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扬琴>扬琴知识>

扬琴:承琴瑟之韵 传丝竹妙音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3-14  

倒垂帘,郭敏清 - 郭敏清扬琴演奏专辑

“丝非丝,竹非竹,桐裁便面柱金粟。瑟非瑟,筝非筝,十三金缕双双横。不用银甲弹,不用龙香拨。湘筠擘破绿参差,敲动纤纤手腕活。”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击弦乐器之一。

扬琴自明末由波斯传入中国,历经近四百年的流传和演进,在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和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熏陶下,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

扬琴音色清幽典雅、意境深远,具有刚柔并济的特点。慢奏时似叮咚山泉,快奏时似潺潺流水;音质明亮,犹如珠落玉盘,晶莹剔透;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

扬琴在两河流域文明时期就已出现,最早可考证的历史遗留图像是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3世纪(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使用扬琴的图像,该图案被保存在一个古老的苏美尔纪念碑上,描绘了音乐家的游行队伍。

中世纪时期,在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santur),被视为扬琴的前身。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这种桑图尔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国流传。

明末,随着我国和东亚、西亚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桑图尔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

经由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以及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熏陶,扬琴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诸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等,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清末民初徐珂所编《清稗类钞》“洋琴”条:“康熙时,有自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铜钉,以铜丝为弦,张于上,用锤击之,锤形如箸。其音似筝、筑,其形似扇,我国亦能自造之矣。”

而英国人博克舍所编《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一书,其中葡萄牙人克路士在《中国志》里说,明嘉靖年间,他在广州亲见民间艺人演奏洋琴。可见,洋琴传入中国至少在明嘉靖年间。

• 清光绪六年(1880年)合顺班扬琴

清末民初,许多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作为独立的乐种兴起,扬琴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山东琴曲等乐种的主要乐器之一。

扬琴在我国经历了近四百年的流传和演进。在这期间,中国的乐器制作家研制出了不少扬琴的新品种,比如像高低音扬琴、转调扬琴、筝扬琴和电声扬琴等。

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扬琴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不仅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事业更是欣欣向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中国音乐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打破了时空的阻隔,喝一杯茶、听一首歌的时间,一个短视频,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国乐大师的作品,传统文化走进了日常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们的心里。

一.主要构造

扬琴由共鸣箱、山口、弦钉、弦轴、马子、琴弦和琴竹等构成。

共鸣箱是扬琴的形体,它由前后两块侧板和左右两端琴头连接成琴架,上下蒙以薄板而成。

侧板和琴头使用色、烨木、榆木或其他质地较硬木材制作,琴架上的面板使用纹理顺直、均匀的梧桐木或鱼鳞松制作。它是音响的共鸣板,对扬琴的音量和音色起重要作用。

共鸣箱里面,对应面板每个码子处都胶有一道音梁,它与面、底板和前后侧板相连,使琴箱分成几个空间。

在音梁板上开有四五个圆形孔洞,称作风眼,使共鸣后的音波在共鸣箱中对流,然后由音孔传出。音孔原来开在面板上,为2或4个圆孔。上面嵌以镂空的牙雕或骨雕,用以装饰美化琴面和保护音孔,多开在两山口下边,每边有4~5个,为圆形或长方形。

山口是面板两侧的长形木条,用红木制成,起架弦作用,山口至马子的一段弦长,才是琴弦的振动发部分。

马子呈条形峰谷状,用竹、红木或牛骨制作,有2~5个,置于面板上,左侧的为高音马,右侧为低音马,其凸出的峰部用以架弦,凹下的谷部为其他琴弦通过。

琴弦采用钢丝弦(最早用铜丝弦)。高音部分为裸弦,使用27~31号钢丝,低音部分用缠弦,在裸弦上缠绕细钢丝而成。

琴竹又有琴笕、琴签和琴棰之称,是两支富有弹性的竹制小棰,用以敲击琴弦发音。

二.演奏方式

在继承传统、吸收、借鉴姊妹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技法特长的基础上,我国扬琴已自成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演奏时,琴置于架上,左右手各执一琴竹分别敲击在条码两侧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单音、左、右弹轮、双音(和弦)、轮音(密竹)、反竹、衬音、顿音、琶音、拨弦、上下滑音、泛音等。

其中单音技术和轮音系扬琴的基本核心技巧。单音似珠落玉盘,晶莹剔透,常用于装饰旋律,使之轻快活泼,华丽多彩;双音丰满有力,主要用于曲调需强奏的音上,以增强气势,烘托情绪。

春到凉山 (扬琴三重奏),扬琴乐团 - 玉竹虹韵 室内乐专辑

琴音犹如涓涓细流,潺潺不止,常用于慢,中板歌唱性旋律,使之更加缠绵婉转;弹轮密集紧凑,多用于时值较短的音符,使之轻巧明快;分解和弦则宛如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闪烁的粼粼波光,常用于描绘秀丽的山河景色和大自然的迷人风光。

