9月来新疆的,她提前到8月23日到乌鲁木齐。从1990年5月到8月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写信达15封之多。

  新疆部队的干休所居住人员都是军队离退休干部,特别规定外国人(包括海外人士)一般不能居住。为了迎接三毛的到来,作为离休干部的王洛宾,首先向干休所领导递交了三毛居住的报告。从未置办过家具的王洛宾,请自己的学生陪同,到乌鲁木齐的家具市场选购了一张当时最流行的单人席梦思床、书桌、台灯和一套新被褥。

  这次三毛要来干什么呢?

  一下飞机,三毛提了一大箱衣服和日常用品,住进了王洛宾家。三毛在给王洛宾的信中说:“不住宾馆,住在家里是为走近你。”三毛按照王洛宾的成名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中藏族姑娘卓玛的形象,穿上在尼泊尔购买的西藏毛料裙服。据说是想以此唤醒老人那久远的记忆,让艺术家的心永远年轻。

  三毛在王洛宾寓所居住期间,与王洛宾各骑一辆自行车外出探亲访友、上街逛景、购物买菜,回家后由三毛亲自掌勺做饭,闲暇时间聊天、弹琴、唱歌、写词。王洛宾说:“三毛这一次来,我自己介绍,谈了六天,她做了完整的纪录,还把我说的话完整地重复一遍,给我听,我讲的很繁杂,她记得有条不紊,她真正是一位作家,组织能力很好。”

  当三毛满怀期望地飞到王洛宾身边的时候,对于三毛至深至诚的忘年情,年近八旬的王洛宾顾及部队环境、家庭子女、社会影响和现实生活赋予他的理性,没有贸然接受三毛追求的勇气。而当三毛改变初衷,带着那只盛满衣物的手提箱离开的时候,王洛宾才彻悟到自己失去了一份多么宝贵的感情。

  吉他是王洛宾伴随一生的“爱物”。三毛还留了一线最后的希望。她把她的发针别在王洛宾的吉他上。发针,那是三毛自认为求爱的信物。王洛宾并没有被这强烈的情爱所打动。为了永远纪念这段难忘情谊,王洛宾写了一首现代经典情歌《幸福的e弦》:

  “我常拨弄着琴弦,独自漫步海滩上。琴声那样忧伤,弹奏着无尽惆怅。今天我抱起了吉他,琴声却是这样明朗。像一双自由的白鸥,追逐着海波浪。虽然san——moor不在身旁,琴声却是这样明朗。因为她那发针,插在e弦上。啊我幸福的琴弦,奏起幸福的交响。她那粉红的发针,曾经插在鬓发上。”

  1990年11月16日三毛返台后,近期在身边发生的一切汇聚在一起,使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波澜。满怀激情和王洛宾在一起生活的幻想破灭了;困扰她的电影《滚滚红尘》的是是非非还在升温;疾病缠身的她又感到全身疲乏无力,有一种末日来临前的预兆,好像上帝已经向她招手。

  多情的三毛,勇敢的三毛,智慧的三毛,终于感到对生活失望了。

  1990年12月11日,三毛在住院前从台湾来信,王洛宾直至12月底才收到。没想到这却竟是一封肝肠寸断的绝笔信。信中写道:

  洛宾:

  谢谢你记得我。想你已经回到了新疆。我是11月16日方才回到台湾。由香港回来的家中有你的信在等我。新加坡的来信也收到了。明年1991年,我因西班牙身份证早已过期,护照也将在近期内满期了。所以被迫要回到欧洲去办手续。大约是2月就飞去了。预备住半年或一年,以后回不回台不知道。我在11月14日,在香港与英国老友o’sheal先生订婚。没有发新闻,没有通知任何人,只两个人悄悄出去吃了一顿晚饭。回台禀报父母,如此而已。stuve比我长一些。是大学时在德国一同进修时的同班同学。想来新疆已经很寒冷了,但去过之后知道在室内不冷,比较放心。海成一家,以及萍萍您的孙女和她母亲,请一定问候。海成有几张照片,在我这里,如果给我海成地址,我可寄去给陶陶。非常感谢海成对我的招待。洛宾,我走了,祝福我未来的日子平静、快乐。谢谢。未来我将住scot——land。回台只是看望父母而已了。谢谢你。也祝福你。杨老师请代我问候。李桦先生一同。平平上,1990年12月11日台北市。

  这一封信,三毛极力掩饰自己内心的激烈斗争,当1991年1月5日凌晨,王洛宾从收音机中听到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把王洛宾打懵了,他悲痛欲绝,泣不成声。1月6日,心力交瘁的王洛宾把三毛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贴在一个杂志封面上,疾笔题写了久违的音乐日记:“后悔吧!后悔安慰不了她的在天之灵!实际上后悔又是在责备自己。”

  1991年1月3日上午10时手术,原定5日出院。谁知4日凌晨,三毛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中正楼7楼72号头等病房的卫生间,用一条咖啡色尼龙袜,吊颈轻生,结束了年仅46岁的生命。

  王洛宾感到很对不起三毛,便在三毛居住过的卧室里为她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把三毛的相片放大,让学生用绒丝线装饰起来,围上黑色纱巾;还有白绢布包起来的三毛的一缕秀发,那是三毛在王洛宾家居住时,临走前剪下来留存在乐谱内的遗物。

  这一段时间王洛宾开始不断地喝酒,麻醉自己。他十天内喝了八瓶新疆烈性白酒,酒精中毒住进了医院!失去了才懂得宝贵,失去了才开始痛惜和悔恨。可三毛对王洛宾的爱慕和决心,谁都无法推断和分析,或武断地做出结论,只有王洛宾知道,只有王洛宾明白,三毛是为他而死的,是为他殉情的!

