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器种类>民族膜鸣乐器>

亻革鼓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4-05-10  
  亻革鼓,是苗族支系亻革人(又称亻革家)特有的棰击膜鸣乐器,故称亻革鼓,也称祖鼓。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凯里等地。?
  
  相传,亻革鼓为亻革人祖先所制,每寨一面,它代表?亻革人的智慧和文明,是民族团结兴旺的象征。亻革人把它作为偶像崇拜,奉若天上玉皇。凡亻革家发生重大纠纷,必先到亻革鼓前焚香磕头,然后才能评判是非。哪家亻革人遇到灾难,就要把亻革鼓抬到他家,以驱恶避邪,逢凶化吉。鼓框用整段香椿或香樟原木掏空制成,两端蒙以牛皮,皮面四周边缘用双排鼓钉固定。鼓体大小不一,常见者鼓面直径35厘米~40厘米、鼓身长160厘米~250厘米,鼓腔中装有若干谷穗、高粱、玉米、银子和一支芦笙。?
  
  平时,亻革鼓置于寨主家中,鼓身放在堂屋和西侧屋之间,凿通墙壁,鼓首在堂屋外露20厘米,鼓腰系以红绸巾为饰。演奏前,先唱祭神大歌、吹芦笙,男女青年载歌载舞,将亻革鼓从鼓房抬出,横置于木制鼓架上,架高150厘米。演奏时,奏者两人站立鼓的两端,双手执棰击奏,有专用曲牌,人们围圈随乐踏节而舞。用于亻革年或重大喜庆节日等场合。
  
  

相关文章 推荐

达玛
人气:180
民族膜鸣乐器
达玛
四胡
人气:434
民族弦鸣乐器
四胡
建鼓
人气:219
民族膜鸣乐器
建鼓
砂槌
人气:510
西洋打击乐器
砂槌
热巴铃
人气:2012
民族体鸣乐器
热巴铃
中国古代乐器《简板》
人气:224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简板》
短笛
人气:2047
西洋木管乐器
短笛
角胡
人气:139
民族弦鸣乐器
角胡
瑶族猴鼓
人气:169
民族膜鸣乐器
瑶族猴鼓
太平鼓
人气:111
民族膜鸣乐器
太平鼓
铁簧
人气:179
民族体鸣乐器
铁簧
中国古代乐器《十三弦琴》
人气:169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十三弦琴》
骨笛
人气:214
民族气鸣乐器
骨笛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笛子》简介
人气:122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笛子》简介
管风琴
人气:2768
西洋键盘乐器
管风琴

大家都在看

汪都

汪都

汪都,又称黄泥鼓、长鼓、横鼓。瑶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 源于古代细腰鼓,南宋之时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清代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载:(排瑶)元霄击锣挝长鼓,跳跃作态,长鼓其形头大中...

民族膜鸣乐器 118 阅读

八音鼓

八音鼓

八音鼓,又称八仙鼓。是壮族、仡佬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在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乐队中使用而得名。壮语称种依,意为较小的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和黔桂边界等地。 壮族的种依,鼓身呈扁圆形,用...

民族膜鸣乐器 132 阅读

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

呈圆筒形。流行于西藏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

民族膜鸣乐器 133 阅读

光拢

光拢

光拢,又称光弄。傣族棰击膜鸣乐器。傣语光为鼓。拢或弄均为大,意 为大鼓。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孟连、耿马等地。? 历史较久远,明代李思聪在《百夷传》中记述傣族风俗时曾写道:其...

民族膜鸣乐器 144 阅读

侗族的工

侗族的工

呈圆筒状。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鼓框用整段梅香雪 原木挖空制成,两端收束,中腰稍粗,鼓面直径50厘米、鼓高100厘米~150厘米,两端蒙牛皮, 边缘 用竹钉固定,鼓两侧置鼓环。系绳横吊于侗寨鼓楼中。以两棰击奏,...

民族膜鸣乐器 79 阅读

如咚

如咚

如咚,瑶族棰击膜鸣乐器。瑶语如为鼓,咚为小,如咚即小鼓之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 传说古代瑶族先民在乘船迁徙途中,突然遭遇风浪袭击,情况万分危急。便祈求盘王保佑平安,并许下祭祀供奉之愿。瑶...

民族膜鸣乐器 232 阅读

手鼓

手鼓

手鼓,朝鲜族、满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鼓身扁圆形,鼓框木制,有的用多层板条烘烤弯曲定形而成,鼓口直径19.5厘米、鼓边高3.5厘米~4厘米,两面均蒙以...

民族膜鸣乐器 253 阅读

达玛

达玛

达玛,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 历史悠久,最早一直流传于西藏地区。但到了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朗达玛统治时期,佛教...

民族膜鸣乐器 180 阅读

火者

火者

火者,彝族、布依族棰击膜鸣乐器。彝语称火者。布依族称的光。流行于贵州省西北部威宁、赫章、毕节、水城、纳雍、黔西、盘县等彝族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贞丰等布依族地区。 鼓框用核桃木或梧桐木板条拼合...

民族膜鸣乐器 170 阅读

苗族猴鼓

苗族猴鼓

苗族猴鼓,苗语称干那,苗族棰击膜鸣乐器。因伴奏《猴鼓舞》而得名。又称花鼓。旧时巫师用时曾诬称蛮鼓。流行于贵州、湖南等省苗族地区。? 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呈圆筒形,两端较细,中腰略粗,两端蒙以牛皮为面,皮面...

民族膜鸣乐器 226 阅读

苗族的嗯铎

苗族的嗯铎

苗族的嗯铎,是大鼓的统称,既有长腔筒形的,也有短腔扁圆形的。扁圆形嗯铎,流行于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和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鼓框用原木掏空或木板拼合而成,两端蒙以牛皮为面,皮边四周用竹钉固定。鼓的规格因地而异...

民族膜鸣乐器 238 阅读

腰鼓

腰鼓

腰鼓,是满、彝、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彝语称热波。汉族又称花鼓、磨皮花鼓、双柏花鼓。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广泛用于民间秧歌舞和节日庆祝,深受人民喜爱。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东北、华北各省和云南省彝族地区盛行。...

民族膜鸣乐器 224 阅读

略斗

略斗

略斗,苗族棰击膜鸣乐器。苗语略为木、斗为鼓,意即木制大鼓。又称竹龙。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地。? 在苗族民间,传说略斗是为纪念一位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而制作的,它是一种可以通神的乐器,只在节日祭祖...

民族膜鸣乐器 199 阅读

神鼓

神鼓

神鼓,又称喇嘛鼓。是藏、蒙古、门巴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倍,译称查玛鼓。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喇嘛寺院。 历史较久远,这是喇嘛寺院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宗教乐器。其鼓形似将扁鼓的...

民族膜鸣乐器 176 阅读

那额

那额

那额,又称热巴鼓。藏族、门巴族棰击膜鸣乐器。汉族称藏族手鼓。流行于西藏昌都、那曲、林芝、青海玉树、甘肃甘南、四川甘孜和云南迪庆等藏族地区。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早以前,天...

民族膜鸣乐器 211 阅读