在各种色彩性技巧中,反笕和拔弦使旋律清新悠扬;吟音、勾揉使曲调深沉醇朴,清幽典雅;顿音似马蹄轻踏;泛音使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滑拔模仿流水,浪花声,强如瀑布飞溅,波涛汹涌,弱似霏霏细雨中流淌的小溪。

雨打芭蕉,张雪 - 扬琴

鼓音、木音、摘音、才音、击板模拟打击乐音响,强如节日里鸣锣道鼓,弱似深山远寺和钟鼓楼里飘逸出的仙声雅乐;指套滑音既获琴瑟之韵,高雅清音,又可模仿莺啼燕转,瑟瑟风声和惊涛拍岸,惟妙惟肖,如诗如画。

三.主要流派

• 广东音乐扬琴流派

广东音乐扬琴的形成,是由明朝中期传入广东的“外江班”和其他省份的音乐文化在广东扎根,与当地的风俗习惯、语言、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广东音乐扬琴的前体,主要是由粤剧中的过场音和伴奏的器乐小调组成,即“过场音乐”“过场谱子”和“小曲”,在20世纪初期发展成为纯粹的器乐,被外省人称作“广东音乐扬琴”,是一种独特的地方音乐。

• 江南丝竹扬琴流派

“丝”和“竹”这两个词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丝”指的是当时的琴瑟类乐器,“竹”则是用竹子做成的箫、竿、笙等乐器。汉朝时已有丝、竹作为声乐伴奏的史料。江南丝竹的扬琴讲究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击弦动作不能过猛,每个乐段、乐句以及乐汇中都要求做的非常精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温婉诗意的江南烟雨中。

• 四川扬琴流派

四川扬琴的唱法一般是五人一组,演员兼用乐器,以扬琴为中心,三弦、二胡、大鼓、胡琴。前人对这一点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扬琴是骨骼,鼓板和怀鼓是眼,三弦是筋骨,二胡是皮肤。歌唱家分为生、旦、净、丑、末等,而传统的唱腔则是以历史和戏剧故事为主。

• 东北扬琴流派

东北扬琴的形成超过一百年,它是在一个由东北民歌、辽南影渊戏、说唱、蹦蹦戏、鼓吹等较为宽广的音乐环境中长期独立、广泛的艺术实践而创出的一套独具风格的乐器。东北扬琴韵味委婉、意境深远,带有浓重地方气息的音乐特色。最具东北扬琴演奏技巧代表性的“吟揉”,有波动音响的效果,是从古筝、古琴“压揉”的手法演化而来的。

• 世界扬琴大会

“携来可击不可弹,双椎巧刻青琅玕。琴师举手指未落,满座肃听生心欢。”

音乐作为一种生动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扬琴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民间音乐相互交织碰撞,它流传在不同的地域之间,注入了人们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才有了如今种类多样、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

扬琴这件“舶来品”以“他者”的身份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根植于民间并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方言土语”,成为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珍贵宝藏。

相关文章 推荐

什么乐器叫做扬琴?
人气:187
扬琴教程
什么乐器叫做扬琴?
扬琴二重奏《匈牙利西部查尔达什》
人气:147
扬琴演奏视频
扬琴二重奏《匈牙利西部查尔达什》
扬琴技巧练习与乐曲演奏《扬琴交叉练习》初级阶段
人气:166
扬琴乐谱
扬琴技巧练习与乐曲演奏《扬琴交叉练习》初级阶段
<strong>扬琴曲谱:蝶之翼</strong>
人气:152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蝶之翼
扬琴曲谱:草原之夜
人气:113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草原之夜
扬琴曲谱:草原小骑士
人气:180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草原小骑士
扬琴曲谱:忆事曲
人气:95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忆事曲
扬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有哪些
人气:139
扬琴教程
扬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有哪些
中国扬琴名家【王文礼】简介及个人照片 扬琴大师王文礼档案
人气:88
扬琴名家
中国扬琴名家【王文礼】简介及个人照片 扬琴大师王文礼档案
扬琴曲谱: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人气:180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扬琴曲谱:扬琴双音琴竹练习曲30首之二十四
人气:175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扬琴双音琴竹练习曲30首之二十四
可爱小女孩扬琴独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人气:834
扬琴演奏视频
可爱小女孩扬琴独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扬琴曲谱:欢乐的节日
人气:248
扬琴乐谱
扬琴曲谱:欢乐的节日
扬琴演奏中单竹技巧和轮竹技巧
人气:125
扬琴教程
扬琴演奏中单竹技巧和轮竹技巧
敲击出宛如潺潺流水般清脆的扬琴......
人气:170
扬琴知识
敲击出宛如潺潺流水般清脆的扬琴......

