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e、a、a”:无锡派的《将军令》用之。
(E)“G、d、e、a”:《小普庵咒》用之。
(F)“B、d、e、a”:《隔雾闻钟》用之。
(G)“#F、B、e、a”:《舞名马》用之。
(H)“A、#c、e、a”:荡调弹唱《渔家乐》、 《十二个月》等用之。
(I)“#F、d、e、a ”:《普庵咒》的尾声《清江引》用之。
(C)活动山口在按平均律半音排列音位的琵琶上,所有的升种调、降种调基本都能按弹。但在某些调上,只能用按音演奏,不能利用四条空弦音。因此,可以试用活动山口。 方法是将活动山口把四条弦身压在第一相、或第二相、 或第三相上。这样,才能在各调上, 根据调式将主音或属音变为空弦音,以便尽量利用各种传统奏法, 发挥其空弦音的作用,在装置有活动山口的琵琶上, 运用了活动山口后,空弦散音都已改变。
(2)音域
琵琶上的音位(相与品), 现都按照平均律依半音顺次排列,一般安装有六相二十五品。 在个别独奏琵琶上出有安装有六相三十品的,在定弦作“Adea ”装置有六相二十五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从“A”到“e"’”;装置有六相三十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从“ A ”到“a"’”。
( 3 )音色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