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陶埙指法>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spring  时间:2014-04-01  
  前言
  
  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但埙从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发掘改革,使埙这一古乐重获新生。在众多音乐工作者的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各种音孔数、各种指法的埙,这对扩大埙的音量、扩展埙的音域、提高埙音乐表现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在近三十年过去的今天,人们对埙的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民族乐器并学习它。但到目前为止埙的标准体系并未确立,指法依然是各式各样,这对于初学埙的埙友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照着指法表却不能吹出相应的音阶(因为指法表和自己的埙不相对应)。在此仅我所了解的目前埙的指法做一点说明,希望对初学埙的埙友有一点帮助。
  
  一、埙的发音原理
  
  目前人们的认识是埙同笛箫等乐器同属边棱气鸣类乐器,进而把它当做管乐器研究,但由于埙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并非管乐器的气柱(不管是柱状还是锥状气柱),所以其发声规律与管乐器有很多不同之处。很难把它归入管乐器的范围,更谈不上是“闭管乐器”或“半闭管乐器”了。
  
  从理论上讲埙根本不是管乐器。它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管乐器的管子里是一根气柱。两者形状不同、发声规律也不同。在管乐器上,管子的长度决定声音的高低。音孔位置的高低,实际上在改变着管子的长度,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所以笛箫的音孔总是低音孔在高音孔远离吹孔端(也有特殊情况),故而笛箫的指法相对有一个标准;在埙上,埙腔体内的空气团体积的大小决定音高,体积大的声音低。开放的指孔的面积越大,气团的体积就变得越小,声音就越高,而音孔位置的高低却不会影响声音的高低。另外,管乐器可以通过调整口型及气息的手段吹出基音的高八度或高十二度、十五度等泛音,这种手段被称为“超吹”。而埙用超吹的办法则只能奏出一个不规则的、基音的超八度音。
  
  埙的音高只与所打开的音孔的面积大小有关,与所打开的音孔的位置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保证音孔面积大小相同,可以把它开在任意的位置,这也就是埙的指法可以是任意的排列的原因。
  
  二、关于“×孔埙”的叫法
  
  一直以来所称的“×孔埙”有的是算吹孔和音孔数总和,有的却只是算音孔数。在目前我所知道的几本埙相关教材(分别为:《埙的演奏技巧与练习)(刘凤山)、《笛•箫•埙•笙•唢呐吹奏指南》(陆金山)、《埙演奏法》(刘宽忍)、《埙基础大教本》(王铁锤)、《埙初级教程》(周可奇))中,刘凤山老师、陆金山老师、周可奇老师都是以吹孔和指孔数的总和来称作“×孔埙”,而刘宽忍老师、王铁锤老师只算音孔数来称作“×孔埙”。看似以前一种标准的占多数,但目前网络上各老师埙友大多是仅算音孔的数目来称作“×孔埙”,如有八个音孔便称作“八孔埙”,为避免造成误解建议在说“×孔埙”时仅算音孔数。现在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为八孔埙、九孔埙和十孔埙,其中又以八孔埙和十孔埙最常用。
  
  三、目前埙的指法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经过7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各历史时期埙的形制,音孔数各有差异,对历史上各时期的埙的指法本人没有查阅相关资料,在此不作介绍,仅就目前所使用一些指法做一些介绍。埙在近几十年的发展改革中,逐渐形成几种不同的指法体系,其中使用较多的有阴氏、冯氏以及众多西安制埙老师所使用的指法,包括现在的空谷埙、艺魂埙在内都同属一类指法体系,以下称之为“西安埙指法”;刘宽忍教材上提供的张荣华老师制埙使用的指法,以下称之为“荣华埙指法”,目前使用这种指法体系的还有七星埙;其他一些埙的指法,包括赵良山老师的良山埙指法(八孔埙)、刘凤山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王铁锤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周可奇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陆金山老师教材上的指法(九孔埙)……虽然埙的指法体系繁多,但众多的差别大多是音程关系和指序上,八孔埙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埙,其指法有按民族五声音阶开孔的,即,有按七声音阶开孔的,即,自然前一种音阶排列比后一种音域宽一个小三度,指序有从左到右开的,有从右到左开的。九孔十孔埙也就是在八孔的基础上增加一到两个孔而成(也有重新安排指法的)。埙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具备顺利转调的能力,以下均对其基本指法(本调指法)做出介绍,其他转调指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八孔埙指法
  
  八孔埙是最先发展成熟,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埙,多为梨形,也有笔筒形和其他一些形状,大多制埙者均有制作。
  
  

