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器乐知识>乐理入门>

摇滚音乐的要素(二)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爱好者  时间:2015-10-19  
在介绍音乐的第三种要素“和声”之前,不能不先谈音阶和调式方面的问题,在欣赏古曲音乐时,了解乐曲所用的调式,是相当重要的基础知识,下面先谈音阶。孤立的音是不能表达音乐思维的,彼此毫无关系的音也以表达音乐思维。能够表达音乐思维的音,往往有一定的相互关系。我们来观察国际歌的前面一段;(C调,4/4拍子)

 

    从这八小节中找出所用的音,删去重复的音,并把1、2、4、降低八度(这样做不会改变音的特性),同时把这些音从低到高按顺序排列起来,便成为:

    (唱名)1 2 3 4 5 6 7

    (音名)c d e f g a b

    这就是由七个音组成的音阶(scale)。因此音阶是按照音的高低顺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有相互关系的音。这个七声音阶的每个音都有一定的名称,现在假定1(唱名Do)这个音是钢琴上小字组(即中央C下一组)中的C音,并把这个音阶的音在钢琴琴键上的位置画出,同时在下面注明各个音的名称,如下图:

 

    从图可以看出,这个音阶有个特点:就是第三音和第四音之音、第七音和第八音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而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具有这种特点的音阶,称为大音阶。因为这个大音阶的主音是C音,所以就叫做C调大音阶。

    上述大音阶的七个音,显然不是随意选定的,它们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这个问题在后面说明),它们以某一个音为中心(上例中是C音)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mode),由大音阶的七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大调式(major mode)简称大调(major)。调式体系中各个音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有几个音特别重要,其余的比较不重要,现在来看看贺绿汀的之《游击队歌》的歌谱(它原为G大调,现为了说明方便,假定它是C大调):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1、3、5这三个音(相当于c、e、g三个音)是比较稳定的,对曲调起支柱作用。而2、4、6、7这四个音(相当于d、f、a、b四个间)是比较不稳定的,并直接间接地倾向于稳定音,几个稳定音中,又以1即c音)最为稳定。我们再来看一首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前半曲谱:

 

    谱中在稍作停顿的地方都用了属音5,第二小节的结尾用下中音6,就给人一种尚未结束,非唱下去不可的感觉,在乐段结束处用了主音1,就显得很圆满。

    总的来说,调式体系各个音中,以主音最为重要,占主导地位。属音和下属音的重要性仅次于主音,主音、属音、下属音这三个音称为稳定音,它们在乐曲中不但出现得较为频繁,而且往往起支柱作用,乐曲中常用它们开始,在乐句或乐段结尾也常用这些音,特别是整个乐曲结束时,一定要落到主音上,才显得圆满。

    现在要谈一个问题:为什么大调调式中有七个音而不是六个或八个?要说明这个问题,得先从音的本质说起。实践证明,两个音同时发出,如果两个音的振动频率成为简单整数比,这两个音的组合听起来就比较和谐,例如C和C1(以C调简谱表示为1和i)两个音振动频率之比为261.6:523.2≈1:2,这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所以听起来十分和谐,几乎听不出来是两个音,其次c和g两个音(相当于1和5)相差五度,它们的振动频率比为261.6:392≈2:3,听起来也和谐,其和谐程度仅次于C和C1的组合。

    从人类的唱歌实践中,如果最初只有一个音(假定为c)的话,那么后来会首先出现相差五度的g,也就是曲调只由c、g两个音组成。依次类推,从g双出现相差五度的d1, 从d1又出现相差五度的a1,从a1又出现相差五度的e,所有这些相差五度的两个音的频率之比都是2:3。以上过程,用符号表示就是:

    (音名) c → g →d1 →a1 →e2

    到此为止,由C出发,按每次高五度的规律,产生了g、d1、a1、e2四个音, 如果把d1、a1降低一个八度(这样只是音高改变,和其他音的关系没有改变),同时把它们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可得到:

    (音名) c d e g a

    (C调唱名)1 2 3 5 6

    这就构成了一个五声音阶。中国的一些民族音乐和爱尔兰的一些音乐,都是用五声调式写成的。如著名的爱尔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用的就是五声调式。如果继续按上述过程,在e2的上方再加一个相差五度的d2(e2 、d2比仍为2:3),在C的下方找出一个低五度的F(F、C频率比仍为2:3),用符号表示这个过程,得到:

    (音名) F → C →g →d1 →a1 →e2→d2

    按述方法,把一些音分别降低和升高八度,并重新排列,得到:

    (音名) c d e f g a b

    (C调唱名)1 2 3 4 5 6 7

    这就完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常用七声音阶。(在这里我们也许要问,为什么不能向上下两端推进,产生更多的音加到这个七声音阶行列中来?关于这个问题,请参阅读丘斯著“音乐的构成”第8面,此处从略)。

