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国庆节观看了各民族歌舞联合演出后,所写的《浣溪沙》下半阕中的两句。词中提到的于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古今歌舞盛行的地方。多才多艺的维吾尔族人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音乐和歌舞方面尤为突出,不论是青年男女,还是老人幼童,都酷爱歌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新疆等地古代称作“西域”,据历史记载,新疆龟兹(今库车县一带)的乐舞最早传入内地,以后又传入于阗乐、疏勒乐和高昌乐。《西京杂记》记载,于阗乐在汉代初年已成为宫廷中节日的活动项目。据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在出宫后谈到宫中娱乐时说:“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于阗(今和田县)自古以来民间歌舞兴盛,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说:“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尚音乐,人好歌舞。”并说龟兹的“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隋唐时期,西域诸乐都被列为宫廷的九、十部乐中,每逢盛会都要进行演奏。
歌舞晚会上最辛苦的要算是伴奏的乐手了,他们弹奏着弹布尔、独它尔和热瓦普,拉着艾捷克,敲着达卜,一曲接一曲,琴鼓不停,歌声不断。“麦昔若普”上演奏的乐曲,都来自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被誉为“祖国音乐文化瑰宝”、“东方音乐史上巨大财富”的“十二木卡姆”,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体裁多样,曲调丰富,全曲共有十二套。每套为一个小组曲(“木卡姆”即组曲之意),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和完整的器乐间奏曲等。全曲共有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演奏一遍要用二十多个小时。现代维吾尔音乐中的优美曲调,都源于这“维吾尔音乐之母”。由于历代封建势力的摧残,这部古曲只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在“麦昔若普”上,只有那些熟记曲牌、满腹民歌和能即兴作歌的老艺人,才能担任乐手,他们为欢乐的歌舞击鼓操琴,乐声歌声连绵不绝,经常通宵达旦。
弹布尔的历史较为悠久,相传在十四五世纪时,已有演奏弹布尔的著名民间艺人。清代列入宫廷回部乐,清《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二)载:“丹不尔刻桐为体,以大匏为槽,……直柄,面平背圆,……铁弦四,上二轴,左右各一绾之。……柄上设二铁为山口,近上一片穿孔纳弦,下一片承弦,柱用角。”这一记载与今日广泛流传的弹布尔略有不同。清代《新疆图志》(卷四十八)也载有:“铜弦谓之弹普”。弹普即弹布尔。这种乐器最初流行于南疆,正式记载见于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古维文手抄本)中。书中记述道:古代乐师阿布都热合买·加米的音乐老师曾在当时演奏弹布尔独奏。乐师买乌拉纳·沙依甫·伯力合,他手持弹布尔弹奏了《伊拉克戈壁木卡姆》,令人神魂颠倒。18世纪末,弹布尔传到北疆和东疆。如今已成为天山南北广大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弹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