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艺术审美活动的本质是对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这种艺术“美”就是用人为形式特意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生命得以升华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的生命超越了种种障碍而获得了自由和无限伸展的空间,人们也因此体验到了追求永恒动感的内在生命意义。为此,艺术审美活动总是要求能超脱于现实生存功利的限制,以便集中展示最美好的境界,以引导人类生命向无限、永恒的理想状态升华。如果一种艺术形式能使我们远离充满复杂关系的现实功利环境,它就能使我们易于获得这种生命升华的体验,领悟到人类自身那种内在的、纯粹的生命动感,就更易于进入良好的审美境界。
诸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艺术品种,以客观现实生活原型为素材,因而往往要在人们摆脱了这些原型的现实意义之后,才能呈现出它们内在的那种纯粹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相比之下,以相对抽象的音高材料为素材组成的音乐形式,本身就远离现实环境,本身就显得更独立于客观物质世界,因而能便捷地引导人们进入艺术审美的超脱状态,使听众内心更直接地获得那种纯粹而强烈的美感或生命升华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它确实更符合审美理想,有着相对直接的审美意义。贝多芬的那句传世名言——“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是从另一侧面强调了音乐抽象而动情的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