    以上讨论的是大音阶,除大音阶以外,还有一种小音阶,现在仍然用钢琴琴键表示:

 

    这个音阶由A音(相当C调唱名6)开始到g音(唱名5)结束,这样构成的音阶就称为小音阶,更准确地说是自然小音阶,因为它的主音是A,就称为a调小音阶。由图可以看出,小音阶的特点与大音阶不同,大音阶是第三音第四音和第七音第八音之间相差半音,而小音阶是第二音第三音和第五音第六音之间相差半音。除此之外,小音阶中的各个音的名称和作用和大音阶相同,就是说,也是主音、属音和下属音起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它们是稳定音,是乐队的支柱,在乐句和乐段结束往往要用这些音,而整首乐曲结尾一定要用主音来结束。这些规律,都是和大音阶一致的。

    上面所说的小音阶是自然小音阶,还有一种常用的小音阶,称为和声小音阶,它们是这样组成的:如果我们参照大音阶中各音之间的距离,把自然小音阶略作变动,即把第七音升高半音,使第七音与第八音的距离变为半音,这样小音阶的第七音与第八音的距离就和大音阶一致了,如图表示如下:

 

    这就是和声小音阶,因为它决定了小调中的和声功能而得名,运用和声小音阶,可以按大音阶构成和弦的规律,构成各种小调和弦。由小音阶七个音组成的体系,就称为小调式(minor mode),简称小调(minor)。

    到现在为止,两种音阶和调式(大调和小调)都介绍过了,究竟调式有什么作用呢?作曲家在写作乐曲时,总是自觉地运用一种调式来安排每个音符。正是有了调式,使人感到乐曲是用某种音乐语言来写的,如果没有调式,就会使人觉得音乐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所以调式是音乐的重要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之一,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它各自的调式,我们在听一首音乐的时候,能够分辨它是中国民族音乐,或者它是西方音乐,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所用的是不同的调式。调式在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一般认为大调式带有明朗的色彩而小调式则比较暗淡,所以前者常用于表现欢乐、热闹的场面,往往用来写进行曲、颂歌,而后者则用来表现悲哀、死亡等场面,用来写哀歌、悲歌等等。

    下面谈调性的概念。如果在调式名称之前还注上所用的主音音名,便是所谓调性(tonality)。本节开头所举的大音阶是以C为主音,所以它是C调大音阶,以这组音组成的体系是C大调式,简称C大调,注意大调性的主音音名用大写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如E大调,G大调,英文乐曲名称往往省去“major(大调)”这个字而仅仅写“in(大写字母)”,例如“symphony in D”就是 “D大调交响曲”。前面所举的小音阶是以A音为主音,注意琴键上的A,是指这个音是在钢琴中央C以下两组(称为大字组)中的A音,不是调性记号,所以它是a调小音阶。以这组音组成的体系,就是a小调,注意小调性的主音音名常用小写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如e小调、f小调等,英文乐曲名称往往省去“minor(小调)”这个字,例如“Sonata in d” 就是“d小调奏鸣曲”。

    作曲家具有天赋的对调性的敏感性,普通人至多能区分大小调性的不同及感受到它所造 成的音乐气氛,而作曲家甚至对不同调的相同调式具有敏感(例如能觉察d小调和e小调的不同音乐特性),因而在作曲时总是自觉地选择运用一种调性,并在作曲名称上注明该曲所用的调性。调性的变化也是作曲上一种最常用的技巧。这种技巧就是所谓“转调”,转调有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来的调式,例如从C大调转到G大调。另一种是改变原来的调式,例如从C大调转到C小调(称为同名小调)。或从C大调转到a小调(称为平行小调),作曲家运用转调的技巧,往往使“山穷水尽疑无路”,难以继续发展的局面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豁然开朗,有时甚至出现戏剧化的重大转变,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除了十分短小和简单的歌曲,所有乐曲无不利用转调,如舒伯特的歌曲《菩提树》的第二段歌词就转为小调。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彼尔.金特组曲》中的《索尔薇格之歌》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从忧郁哀伤的小调开始,倾泻了索尔薇格内心深处的积愫,进入第二部分后,音乐突然转入大调,歌声展现出一幅幻景,似乎她日夜想念的人就在眼前。意大利作曲家库蒂斯的歌曲《重归苏连托》,在不长的段落中,反复使用大小调的交替,使歌声显得摇摆多姿,至于器乐作品的转调例子更是俯拾即是,无法列举。

