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曲艺戏曲>曲艺戏曲知识>

中国民俗|唱响千年的曲艺瑰宝—茂腔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1-20  

茂腔,

这朵盛开在山东胶东半岛的戏曲之花,

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不可替代的宝物,

以其独特的唱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其质朴、自然、委婉、幽怨的唱腔

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

戏曲简介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源于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解放后定名茂腔。

茂腔早期没有女演员登场,进入冒(茂) 肘鼓阶段,吸收了女演员,后来逐渐发展到文武戏都演,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文武戏兼备。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茂腔 

茂腔的唱腔不仅结构严谨,并且旋律优美,既有北方戏曲的豪放,又有南方戏曲的细腻。它的唱词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生活。它的唱腔,既有激昂的快板,也有缠绵的慢板,能够根据剧情的需要,灵活变换节奏和情感,从而展现出丰富的戏剧效果。

在伴奏方面,茂腔最初以打击乐为主,在后来逐渐加入了柳琴、京胡、二胡、月琴等弦乐器,在这些乐器的烘托下,茂腔唱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富有表现力。

茂腔的唱腔,是胶东人民情感的寄托,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传递着胶东半岛的历史和文化。

相关文章 推荐

[戏谱]歌仔戏 寒窑苦守(七字仔) 唱腔+箫 苏文宗编曲
人气:1171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歌仔戏 寒窑苦守(七字仔) 唱腔+箫 苏文宗编曲
[京剧唱谱]秋风起《嫦娥奔月》选段 京胡伴奏谱
人气:936
京剧
[京剧唱谱]秋风起《嫦娥奔月》选段 京胡伴奏谱
[戏谱]敦煌曲子戏 冬调《刘伙计算账》刘伙计唱段
人气:250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敦煌曲子戏 冬调《刘伙计算账》刘伙计唱段
[戏谱]歌剧《煤店新工人》十七曲 合唱
人气:1144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歌剧《煤店新工人》十七曲 合唱
[评剧唱谱]洞房中《凤还巢》选段
人气:584
评剧
[评剧唱谱]洞房中《凤还巢》选段
[豫剧唱谱]娘想儿十八年悲痛难忍《虢都遗恨》选段 许保勋
人气:1474
豫剧
[豫剧唱谱]娘想儿十八年悲痛难忍《虢都遗恨》选段 许保勋
[戏谱]湘剧高腔 拒婚 三十一斗黑麻 戏曲电影《拜月记》选段
人气:621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湘剧高腔 拒婚 三十一斗黑麻 戏曲电影《拜月记》选段
[黄梅戏谱]血能止痛血任流 黄梅戏神话艺术片《龙女》黑蛟、姜文玉唱段 丁式
人气:236
黄梅戏
[黄梅戏谱]血能止痛血任流 黄梅戏神话艺术片《龙女》黑蛟、姜文玉唱段 丁式
[京剧唱谱]看小姐做出来许多破绽《红娘》选段 琴谱
人气:639
京剧
[京剧唱谱]看小姐做出来许多破绽《红娘》选段 琴谱
[戏谱]秦腔唱腔选 坐窑 贫生唱段
人气:1806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秦腔唱腔选 坐窑 贫生唱段
[黄梅戏谱]《春香传》选曲:幕终曲 庄志改词 方绍墀、时白林等编曲
人气:1600
黄梅戏
[黄梅戏谱]《春香传》选曲:幕终曲 庄志改词 方绍墀、时白林等编曲
[戏谱]常锡剧《双推磨》1954年版 第一曲
人气:707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常锡剧《双推磨》1954年版 第一曲
[豫剧唱谱]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豫剧“花木兰”选段
人气:724
豫剧
[豫剧唱谱]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豫剧“花木兰”选段
[戏谱]赣南采茶戏 长歌 二
人气:817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赣南采茶戏 长歌 二
[戏谱]歌剧《红珊瑚》选曲 第五场 闹府 第二十三曲 共产党雄兵有千万 麻副官
人气:440
曲艺戏曲唱谱
[戏谱]歌剧《红珊瑚》选曲 第五场 闹府 第二十三曲 共产党雄兵有千万 麻副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