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琵琶>琵琶知识>

琵琶起源于哪个朝代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7-07-29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起源: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所以说当时的“琵琶”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或玳瑁)等材料制成的假指甲拨弦发音。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平,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中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中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平,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中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1.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2.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现代琵琶的前身)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相关文章 推荐

飞花点翠(琵琶曲)简谱
人气:111
琵琶乐谱
飞花点翠(琵琶曲)简谱
怎样挑选琵琶?琵琶选购知识
人气:186
琵琶选购
怎样挑选琵琶?琵琶选购知识
河南曲子风 民乐类 琵琶
人气:136
琵琶乐谱
河南曲子风 民乐类 琵琶
小十面(琵琶谱)简谱
人气:104
琵琶乐谱
小十面(琵琶谱)简谱
琵琶左手演奏技巧训练《前言》快速指序演奏
人气:96
琵琶视频教学
琵琶左手演奏技巧训练《前言》快速指序演奏
琵琶演奏视频欣赏【青花瓷 】
人气:160
琵琶演奏视频
琵琶演奏视频欣赏【青花瓷 】
步步高(琵琶曲谱)简谱
人气:238
琵琶乐谱
步步高(琵琶曲谱)简谱
渭水情(琵琶曲谱)简谱
人气:103
琵琶乐谱
渭水情(琵琶曲谱)简谱
琵琶独奏浏阳河
人气:178
琵琶演奏视频
琵琶独奏浏阳河
虚籁(琵琶谱)简谱
人气:137
琵琶乐谱
虚籁(琵琶谱)简谱
琵琶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介绍
人气:106
琵琶知识
琵琶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介绍
十级乐曲《诉》 民乐类 琵琶
人气:120
琵琶乐谱
十级乐曲《诉》 民乐类 琵琶
四级练习曲二首 民乐类 琵琶
人气:91
琵琶乐谱
四级练习曲二首 民乐类 琵琶
琵琶独奏《大浪淘沙》
人气:333
琵琶演奏视频
琵琶独奏《大浪淘沙》
牧民新歌(三弦 琵琶分谱)
人气:96
琵琶乐谱
牧民新歌(三弦 琵琶分谱)

大家都在看

琵琶起源于哪个朝代

琵琶起源于哪个朝代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

琵琶知识 157 阅读

琵琶的历史介绍

琵琶的历史介绍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

琵琶知识 110 阅读

<strong>犹抱琵琶弹人生——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李贵昕</strong>

犹抱琵琶弹人生——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李贵昕

犹抱琵琶弹人生 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李贵昕 王润生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的动感画卷,古典长诗《琵琶行》的凄婉音韵,也许会勾起你对琵琶的一种向往。琵琶,这个在人们心目中高雅的民族乐器,有着美妙动听的韵律,过去或...

琵琶知识 1833 阅读

琵琶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琵琶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描写一个弹琵琶女艺人的悲凉身世,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得尊重和同情。同时使作者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感到异常悲伤,由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通过写琵琶女生...

琵琶知识 115 阅读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评弹的历史悠久,清干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干隆...

琵琶知识 230 阅读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其形状为直颈,园形音箱,音位和...

琵琶知识 193 阅读

琵琶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介绍

琵琶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介绍

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 临行时种下了一棵葡萄 果园的姑娘哦阿娜尔罕哟 精心培育这绿色的小苗 啊!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 搭起那藤架让阳光照耀 葡萄根儿扎根在沃土 长长蔓儿在心头缠绕 长长蔓儿在心头缠绕 葡萄园几度春风...

琵琶知识 106 阅读

方锦龙琵琶曲新翻羽调绿腰简介

方锦龙琵琶曲新翻羽调绿腰简介

《新翻羽调绿腰》由杨洁明创作于1982年,王伟华订指法。 《绿腰》又名《六幺》、《录要》,为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据传唐贞元年间,乐工进新曲。乐曲清新委婉,德宗非常喜爱,但又嫌其太长,于是命乐工录其主要的精...

琵琶知识 234 阅读

方锦龙演奏琵琶曲大浪淘沙介绍

方锦龙演奏琵琶曲大浪淘沙介绍

方锦龙,1963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现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国乐四大天王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方锦龙芳华十八女子组合艺术总监,现为广...

琵琶知识 100 阅读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其形状为直颈,园形音箱,音位和...

琵琶知识 136 阅读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阿尔卑斯号角长3.5米左右,重3公斤,用挖空的杉木做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最具瑞士民间特色的吹奏器。 表演时,演奏者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并伴以抛掷国旗和演唱变嗓山歌助兴。阿尔卑斯号角能独奏、双人奏、三重奏...

琵琶知识 206 阅读

琵琶的传派简介

琵琶的传派简介

一、无锡派 清代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即直...

琵琶知识 140 阅读

经典古筝曲和琵琶名曲目大全

经典古筝曲和琵琶名曲目大全

古筝曲: 1.《春江花月夜》 2.《雪山春晓》 3.《高山流水》 4.《孔雀东南飞》 5.《汉宫秋月》 6.《渔舟唱晚》 7.《昭君怨》 8.《蕉窗夜雨》 《9.寒鸦戏水》 10.《秦桑曲》 琵琶曲: 1.《十面埋...

琵琶知识 97 阅读

南音琵琶介绍

南音琵琶介绍

南音琵琶 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样、规格和演奏姿势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而南音琵琶则是因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

琵琶知识 157 阅读

绝世琵琶的千古传奇

绝世琵琶的千古传奇

唐代著名琵琶女郑中丞用过的小忽雷,到清代时为剧作家孔尚任所得,他因此创作了《小忽雷》,此剧跟《桃花扇》一道成为他的代表作。 专家考证,汉代时,缅甸国王派艺人到成都表演的吐火,跟川剧吐火有某种渊源关系。...

琵琶知识 12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