相关文章 推荐

巴洛克时期音乐(Baroque Music)介绍
人气:236
器乐文库
巴洛克时期音乐(Baroque Music)介绍
音频转换完全精通手册(十六)
人气:82
器乐文库
音频转换完全精通手册(十六)
曼陀铃(Mandolin)介绍
人气:89
器乐文库
曼陀铃(Mandolin)介绍
节拍与拍子《变换拍子》简谱基础知识
人气:216
乐理入门
节拍与拍子《变换拍子》简谱基础知识
音乐家的故事
人气:140
器乐文库
音乐家的故事
延留音
人气:130
器乐文库
延留音
滑音
人气:57
器乐文库
滑音
什么是三和弦?解读三和弦的效果
人气:225
乐理教程
什么是三和弦?解读三和弦的效果
新疆手鼓介绍
人气:224
器乐文库
新疆手鼓介绍
什么是调式中常用的七和弦?关于调式中常用的七和弦教程
人气:126
乐理教程
什么是调式中常用的七和弦?关于调式中常用的七和弦教程
冬不拉介绍
人气:68
器乐文库
冬不拉介绍
五线谱入门基础教程【第十五课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人气:82
五线谱基础
五线谱入门基础教程【第十五课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中国优秀歌曲《松花江上》作品简介与欣赏
人气:123
器乐文库
中国优秀歌曲《松花江上》作品简介与欣赏
节奏和节拍《重音》中小学音乐知识
人气:176
乐理教程
节奏和节拍《重音》中小学音乐知识
【名曲】莫扎特《魔笛》之魔力
人气:102
器乐文库
【名曲】莫扎特《魔笛》之魔力

大家都在看

什么是音级?变化音级介绍

什么是音级?变化音级介绍

在乐音体系中,除了基本音级C、D、E、F、G、A、B外,还有其它的非基本音级,它们是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高和重降低)变化而来的,因而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叫做升...

乐理入门 194 阅读

基础乐理简明教程-13

基础乐理简明教程-13

第六十一节 音程的种类 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五类。我们已学习了大、小、纯三类。现在学习增音程和减音程。比大音程、纯音程增大半音的音程称作增音程。比小音程、纯音程减少半音程叫做减音程。 ...

乐理入门 98 阅读

基础乐理简明教程-15

基础乐理简明教程-15

巴赫和享德尔等巴罗克(17世纪)时期的优曲家均创作了不少组曲。这些组曲是由一组午曲组成的。组曲中每首乐曲的速度、节拍和风格都有固定格式。 *阿勒曼舞曲 (Allemande)是德国午曲,不太快,单四拍子,用在组曲开头...

乐理入门 138 阅读

基础乐理简明教程-9

基础乐理简明教程-9

按照三度叠置的三个音组成的和弦,叫三和弦。如C大三和弦由C、E、G三个音组成。一个音阶从一级到七级任何一个音上均可构置三和弦。 一级主音上的三和弦叫作主三和弦,主三和弦是调的中心。五级属音上的三和弦属三和弦,...

乐理入门 123 阅读

各种记号《省略记号》简谱知识

各种记号《省略记号》简谱知识

各种记号《省略记号》简谱知识...

乐理入门 155 阅读

第二讲 乐谱的知识

第二讲 乐谱的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 ...

乐理入门 144 阅读

<strong><font color='#CC0000'>基本乐理基础知识</font></strong>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

乐理入门 475 阅读

什么是音乐中的音区?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音乐中的音区?有什么作用

音区(register)即音的高低范围。 它虽然有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没有非常严格、确切的界限,所谓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是相对而言。对于各种乐器和各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不同的。比...

乐理入门 489 阅读

半音与全音

半音与全音

...

乐理入门 169 阅读

什么是音级?基本音级介绍

什么是音级?基本音级介绍

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也叫自然音级)。基本音级用C、D、E、F、G、A、B七个字母来表示,这就是基本音级的音名。 德国的音名体系所使用的音名为C、D、E、F、G、A、H...

乐理入门 169 阅读

流行音乐风格分类

流行音乐风格分类

什么是 RB? RB的全名是 Rhythm 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或节奏布鲁斯。 广义上, 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 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基础, Billboard杂志曾介定 R...

乐理入门 109 阅读

音符《乐音的高低与音阶》简谱入门

音符《乐音的高低与音阶》简谱入门

音符《乐音的高低与音阶》简谱入门...

乐理入门 122 阅读

器乐入门基础乐理知识

器乐入门基础乐理知识

1: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

乐理入门 99 阅读

如何学习乐理?简谱术语教程之变化音讲解

如何学习乐理?简谱术语教程之变化音讲解

[导读]你喜欢乐器吗?你想学乐器吗,您懂得乐理吗?想学乐器又不懂乐理的网友有福了,乐器资源网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乐理知识的教学文章,本篇关于变化音的教程,很实用的乐理教程...

乐理入门 195 阅读

摇滚乐器-电子琴

摇滚乐器-电子琴

乐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电子技术的兴起,使一些机械的装置逐步电动化、电子化。科学技术上的这些变化及发展促进了乐器的发展,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电子乐器,如电子琴、电钢琴、电风琴、电子合成器、...

乐理入门 10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