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澜沧的拉祜族村寨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的桃花仙子为了消愁解闷,送了一把弦子要拉祜人弹奏。三弦拉祜语称滴,原只有一条弦,音响较单调,后来改作两弦,音色还是不好,最后才成为现在的三弦。旧社会,拉祜人不堪忍受土司头人的压迫,经常起来反抗。有个起义首领叫李金保,是位有名的三弦手,起义失败后被俘,在要杀他的头天晚上,官家同意了他再弹一次三弦的请求。李金保悲愤地弹了一夜,鸡叫头遍时琴声戛然而止,他准备着去慷慨就义。可是官家太太、小姐们在通宵听琴,她们正听得如痴如醉,琴声戛然中断,她们余兴未尽,还想继续听下去,便要求免去他的死刑。土司无可奈何,迁就夫人和爱女,李金保免去了一死。刚直的李金保不愿为官家弹琴,他躲进深山隐居下来。后来,这首由他创作的乐曲称为“起死回生调”。拉祜人弹奏的三弦,也从此流传开来。
在沧源佤族山寨,传说从前有一家人很不和睦,经常吵架。有个老人砍来一段茶木,照木勺的样子挖空,蒙上蛤蟆皮,拴上三条弦,制成了三弦,用它弹奏出美妙感人的乐曲,不和睦的人家听后,再也不吵闹了。老人对他们说:“这三条弦好比是一家人,内弦是母亲(母弦),中弦是父亲,外弦是儿子(子弦),一家人要处得好,就要把弦调得准,才能弹出悦耳的曲调来。你们要和睦相处,生活才能美满幸福。”从此,这家人在三弦乐曲的感染下,生活一直很和睦。此后,三弦便流传开了,只要一弹起它,不分民族、性别和年龄,人们都能和睦地在一起欢乐歌舞,用它来“谈情”,建立起和睦幸福的家庭。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中,陈列着两件拉祜族小三弦。其中一件茶木制,琴体全长57厘米,琴鼓为扁圆形,直径10.5厘米、厚6.5厘米,前口蒙以蟒皮为面,后口置镂空音窗。琴头扁铲形、后弯,中间设弦库,两侧置梨木制花蕾形弦轴三个(左二右一)。琴杆短而宽、无品位。皮面中央置铁棍马,长6.5厘米、直径0.3厘米,下垫圆形薄铁片,张三条钢丝弦。另一件小三弦,糯梨木制,琴体全长42.5厘米,琴鼓扁圆形,直径7.8厘米、厚4.7厘米,前口蒙以蛇皮,后口置金钱眼形音窗。琴头呈扁铲形后弯,中设弦库,两侧置三个梨木制花蕾形弦轴(左二右一),皮面中央置铁棍马,长4.9厘米、直径0.3厘米,下垫长六方形薄铁片,张三条钢丝弦。这两件拉祜族小三弦,来自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民间艺人所制精品,选料讲究,工艺细致,在琴头、弦库、弦轴和音窗等部位,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和纹饰,极富民族特色。均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