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侗笛
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20世纪70年代以来,侗族民间艺人、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造工人,不断对民间传统侗笛进行改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水口区民间艺人、著名侗族歌手石国兴,首先对侗笛制作进行了改革,他将吹口至哨孔的一段管身,由原来破开竹皮、修削呈沟槽、垫高两侧、以竹片做的进气孔道,改为不破开竹皮,直接在管身贴以竹片而成,解决了破开竹皮后所剩1/4管壁容易破损的缺点,使侗笛经久耐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吴申刚,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协助下,针对民间传统侗笛音量小、音域窄和不能转调等缺陷,研制成功了改革侗笛。这种新侗笛,首先在保留传统侗笛音色和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加长了管身、增添了音孔和按键,并将上端吹口改为铜片制的独立部件,经久耐用又音质纯净。在哨孔至按音孔之间,增置了可以伸缩的双层铜管,便于调节管长,使音高可以细微调整。在管身下端增设了喇叭口,有效地扩大了音量。这种改革侗笛,音域扩展到f—c3,便于转调和音色变化。既可用于独奏,又适于参加民族乐队合奏。由于演奏上吸收了其他气鸣乐器上的抹、滑、打等技巧,从而具有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创作乐曲有《火车开进侗山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