大家都在看

扬琴:承琴瑟之韵 传丝竹妙音

扬琴:承琴瑟之韵 传丝竹妙音

倒垂帘,郭敏清-郭敏清扬琴演奏专辑 丝非丝,竹非竹,桐裁便面柱金粟。瑟非瑟,筝非筝,十三金缕双双横。不用银甲弹,不用龙香拨。湘筠擘破绿参差,敲动纤纤手腕活。 扬琴,又称洋琴、打...

扬琴知识 188 阅读

扬琴介绍

扬琴介绍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

扬琴知识 136 阅读

扬琴402与501区别

扬琴402与501区别

1、外观和码子的位置数量上有些不同,看个人需要,现在两种都可以加止音器了,就是501的左上方的那些小马子更人性了。具体的音色和音位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你可以看看图片或者实物。就个人喜好...

扬琴知识 107 阅读

汕头扬琴 声飘四方

汕头扬琴 声飘四方

清脆悠扬的琴声,充盈着每一处空间,讲述着吴汉军父女接续传承古琴制作技艺的故事。1997年,出生建筑世家的吴汉军为支持女儿学习音乐,一卯一榫造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低音提琴。由此,吴...

扬琴知识 201 阅读

扬琴名曲有哪些?扬琴十大名曲简介

扬琴名曲有哪些?扬琴十大名曲简介

扬琴十大名曲 1、弹词三六 扬琴独奏曲。 原为江南民间乐曲《梅花三弄》,与琴曲《梅花三弄》同名异曲。《三六》可能是该曲第三段《三叠落梅》中《三落》的上海方言谐音。乐谱最早载于1895年李...

扬琴知识 171 阅读

你知道扬琴怎么制作的吗?解密扬琴的制作方法

你知道扬琴怎么制作的吗?解密扬琴的制作方法

扬琴的制作方法 扬琴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富有表现力,扬琴有著悠久的历史,制作者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扬琴在构造,形制,音色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先后制造出各种类型的改良扬琴,目前常用...

扬琴知识 190 阅读

扬琴和琵琶音乐区别

扬琴和琵琶音乐区别

扬琴:扬琴可以奏两组以上的音。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扬琴加大了琴身,增加了弦数,扩大了音量和音域。能奏出有十二个半音的四组音,可以转调。 音色清脆、嘹亮,可独奏、伴奏和合奏。 琵琶 :琵...

扬琴知识 256 阅读

扬琴的起源及分布状况

扬琴的起源及分布状况

扬琴的起源及分布状况 扬琴(Dulcimer)起源于中东之亚洲与波斯等古国,后来传入西班牙、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名曰(Cimbalon)。现在,扬琴已是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如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编者注...

扬琴知识 177 阅读

李玲玲 | 当代中国扬琴艺术发展新态势——聚焦扬琴重奏艺术

李玲玲 | 当代中国扬琴艺术发展新态势——聚焦扬琴重奏艺术

当代中国扬琴艺术发展新态势 聚焦扬琴重奏艺术 李玲玲 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发展历程 二、探索与实践 三、创新与思考 结语 作者简历 著名扬琴演奏家...

扬琴知识 161 阅读

你了解扬琴的起源?关于扬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的的问题

你了解扬琴的起源?关于扬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的的问题

你了解扬琴的起源?关于扬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的的问题 一直有一种说法:扬琴起源于波斯、亚述等古国,是朝圣者和十字军带到欧洲的。上述古国的确是多种弹拨 乐器的发源地,起到今天仍是弹拨乐器...

扬琴知识 221 阅读

敲击出宛如潺潺流水般清脆的扬琴......

敲击出宛如潺潺流水般清脆的扬琴......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 扬 琴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扬琴知识 170 阅读

中国扬琴音乐的流派简介

中国扬琴音乐的流派简介

传统扬琴由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四大学派构成。现存有乐谱和音响资料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广东音乐家严老烈改编,罗崎云、吕文成录制成唱片的广东音乐《倒垂帘》...

扬琴知识 139 阅读

扬琴的起源与演变

扬琴的起源与演变

扬琴原系古波斯乐器,十四世纪盛行于欧洲。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后来逐渐遍及内地。经过历代艺师的不断改进,成为自身独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乐器。 传统扬琴有八音(fc2...

扬琴知识 100 阅读

扬琴的安装知识

扬琴的安装知识

放开扬琴本身的款式、音色等问题不谈,一个最最肤浅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环节是如何科学安装琴弦的问题。 只需稍加留意,会发现很多刚出厂而在琴行等待售出的扬琴,它们的琴轴绕弦是很不规范甚至根...

扬琴知识 125 阅读

敲击出宛如潺潺流水般清脆的扬琴

敲击出宛如潺潺流水般清脆的扬琴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 扬 琴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扬琴知识 18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