 
  一孔双八度葫芦埙、高明老师的高音C调三十音玉埙、空谷埙的两个八度加一个小三度的埙……当然也就还有更多的指法体系,在此就不做一一介绍了。
  
  四、几点建议
  
  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几近失传的情况下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已重获新生,在世界各大舞台绽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如今了解爱好并学习它的人日益增多,为普及推广埙这一古老乐器,规范化已显得日益必要,本人就此作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于“×孔埙”的叫法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以避免各种教学及学术交流中造成误会,不管算不算吹孔,这都是可以统一的,本人建议不算吹孔在内,仅以音孔的数目来称之。
  
  

相关文章 推荐

6孔埙谱【葫芦娃】
人气:87
陶埙乐谱
6孔埙谱【葫芦娃】
陶埙曲谱精选【梦回春秋】李玉刚 演唱
人气:202
陶埙乐谱
陶埙曲谱精选【梦回春秋】李玉刚 演唱
默默西风埙教学视频 第八讲《技巧篇 俯吹》(重录版)
人气:472
陶埙视频教学
默默西风埙教学视频 第八讲《技巧篇 俯吹》(重录版)
陶埙曲谱精选【寒江残雪】王次恒编曲
人气:119
陶埙乐谱
陶埙曲谱精选【寒江残雪】王次恒编曲
经典埙音乐在线欣赏
人气:12280
陶埙演奏视频
经典埙音乐在线欣赏
好学的陶埙乐谱《红色娘子军连歌》
人气:211
陶埙乐谱
好学的陶埙乐谱《红色娘子军连歌》
埙谱【一剪梅】
人气:116
陶埙乐谱
埙谱【一剪梅】
埙古曲简谱:关山月曲谱
人气:383
陶埙乐谱
埙古曲简谱:关山月曲谱
埙谱【小薇】
人气:138
陶埙乐谱
埙谱【小薇】
iphone埙谱精选 入门级小星星、找朋友、生日快乐
人气:587
陶埙乐谱
iphone埙谱精选 入门级小星星、找朋友、生日快乐
六孔埙曲谱【等你的季节】
人气:137
陶埙乐谱
六孔埙曲谱【等你的季节】
陶埙曲谱精选【卷珠帘】霍尊 曲
人气:375
陶埙乐谱
陶埙曲谱精选【卷珠帘】霍尊 曲
6孔埙谱【拔萝卜】
人气:153
陶埙乐谱
6孔埙谱【拔萝卜】
好学的陶埙乐曲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人气:146
陶埙乐谱
好学的陶埙乐曲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埙谱【找朋友】
人气:138
陶埙乐谱
埙谱【找朋友】

大家都在看

埙指法表是什么样的?八孔、九孔、十孔埙指法示意图

埙指法表是什么样的?八孔、九孔、十孔埙指法示意图

乐器资源网导读:本篇埙教学内容选自刘宽忍编著(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埙演奏法》,小编精选埙指法图片,相信对初学埙的网友会有很大帮助;这篇以专业界普遍使用的“荣华埙”作为规范指法。很不错的基...

陶埙指法 14040 阅读

左起十孔埙低音5-高音4指法图

左起十孔埙低音5-高音4指法图

左起十孔埙低音5-高音4指法图...

陶埙指法 1538 阅读

左起八孔埙中音1-高音4指法图

左起八孔埙中音1-高音4指法图

左起八孔埙中音1-高音4指法图...

陶埙指法 1029 阅读

<font color='#000099'>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font>

关于埙的指法体系概述

前言 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

陶埙指法 17931 阅读

黄河泥埙的分类与指法介绍

黄河泥埙的分类与指法介绍

黄河泥埙穿越历史走到现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见证着沧海桑田,演绎着悲欢离合,九曲黄河奔腾,千载雅韵传颂,黄河泥埙演奏的是抑扬顿挫、波澜壮阔的黄河音乐,传播的是源远流长...

陶埙指法 207 阅读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2”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2”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2...

陶埙指法 1856 阅读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5”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5”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5...

陶埙指法 2916 阅读

<font color='#660000'>左起十孔埙低音5-高音2_左起_指法图</font>

左起十孔埙低音5-高音2_左起_指法图

左起十孔埙低音5-高音2_左起_指法图...

陶埙指法 3570 阅读

埙指法表

埙指法表

...

陶埙指法 2705 阅读

埙的指法

埙的指法

①西安指法音阶:以五声音阶排列 ,宫 商 角 徴 羽对应 do rui mi so la; ②三个特别音:7(低音)4(中音) 7(高音);...

陶埙指法 162 阅读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1”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1”

八孔埙指法全按作1...

陶埙指法 195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