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琵琶>琵琶知识>

绝世琵琶的千古传奇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8-12-20  

  唐代著名琵琶女郑中丞用过的“小忽雷”,到清代时为剧作家孔尚任所得,他因此创作了《小忽雷》,此剧跟《桃花扇》一道成为他的代表作。

  专家考证,汉代时,缅甸国王派艺人到成都表演的吐火,跟川剧吐火有某种渊源关系。

  专家考证,龙首琵琶是缅甸、印度、中国文化交融的产物。

  唐代著名琵琶女郑中丞用过的“小忽雷”,到清代时为剧作家孔尚任所得,他因此创作了《小忽雷》,此剧跟《桃花扇》一道成为他的代表作。

  大、小忽雷在唐武宗时不知去向,到清末时传奇般地“团聚”。现藏故宫博物院,蜀山奇木制作的龙首琵琶最终有了完美结局。

  缅甸 成都 中原

绝世琵琶的千古传奇

  一条乐舞交流之路

  专家们考证,龙首琵琶为缅甸民族乐器,由于缅甸位于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之间,既与印度古代琵琶相似,皆为棒状梨形,又吸收中国的龙图腾,做成龙首。龙首琵琶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典范。中国古籍中,缅甸在汉代称掸国,唐代称骠国,宋代称蒲甘,明代始称缅甸。其音律在汉代就传到成都,又从成都传至中原。《后汉书缠垉夷传》记载:掸国王雍由调“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即献上音乐、舞蹈、杂技、魔术,安帝刘祜封雍由调为汉大都尉。追根朔源,已成为川剧符号的吐火,与此颇有渊源,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贞元十七年(801年),骠国的国王雍羌应剑南节度使韦皋之邀,派遣王弟(一说是王子)舒难陁率乐队和舞蹈家来到成都,为成都人献上精美的音乐舞蹈大餐。到长安后,白居易《骠国乐》诗曰:“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陁,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廷,黈(tou三声,意黄色)纩不塞为尔听……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韦皋还将孔雀王、白鹤游、赞娑罗花等十二种骠国乐谱,呈献给德宗皇帝,存于内府。

  出宫被救回宫

  琵琶女重归唐文宗

  郑中丞于宫中内府见过韦皋呈献的孔雀王、白鹤游、赞娑罗花乐谱,与梁厚本婚后,每遇良辰,饮于花下,酒酣之时,怀抱龙首琵琶小忽雷,朗弹数曲。一天,有黄门(皇帝身边的侍臣)放鹞子路过其门,在墙外偷听,自言自语:“此郑中丞琵琶声也,骠国乐也。”回宫后,报告皇上。文宗深感震惊、迷惑。立即宣召梁厚本进宫。梁厚本跪在文宗面前,面如土色,如实供出救郑中丞并纳为妻的经过。文宗拍案而起,仰天大笑:“免厚本无罪!”并赐金银财宝。梁厚本目瞪口呆、大感意外。不过,文宗又令他立即将郑中丞送回宫中,派黄门前往迎接。《乐府杂录》说:自赐郑中丞缢死,“文宗方是追悔,”获知得救,“至是惊喜。”郑中丞重回内宫,文宗宠爱胜过从前。然而,自“甘露之变”后,文宗已被宦官仇士良钳制。不久文宗便抑郁病死,年仅三十一岁。武宗李炎即位。仇士良追怨文宗,凡受文宗宠幸者以及内府乐工,诛贬相继,乐府一空。郑中丞和小忽雷以及藏于禁中的大忽雷不知去向。

  《桃花扇》《小忽雷》

  孔尚任撰写新传奇

  清初康熙辛未年(1691年),剧作家孔尚任在北京得到一把龙首琵琶,头下刻“小忽雷”三篆字……项后刻“臣滉(韩滉)手制恭献,建中辛酉春,”与历史上记载的龙首琵琶完全一致。孔尚任惊喜万分,经过三年的深思熟虑,创作了《小忽雷》传奇。此剧与《桃花扇》一起,为孔尚任的代表作。梁启超说:“《小忽雷》全部结构和科白,当然是孔尚任‘立传周详’的云亭山人一手做成了。”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

