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要送走这一届的艺考学生。今天给他们上课,让他们把自己的艺考曲目,在我面前展示一下。
准确来说,是在所有学生与老师面前,来一个“走台模考”。
虽然我一直在给他们强调,先保证作品的完整性与流畅度,但仍然有学生,出现了“完美主义”的情节。
奏不出来的高音,或者演奏不清晰、出了一些错误的乐句,他仍然会选择将这一个乐句,重新再来上一遍。
也许他本人察觉不到,但对于观众,对于“第三视角”来看的话,就会有一种明显的“卡壳感”。
这种感受,仿佛是在告诉所有的听众:“我这里出错了,等我再把这里来上一遍给你听”。
如果在正式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可想而知,得分一定是不高的。
等他们全部演奏完毕,我把他们叫来集中开了一个短会,并将自己刚刚酝酿的一句话,给他们进行了传达:
“所有公开场合的演奏中,你演奏作品的“正确率”,将不再是最重要的”。
有学生很好奇,追问我,那什么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呢?
我答道,是你演奏作品的完整性与流畅度。
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多情况下,在公开场合的演奏中,我们无法将自身实力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有紧张感,有不适应感。
所以能够发挥自己平日功力的六至八成,已经属于正常发挥了。
这其中“损失”的二到四成,便是允许自己出错,但也要先保证完整性与流畅度的做法。
不同于私下里自己的练习,在公开场合的演奏,如果不完整,或者“卡顿”太严重的话,影响的就是整体上的“观感度”、“听感度”了。
而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出错也不停”,甚至“忘谱也能往下编”的程度时,这样首先在完整性与流畅度上,便达到了“及格”的水平。
虽然仔细听,也能够发现错误,但最起码,能保证着观众、听众的欣赏“惯性”,而不是那种听着听着,便“戛然而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