相关文章 推荐

王洛宾和三毛的故事
人气:187
外国名家名曲
王洛宾和三毛的故事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王洛宾
人气:94
中国名家名曲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王洛宾

大家都在看

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个人简介及照片

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个人简介及照片

毫无疑问,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除了具有艺术上的超人天才和令人望尘莫及的巨大能力及影响力以外,还应该具有正直善良的人品和虚怀若谷的胸怀。伯恩斯坦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楷模。他是一位极其爱好和平的、富...

外国名家名曲 160 阅读

张新、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理事

张新、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理事

张新、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理事、星海音乐学院合唱课指挥、山西省歌舞剧院客座指挥、河北省歌舞剧院客座指挥、广州合唱团常任指挥、广东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 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系小提琴专...

中国名家名曲 223 阅读

美国音乐指挥名家《苏萨 John Philip Sousa 》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美国音乐指挥名家《苏萨 John Philip Sousa 》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苏萨 (John Philip Sousa ) 从事职业:作曲, 指挥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进行曲 所在地区:美国 人物介绍 约翰菲利普苏萨(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美国军人、作曲家、指挥家,创作过...

外国名家名曲 62 阅读

黄小龙

黄小龙

黄小龙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天津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现任中国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教授。 黄小龙一九四七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五岁起学习大提琴,十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自幼受到严格...

中国名家名曲 71 阅读

梁大南

梁大南

梁 大南 九岁随母习琴。198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同年参加全国小提琴比赛并获奖,随后考入中央乐团,1986年任乐团首席,成为中央乐团历史上第一位年轻的首席。1995年他发起并组建新世纪室内乐团,1996年加盟中央歌剧院,任...

中国名家名曲 122 阅读

瀑布合唱团(The Cascades)-雨中的旋律(rhythm of the rain)介绍

瀑布合唱团(The Cascades)-雨中的旋律(rhythm of the rain)介绍

rhythm of the rain 雨中的旋律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the falling rain, Telling me just what a fool Ive been. I wish that it would go and let me cry in vain, And let me be alone again. The only girl...

外国名家名曲 123 阅读

赵玉斋

赵玉斋

赵玉斋,古筝演奏家。山东郓城人。自幼学古筝。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卖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1953年获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表演奖。曾对筝进行改革,将十六...

中国名家名曲 191 阅读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王燕宾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王燕宾

女,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研究 。...

中国名家名曲 122 阅读

李凡

李凡

李凡,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导师为林玲教授。曾先后师从史玲玲、王中山、邱大成教授等国内名家,并随赵臣伟教授习中阮,同时副修钢琴。现为中国歌剧舞剧院专业古筝演奏家。李凡琴筝艺术学苑教学总监。 从艺以来,李凡多...

中国名家名曲 218 阅读

刘雅丽

刘雅丽

刘雅丽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曾任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民声教研室主任,现任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副教授、民声教研室主任。...

中国名家名曲 165 阅读

纪铁山老师我国著名夏威夷吉它演奏家

纪铁山老师我国著名夏威夷吉它演奏家

纪铁山老师我国著名夏威夷吉它演奏家,师从我国吉它泰斗张士光先生。从七十年代起,纪铁山先生就在北京民间开始夏威夷吉它演奏,被誉为四大琴师之一。从八十年代开始,随中国轻音乐队在全国巡回演出几十...

中国名家名曲 93 阅读

李荣

李荣

李荣,199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师从王瑶教授,同年留校工作至今。 艺术实践及获奖情况: 曾在金色的旋律声乐音乐会,小号音乐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音乐会,纪念人民音乐家贺...

中国名家名曲 116 阅读

法国著名指挥家:乔治.普莱特(Georges Pretre )个人简介及照片

法国著名指挥家:乔治.普莱特(Georges Pretre )个人简介及照片

乔治普莱特(也译为乔治普莱特尔),法国指挥家,1924年出生于法国北部一座小镇,在巴黎音乐学院完成了音乐训练,在杜埃和巴黎接受音乐教育,起初主学小号,后转向指挥,拜克路易坦为师,先在马赛与里昂等地任助理...

外国名家名曲 121 阅读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黄晓芝

器乐名家、名师简介:黄晓芝

黄晓芝,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先后在原中央乐团,陕西省乐团工作,1982年受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国小提琴教师应邀出访美国进行交流,讲学及演出。1992年作为国家教委选派的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

中国名家名曲 140 阅读

孙卓

孙卓

1976年生于西安,自幼随其母(著名古筝演奏家,秦筝流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国手演奏家)曲云学习古筝。 不仅熟练的掌握了秦派风格,也对北派的其他风格具深厚的基...

中国名家名曲 16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