  《小忽雷》以蜀檀龙首琵琶小忽雷为线索,描述郑中丞与梁厚本的传奇姻缘。《小忽雷》对历史上的郑中丞与梁厚本的命运作了一些改动。剧中,梁厚本也叫梁生,为一介书生,年过三十尚未婚配。他倾其所有购小忽雷,游览曲江题诗亭壁,为独孤郁和白居易发现,视为高才,与之结为忘年交。郑注见梁生为独孤郁大学士座上宾,主动将其妹郑盈盈(郑中丞)许配给梁生,独孤郁替梁生下聘礼。盈盈与梁生相识、相知、相爱。梁生随遭贬谪的白居易前去江州,浔阳江头遇商人妇润娘弹琵琶,白居易写下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仇士良选秀女,盈盈被逼入宫。润娘被召回京城教授琵琶。梁生回京参加科举考试,前去看望润娘,巧遇盈盈。两人相见,痛不欲生。盈盈回宫后,弹着小忽雷倾诉悲伤。此时,仇士良则催促盈盈备妆侍寝皇上。悲愤的盈盈用小忽雷猛击仇士良,匙头被砸断。仇士良怀恨在心,诬陷盈盈参与“甘露之变”。盈盈被赐缢死,装进木箱,抛入河中。在河边钓鱼消愁的梁生,将其打捞上岸,见是尚存一息的盈盈,两人终于团聚。《柳叶儿》曲:“问起他(小忽雷)宫中来历,倒惹出万恨千悲;中丞原是女倾国,为甚的乌夜啼、雉朝飞?直待那凤去台空也,才得于归。”

  大忽雷小忽雷

  一千年后重新聚首

  正如《小忽雷》传奇中的郑中丞与梁厚本的结局为大团圆一样,现实中的小忽雷与大忽雷也再次相聚。孔尚任死后,其子把小忽雷赠给王斗南。王斗南又转让给孔泗源。清末,安徽贵池文人刘葱石从原藏于张瑞山的旧物中得到“大忽雷”。刘葱石又向孔泗源家求购小忽雷。让大、小忽雷相聚不失为乐坛佳话。于是,孔家把小忽雷送与刘葱石。欣喜异常的刘葱石回到贵池,立即修筑豪华的“双忽雷阁”来珍藏这两把传奇般的龙首琵琶。一时间,名士雅客,纷至沓来,观赏、题咏。

  清人吴穆观赏小忽雷后感慨道:“叹一物之升沉显晦,已觉销魂!”如今,两把檀木二弦龙首琵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大忽雷长二尺八寸五分,龙首颔下有篆书“大忽雷”三字。小忽雷一尺四寸七分。龙首颔下有篆书银嵌“小忽雷”三字,琵琶项有“臣滉手制恭献建中辛酉春”正书十一字。建中辛酉为德宗李适即位第二年(781年)。蜀山奇木所制作的龙首琵琶最终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相关文章 推荐

龟兹舞曲
人气:111
琵琶演奏视频
龟兹舞曲
李光华琵琶实用教程视频《序言》琵琶演奏基础教学
人气:192
琵琶视频教学
李光华琵琶实用教程视频《序言》琵琶演奏基础教学
牧民新歌(三弦 琵琶分谱)
人气:96
琵琶乐谱
牧民新歌(三弦 琵琶分谱)
《霸王卸甲》张强
人气:150
琵琶演奏视频
《霸王卸甲》张强
近代琵琶艺术的一代宗师汪昱庭介绍
人气:192
琵琶名家
近代琵琶艺术的一代宗师汪昱庭介绍
彝族舞曲(琵琶曲)简谱
人气:361
琵琶乐谱
彝族舞曲(琵琶曲)简谱
琵琶考级曲目及考级要点介绍
人气:177
琵琶考级
琵琶考级曲目及考级要点介绍
琵琶历史发展述略
人气:219
琵琶知识
琵琶历史发展述略
汉宫秋月讲解
人气:203
琵琶视频教学
汉宫秋月讲解
十面埋伏-刘德海
人气:107
琵琶演奏视频
十面埋伏-刘德海
春蚕-刘德海
人气:147
琵琶演奏视频
春蚕-刘德海
《寒鸦戏水》张强
人气:123
琵琶演奏视频
《寒鸦戏水》张强
刘德海琵琶教学视频 第二课《飞花点翠》心血篇
人气:334
琵琶视频教学
刘德海琵琶教学视频 第二课《飞花点翠》心血篇
秦俑-刘德海
人气:112
琵琶演奏视频
秦俑-刘德海
琵琶演奏技法《琵琶按奏多根弦》
人气:122
琵琶教程
琵琶演奏技法《琵琶按奏多根弦》

大家都在看

琵琶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琵琶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描写一个弹琵琶女艺人的悲凉身世,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得尊重和同情。同时使作者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感到异常悲伤,由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通过写琵琶女生...

琵琶知识 115 阅读

琵琶的历史来源

琵琶的历史来源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

琵琶知识 206 阅读

方锦龙琵琶曲送我一支玫瑰花简介

方锦龙琵琶曲送我一支玫瑰花简介

你送我一只玫瑰花 我要诚恳地谢谢你 哪怕你自己看得像个傻子 我还是能够看得上你 哪怕你自己看的像个傻子 你要骄傲轻视我 我要看看你的本领 我要嫁上一个比你还强的 就会刺痛你的心 百灵鸟儿从手中飞去 落到美丽的...

琵琶知识 148 阅读

方锦龙和他的乐器王国

方锦龙和他的乐器王国

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居室和工作室就是一个乐器的联合国:中国明末清初南音琵琶春夜逰、仿唐五弦琵琶、碧玉琵琶、越南古筝、彩螺琵琶、印度鼓、非洲鼓、西班牙古典吉他、美国班卓等会聚一堂,各民族的乐器不下数百件...

琵琶知识 227 阅读

琵琶制作教程目录及简介 刘国光 著

琵琶制作教程目录及简介 刘国光 著

琵琶制作教程》是我的新著,现代出版社出版。若有意可以私信聊聊。 前言 第一章 造琴综述 1-1琵琶的改革要点 1-2琵琶制作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 制造琵琶的工具和粘合胶剂 2-1部分手工工具 2-2胶粘剂的认识和修琴实例 2...

琵琶知识 267 阅读

琵琶曲霸王卸甲简介

琵琶曲霸王卸甲简介

《霸王卸甲》,著名琵琶大套武曲,全曲共分十六段。该曲和《十面埋伏》同样都是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不同的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此琵琶乐曲沉闷悲壮。 民乐中,没有哪...

琵琶知识 146 阅读

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1《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此曲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抒发了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感,曲调婉转细腻,缠绵惆怅。在弹奏上充...

琵琶知识 95 阅读

方锦龙演奏琵琶曲大浪淘沙介绍

方锦龙演奏琵琶曲大浪淘沙介绍

方锦龙,1963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现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国乐四大天王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方锦龙芳华十八女子组合艺术总监,现为广...

琵琶知识 100 阅读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其形状为直颈,园形音箱,音位和...

琵琶知识 193 阅读

浅谈琵琶技艺

浅谈琵琶技艺

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宫廷里有位乐师叫康昆仑,西域康国(今新疆境内)人,善弹琵琶,人称长安第一手。 一年春天,康昆仑带着小徒弟聪明游山玩水来到翠华山庄严寺。晚饭后,康昆仑瞧见紫檀桌上摆着一把琵琶。...

琵琶知识 213 阅读

东方持国天王与琵琶

东方持国天王与琵琶

东方持国天王:四大天王之一, 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神化传说中用...

琵琶知识 213 阅读

刘德海琵琶曲楚歌介绍

刘德海琵琶曲楚歌介绍

楚歌,中国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兀楚。 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秦末汉初最为盛行。楚歌在汉代十分流行。自战国以来,南迄江淮,北至鲁南,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均属于楚国版图。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楚歌随着以...

琵琶知识 144 阅读

琵琶历史发展述略

琵琶历史发展述略

琵琶之名是古人巧妙地结合音、形、意的造字手法产生出来的,为汉语中特有,并非外来词。其最初是对所有类似的弹拨乐器的指称。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如东汉年(公元前25 --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

琵琶知识 219 阅读

"琵琶"中的"琵"和"琶"指的是什么?

"琵琶"中的"琵"和"琶"指的是什么?

琵琶,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奏。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早在东汉时期,刘熙在《释名乐器》一文中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

琵琶知识 75 阅读

琵琶音乐作品分类简析

琵琶音乐作品分类简析

中国琵琶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积蕴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带有特别的美学特色与技术特征的音乐作品。 一、传统乐曲 传统乐曲统称文套、武套,大套或小套。我国的民族器乐曲大多是有标题的,其中...

琵琶知识 15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